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90分。)1.钻孔有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钻头不转,工件转,这种加工方式容易产生(B)误差。A.轴线歪斜B.锥度C.轴线歪斜和锥度D.轴线歪斜和腰鼓形2.(C)时,前角应选大些。A.加工脆性材料B.工件材料硬度高;C.加工塑性材料D.脆性或塑性材料3.主要影响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为(C)A.前角B.后角C.刃倾角D.主偏角4.减小主偏角,(A)。A.使刀具寿命得到提高B.使刀具寿命降低C.利于避免工件产生变形和振动D.对切削加工没影响5.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作形状复杂机动刀具的材料是(B)A.合金工具钢B.高速钢C.硬质合金钢D.人造聚晶金刚石6.成批加工车床导轨面时,宜采用的半精加工方法是(A)A.精刨B.精铣C.精磨D.精拉7.(B)时,选用软的砂轮。A.磨削软材料B.磨削硬材料C.磨削断续表面D.精磨8.机床主轴齿轮(B)要求高些。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B.传动的平稳性C.载荷分布的均匀性D.侧隙9.精加工时,应选用(C)进行冷却。A.水溶液B.乳化液C.切削油D.温度较高的水溶液10.加工φ100的孔,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是(C)A.钻孔B.扩孔C.镗孔D.铰孔1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D)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12.车床刀架的横向运动方向与车床回转轴线不垂直,车出的工件将呈现出(D)。A.腰鼓形和锥度。B.腰鼓形C.锥度D.端面中凸形13.数控机床主要适用的场合是(B)A.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B.多品种小批量生产C.中等精度的定型产品D.修配加工14.主运动是由工件执行的机床有(A)A.车床B.镗床C.磨床D.牛头刨床15.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时必须避免积屑的产生。(D)A.精加工,粗加工B.半精加工,粗加工C.粗加工,半精加工D.粗加工,精加工16.加工一个精度为9级的齿轮,应用(A)。A.铣齿B.滚齿C.剃齿D.磨齿17.(C)用来减少车刀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A.增大前角B.减小前角C.增大副偏角D.减小副偏角18.粗加工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A)。A.选取大的切削深度B.在单位时间内切除尽量少的加工余量C.选取小的切削深度D.选取大的切削速度19.车细长轴时,为减小其弯曲变形宜用(A)A.大的主偏角B.小的主偏角C.中等主偏角D.零主偏角20.加工一个窄长平面,精度为IT9,Ra≤6.3um,应选用(C)。A.铣削B.磨削C.刨削D.车削21.(A)主要用于连接。A.三角螺纹B.梯形螺纹C.方牙螺纹D.三角螺纹和梯形螺纹22.粗加工时,在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A)。A.首先选取大的aP,其次选较大的f,最后取适当的v;B.首先选取大的f,其次选较大的aP,最后取适当的vC.首先选取大的v,其次选较大的f,最后取适当的aPD.首先选取大的aP,其次选较大的f,最后取大的v23.切削铸铁和青铜等脆性材料时产生切屑形态为(C)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崩碎切屑D.带状切屑或带状切屑24.切槽刀刀尖安装高于中心时,(B)。A.工作前角γoe减小B.工作前角γoe增大C.工作后角αoe增大D.工作前角γoe和工作后角αoe都增大25.加工一淬火钢的外圆,其加工顺序为(A)。A.车削-淬火-磨削B.车削-磨削-淬火C.淬火-车削-磨削D.车削-淬火-车削26.齿轮副的侧隙的确定(A)。A.按齿轮工作条件决定B.按齿轮的精度等级C.决定于齿数D.决定于模数27.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A)高速钢刀具的前角。A.小于B.等于C.大于D.大于或等于28.主运动不是旋转运动的机床有(C)A.车床B.磨床C.牛头刨床D.钻床29.加工花键孔可采用的方法是(C)A.车削B.钻削C.拉削D.铣削30.加工一外圆(材料为铝),精度为IT6,Ra≤0.6um,其加工方案为(C)。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C.粗车-半精车-精车-精细车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细车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砂轮的硬度取决于组成砂轮磨粒的硬度。(A)A.错误B.正确2.高速钢,顾名思义是用于现代高速切削的刀具材料。(A)A.错误B.正确3.铣削时铣刀转速越高,则切削速度越快。(A)A.错误B.正确4.加工塑性材料和加工脆性材料相比,刀具应选用较大的前角和后角。(B)A.错误B.正确5.拉削加工由于主运动速度较低,故不适于大量生产。(A)A.错误B.正确6.磨削软材料时,应选较硬的砂轮;磨削硬材料时,应选较软的砂轮。(B)A.错误B.正确7.为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切削塑性材料时,应避开中速切削。(B)A.错误B.正确8.数控机床主要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开发。(B)A.错误B.正确9.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有高的硬度、高的耐磨性和高的红硬性等性能。(B)A.错误B.正确10.切削钢件时,因其塑性较大,故切屑成碎粒状。(A)A.错误B.正确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1.在玻璃上开一窄槽,宜采用的加工方法是(C)A.电火花B.激光C.超声波D.电解2.退火一般安排在(A)。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3.粗基准是指(A)。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C.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4.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B)。A.工步B.工序C.安装D.走刀5.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A)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C)。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7.在安排零件的切削加工工序时,常遵循的原则是:(A)。A.先加工基准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加工其它表面,后加工基准面C.先精加工,后粗加工D.先安排次要表面的加工,穿插加工主要表面8.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C)A.精度最高的表面B.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C.已经加工过的表面D.未加工的表面9.基准是(A)。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D.工件的运动中心10.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B)。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11.