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真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3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A)一、影片分析(80分)《致敬天安门》1、本片的字幕中有三次标出了具体时间,是哪三个时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时间?(20分)答:分别是2009年5月3日,6:30;10月1日上午10:54;十月1日上午11:20提到第一个时间是选取预备女飞行员的开始,标明时间也表明了飞行员们训练的辛苦,第二个时间是起飞之前的准备,第三个时间点表明了女飞行员们准时通过天安门,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从第二个时间点到第三个时间点这之间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却是经过了队员们长时间的辛苦训练,而从五月份最初被选为预备飞行员到十月的国庆阅兵,这五个月的时间里,也是张晓佳心情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2、分析本片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及其作用。(15分)答:最后一个画面张晓佳向着北京天安门方向敬了一个军礼,表明了她作为一名军人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对于军队命令的绝对服从,这一敬礼意味深长,这期间从最初被选为预备飞行员时的不理解以及难过,到后来既想飞过天安门又不想让其余编制机出现问题的矛盾心情,到了此时就变成了一种坦然,一种军人的责任和对于国家的热爱。当然还有对于遥远方向天安门的向往。这一镜头没有任何语言,却传达出人物内心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情绪。3、分析本片片头音乐及片头剪辑手法的特点。(20分)答:片头音乐采用的是军队出操集合时的号角声,镜头从对准天空的镜头拉远至军队操场的全景,这样使观众先注意到天空然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天还没亮,姑娘们就要早起。然后切入室内。音乐伴随着从景物切到室内,室内女队员们起床后,背景音乐是这号角声,表现了军队生活的氛围。画面从室外切到室内,但是音乐是连续不断的。4、结合本片和社会实践,谈谈对“备份”的理解。(400字左右,25分)2.2013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B)一、影片分析(80分)《武大爷的广播站》1、本片哪些细节表现了武大爷广播站的用途?又有哪些细节展现了武大爷遇到的烦恼与尴尬?①片头喇叭播放天气预报;②村民丢东西找武大爷帮忙广播;③山上着火,武大爷通过广播召集村民灭火;④武大爷通过广播让徒弟来家里;⑤过节期间播放光盘庆祝①村里有了现代电器,年轻人嫌他的广播太吵;②为广播站选拔继承人,但大家都不愿意接手;③现代剧团吸引了村里的村民,大家都不看武大爷唱戏了;④记者邀请武大爷上台表演,武大爷拒绝了。⑤许多先进设备出现了,武大爷的设备已经过时;⑥武大爷卖力表演,观众却寥寥无几;⑦唱完戏武大爷来到村里的戏台找了个最后面的位置坐了下来,戏还没唱完就离开了。2、本片中有两次使用了武大爷及家人搬乐器安排场地的一组快放镜头,请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作者使用的意图是什么?答:本片第一次出现这组快放镜头是在武大爷准备唱戏表演前,第二次出现这组快放镜头是在影片最后。这组快放镜头两次出现时最直观的不同是第二次出现时是黑白色调。第一次出现时采用彩色调表现了武大爷急切的想要表演的欲望,这时候这组镜头的基调是开心的。第二次出现这组快放镜头是在影片的最后,采用了黑白色调,用来表示这一场景已是过去时,武大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3、本片开场时的同期声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影片开始时的同期声是喇叭广播天气预报的声音,我们看不到武大爷的人,却能从广播里听见他的声音,并且除了喇叭声没有别的声音。这样的作用可以使观众集中注意听广播,突出了广播的内容。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不仅仅有他唱戏的声音还有周围敲锣打鼓的乐器声。这样的同期声效果增强了现场的感染力,使唱戏的氛围更热烈。4、通过武大爷故事对传媒人有什么启示?(简要)①对于自己爱好的一种执着和热情②传媒工作者要有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传媒行业要与时俱进3.2013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C)一、影片分析(80分)《小乞丐的意外人生》1、从本片中找出两组资料镜头,并分析资料镜头在本片中的作用。