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概念的界定(一)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现在基本上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什么“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网络文化”等等。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如何去定义它?简单地说,所谓文化,就是指人类创造的并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哲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各种规范制度等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层面(或称其为物质文化),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第二层面是制度层面(或称其为制度文化),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例如婚姻制度、姓氏制度等;第三层面是精神层面(或称其为精神文化),即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成果,包括思维、语言、伦理、道德、宗教、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等。文化起源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习得性、功用性、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及变异性。(二)什么是民族文化?应该说,民族与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不可分离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世界上有几千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而所谓的民族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体现民族的特点、风格、信念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信仰意识、性格品质、礼仪习俗、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等,这构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三)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我国现在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中国的各民族,都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2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各民族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经过长期的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碰撞、冲突、分裂和消亡,最终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各民族通过长期的生活、劳动、繁衍、互补交往,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近代历史上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捍卫中华上各民族共同进行了坚决地斗争。在这其中,由于汉族在人口、政治、经济、生存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性,因而就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总体上说,始终起着核心的、主导的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就等于汉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每一个民族都为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各少数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不仅表现了各个民族无限的创造力,推动了民族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还以其绚丽多彩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历久弥新、魅力无限,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她包含56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多个民族、多元文化,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各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写下自己独特的篇章,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中华民族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多元一体。“多元一体”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历史做长期和深入研究后,于1989年在他创立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提出来的。国家民委1990年召开会议,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理论和学术界的以下共识:“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多元”是指中国各传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显然,这种理论阐述后来被用于描述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构成,同样是科学合理的。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发展的。中华文化从来就是各民族相互联系的文化。即我国各民族的各具特点和特长而又互相学习和吸收。回顾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合作从未间断。如语言文字方面的互相学习和吸收。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我国,3一是有些民族共同使用着一种语言文字,有些民族主要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有些民族没有语言文字,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使用其他民族的文字,其中最主要的是汉文;三是有些民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同时使用一种或几种其他民族的语言。如:回、满、土家等族除保留着某些特殊的语汇外,均使用汉语汉文。白、羌、畲、京、东乡、保安、撒拉等族全部或差不多全部兼用民族语言和汉语,通用汉文。布衣、仡佬、侗、毛南、黎、赫哲、鄂伦春、纳西、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等族也都使用汉文。壮、蒙、维、苗、彝、哈、高山、达斡尔、乌兹别克、塔塔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除通用本民族语言外,都有不少的一部分人精通汉语汉文。如,土族使用汉语和藏语;达斡尔语中包括不少蒙语成分,大部分人能够使用汉语和蒙语;瑶族中有2∕5的人分别使用苗语、水语、侗语和汉语;阿昌族兼通傣、汉语;锡伯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够使用汉语、维语、哈语等;汉族也不是只会讲汉语,世代杂居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除讲汉语外,也还讲蒙、维、哈、彝、苗、壮、傣等民族的语言。另外,在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借用词汇的现象很普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少数民族借用汉语词汇;一种是汉族借用少数民族语词汇;另一种则是某一少数民族借用另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语词汇。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第一种情况。如维吾尔族借用的汉语词汇有:馒头、洋芋、韭菜、花椒、凉面、醋(也叫阿其克苏)、亩、斤、两、筷子……,以及共产党、解放军等大量的政治词汇。新疆及西北的汉族也借用了许多的维吾尔语词汇,如,海纳(指甲花)、馕、皮亚孜等等。汉族与维吾尔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互相借词,是举不胜举的。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多元民族文化是中国人的认同源泉和立国之本。在举世关注文化多样性和迈向开放社会的今天,多元文化还是中国道德资源,凝聚软实力,推动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和平发展的社会资本。中华民族指的是中国各兄弟民族的总体认同。这种总体认同的民族认同,是客观存在的民族整体利益与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民族意识中的反映,不是主观上规定出来的。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首先都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爱中国,维护祖国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就是总体上的民族认同。4(四)新疆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元性。新疆文化多元性源于新疆的多民族特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等47个民族成分,享有“民族的橱窗”之称,是我国民族风情最浓郁、异域情调最浓厚的省区之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在新疆尤为明显。新疆文化多元性源于新疆的悠久历史。在新疆数千年的历史中,民族迁徙和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有近2000公里在新疆境内。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和枢纽,在世界文化史、文明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之处。”文化的多元性、交融性影响深远。新疆文化多元性源于新疆广大的地域和特殊区位。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陆地面积的1/6。如此广大的地区,加之地理地貌差异很大,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地区之间交往、沟通、信息交流相对困难。另外,新疆位于西部边陲,远离内地,周边又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总长的1/4。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决定了新疆各地文化差异较大,而且与人口密集、文化聚集的内地也存在明显差异。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新疆不同的文化底色和文化特征。新疆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新疆文化以其多元性、丰富性和深厚性,构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景观。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总是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历史证明,凡是善于学习、吸取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永远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相反,一个民族如果排斥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养分,就将阻碍自己的进步。所以一定要正确处理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有益成分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摒弃和改造那些落后、消极的成分;既要吸收兄弟民族和国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防止克服全盘否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融合与碰撞,人们发现一些民族传统的文化在逐渐第减少甚至消失。传统文化应该如何面对现代化,是迎接、吸收还是回避、抵制,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要面对的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所谓继承也就是指对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续,是“取舍”。所谓创新也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扬弃”。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既对立又统一。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只创新不继承,认为以前的经验和传统已经完全过时,所以不用继承;或者只继承不创新,认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完全照搬老经验,对新观念、新事物、新办法不愿接受和尝试,这两者都是极端的表现。在实践过程中,任何对原有事物只继承不创新的,最终必定是原有事物的难以为续;而任何完全抛开传统搞创新的,也必定是以失败告终。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那么我又该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呢?传统文化,就是指由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大部分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消极迷信色彩。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主要指由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中形成的文化。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型。现代化的迫切任务已经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无法回避的选择,6它要求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