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李政木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专业培训内容之一1、中药的性能·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2、中药的配伍·配伍的概念·七情3、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组成的目的·方剂的组成原则·常见方剂配伍的形式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内容简介钩藤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中药学的概念: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穿山甲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性状:中药的性状(物理特征):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中药的性能—续性—性质、特征: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性能浮沉、毒性。(药性)能—效能、作用:功效、主治。气味—苦寒性归经—心、胃、大肠经。*例:升降浮沉—沉降。·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清心、胃火热,燥泄大肠湿)能主治:治热病高热,胃肠湿热等证。中药的性能—续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涵义:寒(甚于凉,大寒)性质基本一致凉(次于寒,微寒)(属阴)·四气热(甚于温,大热)性质基本一致温(次于热,微温)(属阳)平—不凉不温之谓,但按药性皆偏之理,实际仍有偏凉或微温,不过其寒热偏性不显著而已。1、四气中药的性能四气的来源机体发生的反应西瓜使人感觉凉快—寒凉性药物(正常机体)生姜使人感觉温暖—温热性机体对疾病的疗效知母、石膏治愈热证—寒凉性(异常机体)附子、肉桂治愈寒证—温热性中医学认为,病证寒热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引起的。四气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续中药的性能四气的作用(一般中药的作用规律)清热泻火寒凉凉血解毒热证、阳证。养阴生津作用(共性)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热温温经通络寒证、阴证。回阳救逆四气-续中药的性能说明:·四性实际只有寒热二性,每个药物只能有一个性,非寒则热。其与药物的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之寒热是相对病之寒热而言的,只能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四气-续中药的性能药之寒热—病之寒热·掌握四性,分清寒热、逆治可纠偏。·病—“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用药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以调阴,寒以调阳,盖使阴阳调而得其正”四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主要与炮制有关)。四气-续中药的性能涵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本经》。辛—辛辣、麻胀感觉,芳香气味。酸—包括涩(即味涩、性涩)。甘—甜味。·五味苦—包括火焦味。咸淡—淡而无味“本草不言淡,淡附于甘”实际是甘味最淡薄者(余甘之味),淡附于甘,甘淡并称。*说明一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但有主次之分。若一药具两个以上的味,主要之味起主要作用。2、五味中药的性能*主要是通过味觉器官辨别出来(即药物实际滋味)。*其次是根据五味的作用反推其味(即药物作用的标识)。例:·葛根(甘、凉)解肌发表—甘、辛、凉。·玄参(苦、甘、寒)软坚散结—苦、甘、咸、寒。*“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淡味渗泄”(《内经》)五味的来源(五味确定的依据)中药的性能*“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淡味渗泄”(《内经》)*“凡酸者,能收能涩;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和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本草从新》)五味的作用中药的性能发散表邪—治表证,解表药味多辛;散祛散风邪—治外风证及外风引动内风证;(发散)祛散风湿—治风湿痹证,祛风湿药味多辛(苦);祛散湿邪—治湿阻中焦证,化湿药味皆辛;辛行气—治气滞证,行气、芳香化湿药味多辛味行血—治血瘀证,活血药味多辛;行宣通肺气—治肺气不宣之咳嗽;(运行)芳香开窍—治窍闭神昏证,开窍药味多辛;芳香辟秽—治感受秽浊之气。*禁忌—辛味药性多辛散,易伤津耗气(阴),气虚、津亏阴虚者慎用五味的作用—续中药的性能收敛止汗—治虚汗证;收收敛止血—治虚证出血证;(收敛)敛肺止咳—治肺虚久咳。酸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味涩(固涩)涩精止遗—治遗精遗尿。•禁忌—酸涩味能收敛邪气,故有实邪者不用。五味的作用—续中药的性能补(补养、强壮)—补益,治虚证,补虚药味多甘;作用和(调和)—调和药性;甘缓(缓急)—缓急止痛;味解毒—解食物、药物中毒。禁忌—甘味药性多腻滞、难消化,易助湿,脾胃湿滞勿用。五味的作用—续中药的性能降肺平喘—治咳嗽证;降泄降胃止呕—治呕呃。通泻大便—治积滞便秘;泄通泄通利小便—治小便不利证。疏泄肝气—治肝郁证;苦疏泄疏泄血结—治血瘀证。味清泄邪热(苦寒)—治热证苦寒治湿热证燥—燥湿苦温治寒湿证坚—某些苦寒药如知母、黄柏能泻火坚阴*禁忌—苦味多燥,易伤津液,阴津不足者当慎用。五味的作用—续中药的性能软(软坚、软化)—软坚散结,治痰火或瘀血凝滞。作用下(泻下)—泻下通便。咸味禁忌—咸能滋水,故便溏、水肿者不宜用。作用—渗(渗利)—渗利水湿,治水湿证(小便不利、淡泄泻、淋浊)味禁忌—淡味性多能通利,易伤津液,故津液不足者慎用。五味的作用—续中药的性能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较成完整的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温(祛寒)—辛温: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辛(发散—表证)凉(清热)—辛凉:发散风热,风热表证。气和味的关系中药的性能性和味都有多种,两者结合,可反映药物的多种作用和性能。发散风热;辛—辛寒透发肌热。清敛肺气;酸—酸寒—清敛清热涩肠。同一寒性甘—甘寒—清热生津或养阴。