答:第一组资料镜头是影片开始时四川大地震的镜头;第二组是志愿者们找到小乞丐的那组黑白镜头。因为地震和捐款都是过去时,所以资料镜头的使用首先能够重现当时地震时的危险场面和小乞丐捐钱时的感人场面,增强了现场感;其次资料镜头的运用丰富了画面内容,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和真实性。2、本片讲述小乞丐龚忠诚在捐款之后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拳脚相加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体是怎样表现的?答:本片在讲述小乞丐受到一些人的拳脚相加时,首先在色调上使用的是黑白色调,黑白色调的使用表明这并不是一个愉快的回忆。其次镜头并没有拍摄小乞丐被打这样的场面,而是拍摄了一个人踢翻了小乞丐放在地上乞讨用的小盆这样的特写镜头,并且随着那个人把盆踢翻镜头也剧烈的晃动起来,这种镜头是以小乞丐的主观视角为出发点的,这使观众能感受到这种拳脚相加的激烈打斗。而画面声音则是小乞丐回忆当时的场景时的画外音。3、本片的选材在开场和结尾处有什么共同之处,分析作者这样选的目的。答: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四川地震,影片开始直接使用了一组资料镜头表现了地震发生时的紧张场面,影片结尾处是小乞丐来到四川地震灾区看望杨雨秋。这样安排是因为正是小乞丐为灾区捐款的行为意外的把他的人生推上了另一条道路,以地震捐款开始,最后到重建后的灾区看看,这对整个影片来说也是比较圆满的,同时也交代了灾区地震后的重建现状,正是社会爱心人的捐助使他们能够迅速重建。4、结合本片,以“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4.二、影视作品分析观看纪录片《长江大桥》第二集《千年建桥梦》,回答下列问题:①本片中出现一段歌曲,请分析这段歌曲在片中的作用。②本片的主题是什么?③本片是怎样表现钱塘江大桥从建设到炸毁这一情节的?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④1930年、1936年国民政府两次准备在长江上建桥这两个情节在镜头上是怎样表现的?寓意是什么?⑤用不超过200字为本片加上导语。5.2011年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A)一、影片分析(80分)观看电视栏目《人物》之《马云专访》,回答下列问题。1、马云被人们称为奇人,片中那些内容表现了马云的“奇”?答:首先是外貌长得奇。片中介绍了马云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是很好看的人,只有马云长的很奇特。身材瘦小,一副顽童模样。其次是思维和行为的奇。①马云从不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而是在上下五层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②在中国还没有接触互联网的时代,马云在不懂电脑的情况下却要开办互联网公司。③雅虎等公司高薪邀请他加入时他却拒绝了决定自己创办公司。④能吹牛,要带老太太去白宫。⑤向员工借钱再发给员工。⑥声称要把全世界的商人都联系起来,这些在当时听来很可怕。⑦要演《笑傲江湖》中的一个角色,并为了和一个演员争角色还要和他进行武斗。2、在介绍互联网相关资料时,本片在声音和画面上是如何表现的?为何这样表现?答:首先在画面上是运用了数字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的,声音上是运用了快节奏又很动感的背景音乐,画面上展现了一些网页和电路图快速流过的动画画面,互联网是一种新生事物,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这样的表现形式把互联网的快节奏以及现代化的这种特点表现了出来,用一种比较具象的画面形象来表现了这个还比较抽象的新事物。3、从结尾处马云对金庸作品的解读中,你收到了怎么样的启示?答案待修正答:不要以貌取人,真正有实力的人也许正是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人。4、本片有一段展示阿里巴巴业绩的字母,分析其作用。答:这段展示阿里巴巴业绩的字幕表现了阿里巴巴最后的成功,阿里巴巴成功的业绩证明了马云的决定和坚持是正确的,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5、为本片加个导语,即开场白。理想、梦想、想法?还是你愿意为此付出一切的决心更为重要呢?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别人不理解,自己却想要坚持的梦想,那么是该随波逐流还是要逆流而上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呢?或者说,在困难面前,是该放弃还是该坚持呢?也许,马云给你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6.2011年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B)一、影片分析(80分)观看电视栏目《见证》之《致富传奇——刘永好兄弟》,回答下列问题。