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发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教师道德”或者“师德”,它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用以调节教师职业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称。4、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5、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从业者在对从事教师职业所持有的专业理念、专业态度的倾向性与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专业情感、专业意志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人格的升华状态,是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动力支持系统。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病逐步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公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7、教师专业素质:教师拥有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室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获得的。8、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念,以及对所教学生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9、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0、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消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11、教师的仁慈:主要是指教师把仁慈的道德原则应用于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的关系当中,从理智、情感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关怀、宽容和爱。因此,教师的仁慈体现在了以下主要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宽容。12、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13、教师的公正:教师公正既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也表现在公正对待同事、领导及学生家长等方面,更表现在正确对待教育对象上。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师对自己的公正、同侪性公正、对象性公正。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重点则是对自己、对同事的公正。14、教师良心:教师的职业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其主要的内涵有四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15、教学伦理:、所谓教学伦理,就是指“教学的伦理”,指的是教学活动本身所具备的“以善致善”的本质规定性,是由教学活动自身所具备的天然的教育性规定及其外在表征所构成的综合体。16、教师心理健康: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与教师的心理素质紧密联系的。17、职前教育阶段:职前教育阶段是教师角色的储备期,是一个未来教师进行定向性素质教育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必要的思想和业务基础,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是专业准备和学习。简答题1、如何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1)“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等意识。(2)“情”: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的涵养,爱其所当爱,很其所应很。(3)“意”:应当培养自身的道德意志力以应对各种道德挑战。(4)“信”: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仰,做一名有道德信仰的教师。(5)“行”:应当不断基于道德良心来展开教育工作,在行为中践履和磨练自身的良心和意志。2、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1)问题本身必须是健康的、合乎道德的。(2)问题的语言表述要健康、道德,注意语言文明,不能使用一些脏字、脏话或伤害学生自尊和权力的文字。(3)问题的导向要符合一般伦理道德要求,不能问有损国家利益或学校合法权益的问题,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学生接受一些不道德的观念。(4)问题的设计要给学生自由选择和自由回答的权利,不能武断的、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出某种回答。(5)提出的问题必须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同学,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不能只面向个别同学提问。3、实践课堂留白应该做到哪些(1)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整节课的教学“由教师唱主角”的课往往不是好课;(2)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空”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课堂留白强调教师的精讲,同时强调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态度(4)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内容结构。教师要舍得空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而且联系不一定非要放到课的结尾,在教室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多练习才能出真知。4、完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路径(1)深化对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2)形成民主参与和合作的文化(3)厘清错误认识(4)整体推进正式制度的建设①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A、推进办学模式的一体化B、实现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C、加强师资队伍的一体化建设)②完善教师资格制度(A、教师资格制度必须体现对教师的专业性的要求B、教师资格制度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③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A、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必须以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导向B、对教师的工作的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④优化教师的激励机制5、专业精神的结构(1)专业道德(2)专业认同(3)敬业奉献(4)专业责任(5)专业追求(6)专业创新(7)专业合作6、培养教师专业精神的措施(1)教师待遇是基本条件(2)师资培养是基本途径教师进修是重要途径(3)学校是重要场所(4)自修是有效途径(5)正确的社会舆论是助推(6)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精神能够持续的源泉*7、我国教师职后发展模式:1、行政主导模式,是指教师专业发展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主导,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优点:A、强制性;B、适合我国国情;C、覆盖面广。缺点:A、组织方式上容易走向形式主义;B、培训内容上强调培训的统一性,忽视了教师的内在需求;C、改革力度不大。2、学校主导模式,是指教师专业发展由教师所在学校主导,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活动。优点:A、培训活动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既可以缓解工学矛盾,又有利于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弊端;B、培训目标明确具体,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C、培训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有政策与理论的学习,更主要的是有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探讨、交流与借鉴;D、培训形式灵活,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相结合;E、教师在学校场景中参加学习与培训,培训成本较低。缺点:A、培训资源的有限性;B、专业发展的经验性。3、教师主导模式,是指教师具备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专业发展由教师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实践、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总结。缺点:缺少专家的点拨,与同伴的共同思考,交流合作和学生的意见与支持。4、专家主导模式,是指教师专业发展由专门的学术机构或者专家教授牵头组织和实施的方式。优点:A、针对性强;B、非强制性;C、选择性。缺点:专家主导模式容易受到场所、时间以及经费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没有条件参与。8、教学伦理的基本特征:第一、内隐性。是教学伦理的本质特性,相应地,教学伦理对教的行为的外在规范功能是教学伦理本质特性的外在表现。第二、双向性。是指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互为因果的,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怎样评价和对待教师。第三、规约性。是指教学伦理由于关涉教师职业的角色规定性以及外在教育制度的规定性而表现出的不可选择性,这种不可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外在的伦理规则层面。8、教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第一、真善美相统一。第二、公正与关怀相统一。第三、效率与幸福相统一。9、教学伦理的主要内容:第一、对教学行为的专业认同与承诺。第二、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1、教师对待学生的伦理要求:A、尊重学生。B、关爱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D、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2、教师对待教师集体及学校领导的伦理要求:A、处理好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B、处理好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C、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D、处理好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E、处理好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10、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四类取向: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认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重点是明确教师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拥有坚实的理智基础。教师欲进行有效的教学,一是自己拥有内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二是有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获得这些“内容”。因而这种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就是向专家学习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缺点:单一理智取向的局限在于过高地估计了教师的实践转化水平。2、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取向,认为教师必须掌握和学会运用教育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将教学隐喻为“生产技术”,把教师隐喻为“技师”,强调对教师进行集中划一的培训以完善教学技能。缺点:偏重教师技能的发展,却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单纯的技术训练也不能满足教师的实践需要。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认为教师对于专业活动的认识、理解和信念,不是从外部“获得”的,而是从内部“建构”的,建构的途径是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实现的。4、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认为虽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在实践中也大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中,但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发展期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全然靠自己,并非孤立的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而是向他人学的更多,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11、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2、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3、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对教育环境能良好适应和改造;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12、教师心理调适:1、社会层面:(1)、全社会应正确、客观认识教师、理解教师;2)、政府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注;(3)、社区关怀。2、学校管理层面::(1)、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关注教师身体健康;(2)、改进学校的管理模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3)、提供专业支持;(4)、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3、教师个人层面:(1)、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业务能力;(2)、合理认知,维持心理健康;(3)、控制情绪,合理宣泄;(4)、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5)、塑造健全的人格。1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教师职业的一般特征:第一、在调整对象和范围上有明显的专业性或特定性;第二、在道德内容和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第三、在规范形式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性。教师职业道德直接构成和影响教育内容,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因而具有教育性。其次,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活动。现代教育制度中的教师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因此他们不仅在教育工作的技能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性和自觉性,而且在道德上也有高度的自觉性。最后,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性。教育劳动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影响的整体性,因此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性这一角度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三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对教师的引导功能。可以对教师起到道德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促进教师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改善自身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二是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它可以通过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对学生展开隐性的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道德发展;三是对社会的促进功能。它可以通过教师的富有成效的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论述题1、运用职前教育期来分析如何成为一名未来的教师(课程改革下职前教育的变革)(1)转变教育观念:①课程观,不再把课程看作是固定的、呆板的、指令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师生共建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②学生观,不再把学生仅仅当做知识的奴隶,而是更加重视其社会性、完整性、发展性、主体性、独特性③知识观,不再把知识看做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而是认为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殊性、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