我国养猪业概况及国外养猪业发展趋势刘海良(北京100001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一、全国养猪生产情况及在国际上所处地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养猪业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0年生猪年末存栏44681.5万头,肉猪年出栏52673.3万头,猪肉产量达到了4031.4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3.6%、3.8%和3.6%,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65.8%。我国生猪存栏数超过了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基本占到世界总量的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99年我国猪的出栏率为124.77%,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29.01%;头均胴体重为78kg,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存栏猪平均产肉量达到98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100kg。人均占有肉类46.85kg,其中猪肉31.46kg,分别高于37.79kg和14.79kg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猪的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1.278亿头和3.4835亿头;猪肉产量和人均占有猪肉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3129.8万吨和22.46kg(图1-1)。由此看出,猪肉不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图1-1我国的猪肉产量与人均占有量(FAO)二、我国生猪产销区域明显四川、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广西及河北是我国十大生猪主产省,2000年生猪出栏3.39亿头,猪肉产量2576.8万吨,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64.4%和63.9%。生猪年出栏在5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和湖南省;年出栏在3000万头以上的有河北、河南和山东省。辽宁、吉林及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1988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3%,当年出栏生猪3453.4万头,比1991年的1862.0万头增加1591.4万头,年递增率达9.2%,比同期全国62%的年递增率高3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我国生猪生产的新产区。猪肉供应由1991年以前的每年调入170万头变为自给有余。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及浙江等省、市是生猪的主要销区,每年都要调入相当数量的生猪。截止1998年,全国已建立了480个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其生猪出栏量为22482.9万头,猪肉产量为1620.66万吨,分别为全国总量的45.6%和43.2%。基地县中涌现了一批生猪生产大县。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的县有41个,占基地县数的8.8%,仅湖南省就有14个出栏生猪超百万的大县,其中湘潭县出栏生猪达185万头。基地县向外调出生猪10145.44万头,其中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9638.2万头,外调量大的省有四川省外调1096.88万头、山东省外调929.9万头、湖南省895万头。三、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几种主要方式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的生产方式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或3-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副产品饲养,较少的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较为粗放。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生产的猪肉偏脂肪型。猪肉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这种方式仍为我国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二是专业户养猪,一般每户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从数百头到上千头不等。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投入,建造专门的养猪场,有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15%左右,生产的猪肉偏瘦肉型。主要分布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三是工厂化养猪生产,一般每场年出栏几千头到上万头或一万头到几万头。这种生产方式专业性很强,投入也较大,要有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同时对饲料的营养要求也很高,饲养专门的洋二元、三元杂交种或专门化配套系。其生猪饲养量占全国饲养总量的5%左右,生产的猪肉为瘦肉型。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相当一部分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水平已达到养猪发达国家的水平。四、国内外养猪业发展趋势综合分析国内外养猪业发展的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规模养猪数量增大,依靠规模饲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日本的养猪农户由1965年的70.2万户减少到1995年的1.9万户,户均规模由5.7头扩大到1993年的426.2头和1995年的545.2头。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在1993年度,饲养规模在29头以下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为40201日元,而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仅为29990日元,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美国猪的饲养规模也不断扩大。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户,平均每户出栏肉猪100头,到1994年,养猪场减少至20.8万户,平均每户出栏肉猪扩大到458头。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下的农场占全美国的84.2%,其出栏的肉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农场占8.9%,出栏的肉猪头数占20%,2000头以上的农场占6.9%,出栏的肉猪占58%。丹麦的养猪规模也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84年丹麦有5.2万个养猪场,1994年减少到不足2.8万个,1994年,存栏头数在1000以下的养猪场数占全丹麦的79.3%,而其养猪头数占全丹麦的24%。1000-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占10%,养猪头数占54.3%。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猪经营规模处于劣势,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增大和提高,但是猪肉的供给主力依然是一家一户饲养2-3头的分散农户。