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专项训练(八下第九次课)(一)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⑩“什么,爹?”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二)煎蛋术女儿要出嫁了,向母亲学几招过日子的小窍门。早起,跟着母亲学煎鸡蛋。母亲煎的鸡蛋,好看,呈半椭圆,像上弦月;色白,微焦黄;好吃,外脆内嫩。每天早晨,盘子里都会有三只煎蛋,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母亲将平底锅烧热,加油,然后拿起两只鸡蛋,轻轻一磕,一只鸡蛋破了,蛋黄在蛋白的裹夹下,顺势滑入锅中。有意思的是,另一只鸡蛋完好无损。女儿问,要是磕不好,两只鸡蛋同时破了,岂不是一起滑入锅中,搅和在一块了?母亲笑了:“傻丫头,用一只鸡蛋去磕另一只鸡蛋,往往是被磕的那只鸡蛋先破了。人也是这样,受伤重的大多是被动的那个人。两口子过日子,要和气,永远不要硬磕硬。”女儿笑笑,这就教育上了呢。待鸡蛋冒出热气,母亲将火拧小,说:“火候很关键,火太大,底下很快熟了,焦了,上面却还是生的。炒菜要用大火,炖汤和煎蛋,则必须用小火,急不得。这就像你们小青年,谈恋爱,是大火,火烧火燎,扑都扑不灭;但结了婚,这过日子可就是个细活了,像流水,得慢慢过,一天天过,必须用小火。”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这是母亲煎蛋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煎的蛋,蛋黄是完整的,高傲地躺在中心。但母亲煎的鸡蛋,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尤其是在入口时,嫩的蛋白,香的蛋黄,混合在一起,爽口,脆香,不腻。母亲说:“你小时候不喜欢吃蛋黄,从那时候起,煎蛋时我就将蛋黄搅均匀,煎出来的鸡蛋就分不出蛋白和蛋黄了。”原来是这样,女儿抱了抱母亲。说着话,一面已经煎好了,母亲用筷子轻轻一夹,一抄,给鸡蛋翻了个身,煎另一面。一只又嫩又白又黄的鸡蛋,煎好了。母亲将煎蛋盛入盘中,拿起剩下的两只鸡蛋,轻轻一磕,鸡蛋滑入锅中。这只鸡蛋有点散黄了,筷子轻轻一碰,蛋黄就均匀地铺散开了。又煎好了一只鸡蛋。母亲拿起最后一只鸡蛋,轻轻地在锅沿上一磕,鸡蛋滑入锅中。很快,三只鸡蛋都煎好了。女儿端起盛着三只煎蛋的盘子,喊爸爸,吃早饭了。母亲说:“慢一点,你知道哪一只鸡蛋是你的,哪一只是爸爸的吗?”女儿不解地看看母亲,又看看盘中的三只煎蛋:“随便啦,这有什么分别吗?”母亲点点头。女儿忽然明白了什么,笑了,用手指着一只煎蛋说:“这只一定是我的,因为我每天吃的煎蛋,都是你煎得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那一只。”母亲点点头,又摇摇头:“平时是这样,但今天不是。这只鸡蛋虽然煎得最好看,但它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了,所以这只煎蛋不是给你吃的,而是我的。”女儿动情地看着母亲:“那么,哪一只是爸爸的?是最大的这只吗?”母亲又一次点点头,但又摇摇头:“没错,你爸爸最辛苦,饭量也最大,因此,他应该吃最大的。但这只煎蛋,看起来最大,只是在煎的时候,摊开得比较大一些,但很薄,其实,另一只更大些,因此,那一只才是你爸爸的。都是我煎的鸡蛋,所以我最清楚,哪一只煎蛋是我们哪个人的。”女儿激动地说:“这么说,每天早晨放在我面前的煎鸡蛋,其实你都是有选择的?”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女儿的眼睛有点湿。她恍然明白,这个早晨学到的不仅是母亲煎蛋的技术,还有她默默地对这个家庭和每个成员的付出,那才是这么多年来最营养的早餐啊。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蛋煎好的情态给谁原因蛋黄都均匀地铺散在蛋白中了,平展,白中偏黄女儿自己有点散黄了,不太新鲜更大些2.在母亲煎蛋过程中,女儿学到了哪些?3.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①说说下面句中母亲这个习惯的含义。母亲反倒有点难为情了,摆摆手:“只是个习惯..罢了。”②赏析下面句子。母亲边说,边拿起筷子,轻轻地将圆圆的蛋黄拨破,黄灿灿的蛋黄,向四周散开,像一层镏金,铺在蛋白上。4.孩子需要向母亲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请描写你母亲的一个生活细节,并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100字左右)(三)有一种善能穿透心灵①朋友托我办一件急事,往回返的时候已是深夜。我直接找了一个私车,和两个陌生的小伙儿一起拼车返程。两个小伙儿很年轻,上车便玩手机。因为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已经极度疲惫,便靠着座背睡着了。