为了避免产生定位误差,(B)。A.应符和基准统一原则B.应符合基准重合原则C.应符合基准统一和基准重合原则D.应先粗加工后精加工12.工步是指(B)。A.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C.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D.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13.现要加工一批小光轴的外圆,材料为45钢,淬火硬度为HRC40~45,批量为2000件,宜采用的加工方法是(D)A.横磨B.纵磨C.深磨D.无心外圆磨14.定位基准是指(C)。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15.淬火一般安排在(C)。A.毛坯制造之后B.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后16.安装时,一般先定位后夹紧,而在(A)上安装工件时,定位与夹紧同时进行。A.三爪卡盘B.四爪卡盘C.花盘D.三爪卡盘和四爪卡盘17.在普通车床两顶尖上加工细长光轴,加工后发现有鼓形误差(中间部分直径大,两端部分直径小),其主要原因是(B)。A.刀架刚度不足B.工件刚度不足C.两顶尖刚度不足D.纵向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18.加工零件时,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是:基准重合和(A)A.基准同一B.余量最小C.先面后孔D.先粗后精19.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D)。A.机床B.工件C.刀具D.切屑20.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D)。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D.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二、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粗加工应采用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液。(A)A.错误B.正确2.为保证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欠定位。(B)A.错误B.正确3.精加工应采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A)A.错误B.正确4.加工高精度表面时所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A)A.错误B.正确5.粗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定位基准面称为粗基准面。(A)A.错误B.正确6.机床通用夹具有卡盘、分度头、钻模、镗模等。(A)A.错误B.正确7.工件安装时被约束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就是不完全定位。(B)A.错误B.正确8.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要正确定位就必须完全约束其六个自由度。(A)A.错误B.正确9.零件表面的最终加工就是精加工。(A)A.错误B.正确10.过定位是指工件被约束的自由度数超过了六个。(A)A.错误B.正确11.车削有硬皮的毛坯件时,为保护刀刃,第一次走刀,切深应小些。(A)A.错误B.正确12.大量生产时,零件加工总余量比单件生产时零件加工总余量小。(B)A.错误B.正确13.粗基准在一个方向上只使用一次。(B)A.错误B.正确14.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一般经过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B)A.错误B.正确15.电火花加工只能加工硬脆的导电材料,不能加工韧、软的导电材料。(A)A.错误B.正确16.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A)A.错误B.正确17.安装就是工件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B)A.错误B.正确18.采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称为精基准面。(B)A.错误B.正确19.工件夹紧后即实现了完全定位。(A)A.错误B.正确20.采用机床夹具装夹工件,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定位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由夹具来保证。(B)A.错误B.正确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1.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C.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大D.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大2.下列孔、轴配合中,应选用过渡配合的有(A)。A.既要求对中,又要拆卸方便B.工作时有相对运动C.要求定心好,载荷由键传递D.高温下工作,零件变形大3.机床主轴齿轮(B)要求高些。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B.传动的平稳性C.载荷分布的均匀性D.侧隙4.孔的作用尺寸是在配合面的全长上(C)。A.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B.孔的最大实体尺寸C.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D.孔的最小实体尺寸5.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的有(C)。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孔轴公差之和D.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6.位置度公差为0.05mm,今测得要素实际位置偏离理想位置为0.03mm,则此位置度误差为(C)。A.0.03mmB.0.05mmC.0.06mmD.0.1mm7.基本偏差一般是(D)。A.上偏差B.下偏差C.0D.公差带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8.齿轮副的侧隙的确定(A)。A.按齿轮工作条件决定B.按齿轮的精度等级C.决定于齿数D.决定于模数9.属于位置公差的有(D)。A.平面度B.圆度C.直线度D.倾斜度10.配合公差等于配合的(B)。A.孔和轴的上偏差之和B.孔和轴的公差之和C.孔的公差D.孔和轴的下偏差之和11.径向全跳动是(A)误差的综合反映。A.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B.垂直度和圆柱度C.平行度和圆柱度D.位置度和圆柱度12.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A.圆柱度B.同轴度C.圆跳动D.平行度。13.轴承的配合的基本尺寸是(C)。A.轴承的内径和宽度B.轴承的外径和宽度C.轴承的内径和外径D.轴承的宽度14.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主要解决(D)。A.公差等级B.基本偏差C.配合性质D.配合基准制15.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C)。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C.公差等级的高低,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