据1999年统计,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或养猪专业户,年出栏商品猪占全国总出栏猪的21.4%,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1999年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基本情况年出栏商品猪的规模(头)50-90100-499500-29993000-999910000-5000050000以上猪场或养猪户(个)63743415465016814.8236862912年下出栏数(万头)4336.592975.291746.331085.9898.8178.92占全国总出栏的比例(%)8.345.733.362.091.730.15在规模化养猪方面,横向比我国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纵向比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必须注意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客观情况,各地又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发展规模养猪方面千万不可盲目攀比,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的规模大小,饲养方式,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稳步发展。另外还要注意规模饲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在确定发展规划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好环境保护,否则会走弯路。2、养猪的科技含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养猪方法,向高新技术要效益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被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近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几年来,我国养猪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及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了大量的实用科学技术,对全国的养猪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优良品种的推广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饲养方式及饲养工艺等等。为了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养猪的饲料报酬,目前英国料重比为2.85,丹麦为3.2,法国为3.29,荷兰为3.01,日本为3.26,美国中西部为3.37,我国为3.9-4.5。(2)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每头母猪每年平均分娩胎数,美国为2.28胎,我国仅有1.7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美国为20头,我国仅16头;仔猪存活率,美国为95%,我国仅84%。(3)提高肉猪出栏率,世界先进水平为160%,我国平均仅125%左右。(4)人工授精技术(AI)的应用,这项技术具有避免传染疫病,增加优良公猪的利用机会,减少公猪的使用数量等优点,已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致力于新设备的开发与使用。目前美国大约有50%-70%的养猪场应用此项技术,我国只有部分猪场使用这项技术。(5)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的应用,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免疫注射,在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后,根据本猪群需要根除的疾病,在lO-21天之间进行断乳,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隔离开,隔离距离约从250m到10km,具体要根据隔离条件来确定。这项技术于美国1993年开始试行并逐渐成熟,1994年正式在生产上大量推广,1999年美国已有40%-60%的养猪者采用这种方法。我国的一些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好的养猪场也在逐步试行这一技术,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多位点生产(场外生产)技术的使用,这在养猪发达国家的大型养猪联合企业迅速普及,其主要做法是使断奶仔猪与分娩环境相分离、育肥猪与育成环境相分离,这是减少疾病传染及维持猪只较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7)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应用,这项技术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这对于猪场各类数据的记录、保存及分析,生产管理,疫病监测,经营决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等等都有很大的作用。猪场应用后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减少损失、节约劳动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目前我国一些养猪场也在逐步使用这项技术,其软件有国外引进的PigChamp、PigWin和国内一些大学、研究机构编制的软件等。(8)猪的饲养管理自动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各个环节猪的死亡率,准确的记录便于科学的管理,减少劳动力及饲料等资源的浪费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主要包括母猪饲喂自动化,断奶仔猪、生长肥育猪和泌乳母猪的饲喂自动化,种猪性能测定自动化等等。这项技术在我国养猪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已经逐步应用,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9)养猪的新工艺与猪舍的环境控制技术应用,通过人为的改善工艺和环境条件,以最大限度满足猪生长发育对环境需求,使其更大限度的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目前主要使用的有诺廷根养猪系统,地面保温或冷却系统,间歇性淋浴自动控制设施,猪舍环境整体控制等。(10)猪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根据美国农业部1996年对美国50年来畜牧业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的总结,遗传育种的贡献率在40%以上,足以可见遗传育种的重要性。猪育种的新技术可以归纳为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的应用(详细讨论见后)。这些技术不同程度的在我国一些种猪场得到了应用,已初见成效。3、育种新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种猪的整体质量,而且还不断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品系,以满足养猪业对优良种猪的需求。关于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1)猪基因组计划。国际上动物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畜禽的基因组计划始于九十年代初,其主要目标是寻找重要经济性状(如瘦肉率、产奶量、产蛋量、抗病性等)位点或与之连锁的DNA标记并将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改良畜禽品种,提高选择的有效性及年遗传改进量,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主要内容是构建高分辨率的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猪19对染色体上己发现了丰富的DNA多态性。Rothschild(1998)报道猪遗传连锁图谱上的基因和标记有约1800个标记,其中约250个是基因。(2)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与利用。定位数量性状位点(QLT)常用方法是分离分析法、候选基因法和基因组扫描法。已检出的主效基因或QTL有猪应激综合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