②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司机叫醒了我,问我家住哪,已进市区了……③我正准备下车,却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手机。我知道,这个手机肯定是刚才那两个小伙儿的,看他们像是学生,买个手机也不易,我便问司机刚才两个小伙儿啥时候下车的。司机对我说:“十分钟前吧,郊区那个镇上下的。”我拿起手机,调出电话簿,拨通了一个标着“妹妹”的电话号码。那边接通了,一个小姑娘直接喊哥,我急忙说清了原委,小姑娘听后说那肯定是她哥的。她哥说今天要从省城赶回家,可现在还没到家。我想着也没什么急事,一觉醒来轻松不少,我便想把这个手机还给小伙儿——毕竟离得不远。于是,我让司机掉头,按照小姑娘说的地址去她家。④十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正巧两个小伙儿正往家里走。⑤司机停下车,我高兴地和他们打招呼。可小伙儿不知为什么,突然间想快步离开,我不禁有些莫名其妙。我拉住其中一个小伙儿,把手机递给他,说,以后要小心,不要这样好忘事。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⑥我转身要走,小伙子叫住了我,让我等一下。他跑进院子里,一会儿又跑出来,摘了一袋子的茄子和青菜给我,说:“叔叔,没什么感谢的,庄稼院里的东西,您收下。”我再三推辞,小伙子直接把菜放进了后备箱,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过一阵儿秋梨熟了,再给我送点……⑦回来的路上,我和司机高兴地谈论着这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不一会儿,我到家了,准备付车费给司机。可不想,钱包不见了。那里面可装着一万元的工钱和朋友的几张发票,丢了可不得了。司机劝我别急,好好想想是不是没带回来?可我确信把包带回来了,上车睡觉时我还看了一下,然后把它抱在怀里,怎么突然间不见了呢?⑧就在这时,手机接到了一条陌生短信,上面写着:_________我急忙下车打开后备箱,钱包真的在里面。⑨我望向夜空,心潮翻滚,不但没有一点愤恨,甚至有些感动。我知道,这份感动源于我的真诚,但我却从这份真诚中,看懂了善的伟大。这一份伟大的善,它能散发人性的光辉,更能穿透一个人的心灵。1.本文题目中的“一种善”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它能“穿透心灵”?2.本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中“我”的钱包被偷,前文中早有伏笔,请简要分析。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小伙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好意思....地接过手机,然后向我说谢谢。4.第⑨段划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四)直到看见香味为止①朋友是一间盲人重建中心的长期义工,因为他的邀请,我们聚集了一伙人前去进行为期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②在众人的鼓励下,我成了第一个志愿者。我被允许先对周围环境做一番了解,用所有可以想到的法子尽量去记忆。朋友糊涂,忘了我具有惊人的3D立体感,建构、解构物体的面貌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自信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在脑海中绘制一份这房子的缩小平面图,顺利通过考验。③十分钟不到,我准备妥当。按照吩咐我闭上眼睛,眼睛套入罩子内,罩子外再紧紧缠绕一层深色不透光的长巾,世界被缩短到仅仅于我的眼前、布巾之间,里头除了黑暗一无所有。④漆黑中,有人牵起了我的手,带着我一步一步踏到再熟悉不过的房间外。记得右转左侧是会客厅,左转到底是餐厅,直行是漱洗室,即便失去观察景物的工具,我仍能保持空间与距离的敏锐感官,对此我引以为傲,并对牵引我手的人说:“这有什么难的?瞎了有什么可怕的?”⑤为了证明我所言不假,我挣脱了她纤细柔嫩的小手,谨慎维持着步伐,一会儿就到了会客厅,顺利绕过..了沙发,避开..了短凳,伸手抓.起一个置于茶几中央水果盘内的橘子,送.了一瓣酸甜的橘子到嘴里,我算准位置往后倾倒,安稳躺.在搁着靠枕的椅子内,虽然看不见自己,但知道脸上的表情一定得意,心中态度肯定轻佻。⑥“分我吃一点可以吗?”那人提出了要求,要求不过分,但问题出现了,我听见声音来源,锁定她的方位,可我不清楚她的身材,手不知道往哪个高度摆。于是我拿着橘子的手在半空中试探,试遍上中前后左右下,次次落空,直到她的手握住我的手腕,引导我失措慌乱的手指到定点,等我摸到一块饱满富有弹性的肉块,才确定我的手已到达了她的唇边。⑦“谢谢你,很甜,很好吃。”她的音色细而婉转,就像山涧中的干净泉水,明知我出糗而不嘲讽我。⑧“好像不是那么轻松。”我搔搔头,想找个台阶下,企图解开布巾,却被她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