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觉传达设计系DEPARTMENTOFART&DESIGN艺术实践手册ArtsPracticeHandbook课程名称民族艺术考察与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姓名张玉文学号1331301933考察地点四川实习时间2016.4.22—2016.5.13指导教师张彰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印2目录艺术考察日志…………………………………………………………3-5艺术考察报告…………………………………………………………6-8相关设计作品…………………………………………………………9考察成绩评价…………………………………………………………103艺术考察日志日期:2016-5-3地点:重庆初到重庆时,只是曾经听说过这是座山城,还没来得及去了解过他。怀着未知的心就这样踏入了山城。重庆的独特魅力在于他的山路十八弯,即使置身于闹市区,也是需要走过九十九级台阶,爬上爬下的锻炼。在这里,问路不讲东西南北,只讲上上下下。对于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们,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当然,来了重庆自然也少不了去尝尝重庆的美食。火锅,串串,冒菜.....日期:2016-5-5地点:阆中阆中是此次四川之行的第二站。阆中大部分建筑都是仿古建筑,屋顶的瓦房、房间内的木雕花衣柜、铜制手拉环、、、无一不透露着古色古香的故事。除此以外,阆中也有不少的古迹,张飞庙、中天楼、华光楼、贡院、风水馆、、、每一处古迹都有着他自己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索。4日期:2016-5-6地点:都江堰对于都江堰景区的了解,一直只是局限于书本,不曾有机会亲自去看一看,直到这次出行才被列入其中。刚走进都江堰景区的大门,入眼的便是一条长长的堰功大道和一座圆形的大喷泉,喷泉内则有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大道的尽头便是广场,沿着往上就是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等。日期:2016-5-7地点: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原始羌族村寨,迷宫般的古巷道。九层楼高的碉楼是寨子的标志性建筑,每一层四方还有射击窗口。这里最惊险的观景体验要属爬楼梯了。每一层都是很陡的楼梯连接着,爬楼梯不怕,下楼梯对于高跟一族甚是恐惧。但来到开阔的平台上,强劲的风迎面拂来。高高低低的民居楼与碉楼交相呼应组成羌族特色建筑群。爬上长长的楼梯,蓝天白云触手可及,这个时候除了张开双臂,任何动作也表达不了我舒畅的心情。参观完老寨,找了个清幽的院子转转。架子上的葡萄还没有成熟,院子里随意地种着小花,主人热情地招呼进来乘凉、随便休息。甘堡藏寨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依山傍河而建,典型的嘉绒藏族藏族聚居的大寨子。现在看到的村落都是重建的,地震时基本摧毁。5日期:2016-5-8地点:毕棚沟毕棚沟景区40分钟的大巴+10多分钟的电瓶车,奇峰、异石、冰川、水群、沙坪、森林,美不胜收。每个场景都是一幅画。并且这还不是毕棚沟最好的观赏季节,秋天的枫叶和色彩斑斓的山川更加诱人。日期:2016-5-14地点:成都去成都游玩,一般都不会错过“宽窄巷子”和“锦里”。作为成都旅游的名片,总归得去看看。清晨时分,去“宽窄巷子”成都刚刚从睡梦中苏醒,城市街头巷尾还比较安静。此刻的宽窄巷子人非常少,大部分店面都还没开门,巷子里只能看到一些零星的老人在晨练和一些餐馆在忙着整理食材,修葺一新具有浓郁的清末民初风格的街道凸显着一种历久弥新的韵味,而其中闲适悠哉的成都市民,又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平静休闲的生活氛围。尽管大部分店面都没有开,但是我更喜欢这样静谧的街道,可以慢走细逛,随心记录其中有趣的瞬间,不用担心等待,也不用担心被抢镜。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的一部分,街道全长550米。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锦里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美食有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瓜子和打牌,喝着外国酒,说的还是绵软成都话。成都的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锦里呈现的是人间的景象。6艺术考察报告考察主题:巴蜀文化、藏羌文化考察内容:走出校园,面向四川美丽的西部,开拓视野。深入当地少数民族中去,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总结: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与楚文化影响外,还影响了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巴蜀地区不仅沟通与中原的往来,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巴蜀艺术风格独特,反映着不同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此次考察第一站重庆。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磁器口古镇:是位于重庆市区,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始建于宋代,磁器口文化底蕴丰厚,巴渝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宗教文化、各具神采,被誉为“古镇三宝”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特色饮食享誉四方。“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其浓郁的民俗风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现磁器口古镇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四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第二站,阆中。阆中古城是一座城,首先就跟一般的古镇区分开了,一座城沿袭了成都古城的风格,田字格,四通八达,那一条路都可以走。城边一条大河,远处有白塔、锦屏山等,山水中的古城,有小古镇不能拥有的雄伟气质。城内看点非常多,吃的就更多了,一路走一路吃,从小面、各种糯米粑到鱼、肉等大餐,再加上客栈的小四合院风格,滨江路的大排档、夜啤酒,对了,阆中最著名的一是醋,保宁醋,四川人都晓得的;二是黄牛肉。第三站,都江堰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工程与外观位置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青城麓的岷江干流上,濒临都江堰市区,距成都39公里,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7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概述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当鱼嘴将江水导入内江以后,奔腾的江水便准备着流向成都平原。都江堰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四川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庙。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第四站,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迷宫般的古巷道,正是《杀生》、《尘埃落定》等影视剧的取景地。细心观察,真能看到好些熟悉的客串群众。九层楼高的碉楼是寨子的标志性建筑,高30米,每一层四方还有射击窗口。这里最惊险的观景体验要属爬楼梯了。每一层都是很陡的楼梯连接着,爬楼梯不怕,下楼梯对于高跟一族甚是恐惧。小时候在爷爷家上下楼梯的经历一一浮现。但是来到开阔的平台上,强劲的风迎面拂来。高高低低的民居楼与碉楼交相呼应组成羌族特色建筑群。爬上长长的楼梯,蓝天白云触手可及,这个时候除了张开双臂,任何动作也表达不了我舒畅的心情。参观完老寨,找了个清幽的院子转转。架子上的葡萄还没有成熟,院子里随意地种着小花,主人热情地招呼进来乘凉、随便休息。甘堡藏寨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依山傍河而建,典型的嘉绒藏族藏族聚居的大寨子。现在看到的村落都是重建的,地震时基本摧毁。大自然作难,人类再创造,生命不息。第五站,毕棚沟。毕棚沟景区40分钟的大巴+10多分钟的电瓶车,奇峰、异石、冰川、水群、沙坪、森林,美不胜收。每个场景都是一幅画。并且这还不是毕棚沟最好的观赏季节,秋天的枫叶和色彩斑斓的山川更加诱人。第六站,四姑娘山。我只是在离开古尔沟时路过四姑娘山时在车上经过看到的那个時候我真的惊呆了!因为下雪了,我真沒想到可以看到雪景!看到山上的雪景真的太幸运了!白濛濛的,山脉树林都蓋上一层白纱。第七站,甲居藏寨。这是丹巴最具代表性的藏寨,几百幢藏寨错落有致地建筑在山上,村里每家藏式民居楼顶都有一个像碉堡式平台,上面可以晒玉米。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因其到达交通便利,故而相对来说名气较大。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山寨依山面水,周围绿树掩映,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沿,错落有致的散布在山坡上,一直延伸到卡帕玛群峰峰的脚下,非常的漂亮。第八站,映秀。举世闻名的汶川大地震早已过去多年,但这次出行,来到映秀,我才第一次真正看到地震遗址。尤其被映秀中学的遗址深深震撼到。第九站,成都。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为中心的庙会活动。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转8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