药有苦—苦寒—清热泻火、解毒。咸—咸寒—清热滋阴潜阳。淡—甘淡寒—清热利水。气和味的关系—续中药的性能性味相同、而功用不一定相同,因一味当中有多种作用。例: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苦寒药大黄—泻热通便丹参—活血化瘀气和味的关系—续中药的性能青黛五味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中药的性能大枣辛先入肺—肺气郁闭,以辛散之·五味所入酸先入肝—醋炒玄胡,入肝止痛(五脏所欲)甘先入脾—米炒人参,补脾“久而增气,苦先入心物化之常也”咸先入肾—盐炒杜仲辛伤皮毛·有害(五伤)酸伤筋“气增而久,甘伤肉夭之由也。”苦伤气(苦为心火之味,多则化火伤气)咸伤血中药的性能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续涵义: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升提、升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上升)开窍等功效(向上、向外)·浮—上行、发散(升浮并称)(浮越)·沉—下行、通利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下沉)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降—降逆、收敛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下降)(向下、向里)(沉降并称)中药的性能3、升降浮沉作用:表证—发汗解表病位—在上、在表头风痛—祛风止痛·升浮食停上脘—涌吐病势—病势下陷—久痢、脱肛、内脏下垂—升阳里热证、里寒证—清热、温里病位—在下、在里便秘—泻下小便不利—利水渗湿·沉降咳喘—止咳平喘病势—病势上逆呕呃—止呕、止呃肝阳上亢—潜阳息风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续升降浮沉的依据*升降浮沉的依据是药物的功效(即主要的、直接的关系)*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是:·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是间接的关系:温热辛甘—升浮寒凉酸苦咸—沉降·“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升,热无沉”《纲目》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配伍: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制;。·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升降浮沉—续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诸花皆升,旋覆独降”·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指导临床用药:·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升降浮沉—续中药的性能涵义: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按经选药,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作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作用。膀胱经—羌活、桂枝胆经—柴胡胃经—葛根、白芷大肠经—白芷心经—黄连肺经—桔梗肝经—青皮肾经—细辛、知母中药的性能4、归经必须注意的问题:·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综合关系,若单分经用药,治疗效果必受影响。(培土生金、木火刑金)·“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徐灵胎)·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中药的性能归经—续细辛毒性的涵义:·(广义)毒性:指药物所具有的能治疗疾病的偏性。毒药:一切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周礼》·(狭义)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药:造成机体损害的药。·现所说毒性多指狭义的毒性。使用有毒药物应注意的问题*影响毒性的因素:·用药是否对证·剂量的大小·药材的品种·药材质量·炮制方法·给药途径·剂型及制剂工艺·配伍·服药时间·患者个体差异中药的性能5、有毒无毒减毒方法:·炮制要规范·适当配伍·控制剂量·掌握剂型、煎法·给药途径·证候性质·药物储存、使用时间的长短·病人的体质、年龄药物毒性的临床意义:·对毒药用来“以毒攻毒”、以偏纠偏,如利用有毒药以治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有毒观念,无毒用药”中药的性能有毒无毒—续使用有毒药物时,须确保用药安全:·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而不过极量,中病即止;·对有毒药物应严格控制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用药途径、剂量等,以免中毒。·加强观察,做好中毒抢救准备。·“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神农本草经》中药的性能有毒无毒—续“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徐灵胎)四气五味是阐述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是说明药物的作用部位,而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中药的性能中药药性小结配伍的概念:配伍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七情:是指中药的单味使用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二、中药的配伍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本草纲目》中药的配伍—续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七情的内容:·单行: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本草经集注》有“单行径用赴急”的说法,其意即在病情紧急时,可单用以应急。如后世《十药神书》独参汤,以一味人参补气救脱;《证治准绳》独行散以一味五灵脂破血逐瘀,治产后血晕,均属“赴急”之意。·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