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繁琐内容分析建设高效阅读教学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训练,只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做好分内的事,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上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当前阅读教学出现的新的动向语文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不少专家教授都对语文教学偏向人文性一边提出过批评: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提高轻基础……有的教授提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再培养语感、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就自然地体现出来了。现在整个小学阶段,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分析课文冲击识字、写字是普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会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二、提高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建议1、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至于阅读能力,国际、国内一致认为应侧重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力——特别是理解词和句)、整体把握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作出评价的能力(评价语言、形象、表达方法等)。上述能力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由易到难,有所侧重地培养,又要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地总目标。现在阅读教学中,阶段性不清,各年级阅读教学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与不到位地问题同时存在。2、多读、多练、少讲、少问不少语文大家提到,“多读”“多练”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老师们也非常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课文读的遍数要多,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语感;二是要在课堂上挤出时间,读相关篇章,甚至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课外指导、展示与交流。学语文,没有大量阅读垫底,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的。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来。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精讲,不是靠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和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的分析,画龙点睛,是一种引导、提高,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是让学生自己听、说、读、写。课堂时间是常数,要想多读、多练,一定要少讲、少问。教学课文,要精选内容,找准重点、难点。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做减法,要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3、落实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落实学生的学,就要充分重视自学。落实学生的学,就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主人;要落实学生学习时间,老师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活动减下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加上去;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读、思、问、品、议、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看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对语言的品位由缺少感觉到体会到其精妙,对文章的写法由没有关注到有所领悟,对读法、写法由有所知到能运用。教师的“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学生的“学”。发动——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营造——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在极其放松的心态下享受语文学习;导向——使每个学生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地投入学习,而不是受到老师被动地牵引;放手——给足学习时间,开放学习空间,多放手、少干预,这也是服务;帮扶——如,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4、教学过程要从简,教学方法要创新阅读课提倡精简环节,采取模块结构,整合问题,会意兼得,体现训练过程。一般可以这样设计:初读-有个人初步感受,提出希望解决地问题;再读-整体把握内容,结构;细读-抓住重难点,得意得言;练习-拓展、积累、运用。教师要细读文本,这样才能感受文本之妙,才能找到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教师得教学方法要创新、要灵活。有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第一教无定法,因文而异。第二,要引导学生质疑。第三,要重视预设,也要注重生成。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的一篇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