1、影片中有哪些情节告诉我们刘家四兄弟创业的艰辛?25分2、片中的用两条叙事线索,这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有何思想内涵?15分3、插入影片《月亮湾的笑声》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剪辑手法?15分4、请概括影片中有个画面内容与表达反衬的镜头内容,其作用是什么?15分5、请为本片拟一段导语(开场白200字以内)10分7.2011年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C)?一、影片分析(本大题共计5小题,共80分)观看纪录片《大工程》第二集《太行灵渠——红旗渠》,回答下列问题。1、本片基调凝重,编导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表现了影片基调?(15分)答:首先影片运用了大量的黑白镜头,着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比较凝重的感觉;其次,低沉的背景音乐也渲染了这种凝重感。再次,通过记录在挖红旗渠过程中一些人因公去世这些沉重的事件也是整个影片基调凝重的主要原因。2、红旗渠图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作用及效果?(15分)答:主要图示的内容是经过太行山的渠道路线。这样的示意图能够从一个全景为我们展现整个太行山的状况和挖渠的具体路线,这样使整个渠道的走向和整个工程的思路更加清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3、特写镜头:人物雕塑、水井、水滴,三个镜头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15分)4、人物最后说的话如何理解?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25分)5、请为本片拟一段编后话(200字以内)。(10分)8.2011年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D)?一、影片分析(本大题共计5小题,共80分)观看电视栏目《人物》之《新闻摄影师——陈庆港》,回答下列问题。1、陈庆港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师,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答:首先他关注的都是社会问题的一方面,关注偏远地区,与他们同吃同住。拍摄贫困地区的孩子并举办展览为孩子们募集学费。给民政部写信希望了解中国贫困地区的状况。随后他计划拍摄一组中国贫困地区生存的状况。其次他拍摄得骨癌的小女孩时,为了让小女孩的这条新闻能引起大家关注并得到捐款救助,他又花尽心思使拍摄的照片显得不同。冒着被拒绝的危险辛苦查找资料采访慰安妇。汶川地震,冒着危险深入灾区。2、陈的照片大多以黑白色调表现?结合全篇分析作用答:通过整个片子我们得知,陈庆港的摄影作品关注的都是一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比如中国贫困地区调查这组照片,或者是拍摄慰安妇的照片,这些题材并不是一些愉悦的回忆,它们是一种社会问题,一种不幸的遭遇。因此,黑白色调的冷峻与色调的单一更能象征这些人的处境,也使整个照片感觉更加严肃震撼人心。3、本片两次出现六一节礼物?描述出来并分析创作手法异同答:第一次出现六一儿童节是在西北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母亲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用仅有的一点水给孩子洗澡的故事。第二次出现六一儿童节是在医院一个孩子因为没钱治疗骨癌所以决定截取双腿的照片。这两次的儿童节礼物一个是洗澡,另一个是推迟一天截去的左腿。这两个礼物都是对他们来说极其珍贵的,同时这两个礼物也是从小的方面反映了一些大的社会问题,贫困地区的缺水与没钱治疗。4、推拉摇移是主要几种拍摄方法,影片中旁白“……繁华盛景?在这样的江南都市里,还有他可拍的东西吗”时,影片运用了哪种拍摄手法?分析其作用。答:运用了移动镜头。这个镜头的拍摄是随着车的移动而移动的,表现的是陈庆港的视角,快速移动的镜头使窗外的景色快速飘过,凸显了江南都市的这种快节奏繁华的生活状态。并且这种镜头更像是陈庆港用双眼在寻找新闻素材。5、用两百字以内为本片写一段结语。答:9.2010年河南省编导类统考试题(C)?一、影视作品分析电视片:《奥运冠军——邓亚萍》1、邓亚萍“第一次去省队训练时”作者在声音和镜头上做了哪些处理,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2、邓亚萍没有被省队录取,作者用了一个象征性镜头,寓意是什么?3、邓亚萍特殊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4、片子中讲邓亚萍和所在的郑州队处境的时候,有一句总结语,大意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