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行天下建筑风建筑风格的划分1.按国家(民族)和地区分中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等。通常用一个地区概括例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2.按建筑物的类型分住宅建筑风格、别墅建筑风格、写字楼建筑风格、商业建筑风格、宗教建筑风格、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等3.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1)古希腊建筑风格(2)古罗马建筑风格(3)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以上四类可称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5)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6)现代评论风格(7)后现代主义风格4.按建筑方式来分(1)哥特式建筑风格(2)巴洛克建筑风格(3)洛可可建筑风格(4)木条式建筑风格(5)园林风格(6)概念式风格古代希腊建筑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历史分期•古风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纪念性建筑形成。•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纪念性建筑成熟,古希腊本土建筑繁荣昌盛期。•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多立克(Doric)柱式爱奥尼(Ionic)柱式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古代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并大大推进了古希腊建筑成就,开拓了新的建筑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在建筑型制、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广泛成就,达到了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建筑艺术:(一)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二)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与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三)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四)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五)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组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六)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重要建筑类型:(1)神庙万神庙(2)军事纪念物(例如凯旋门、纪念柱)君士坦丁(3)剧场马采鲁斯剧场(4)斗兽场罗马斗兽场(5)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浴场(6)巴西利卡图拉真巴西利卡(7)居住建筑(8)宫殿•图片欠奉•其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拜占庭建筑公元330年罗马皇帝迁都于帝国东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步分。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也是东正教的中心。拜占庭帝国存在于330~1453年,4~6世纪为建筑繁荣期。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彩色镶嵌和粉画装饰艺术。圣索非亚大教堂希腊十字式教堂: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外观为以中央为主的五个穹顶。威尼斯的圣马克教堂东欧等东正教国家的教堂:采用改进了的拜占庭式风格。一般教堂规模都较小,其特点:外部造型多为饱满的穹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形成集中式构图。哈尔滨的圣索非亚大教堂西欧中世纪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时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典型的教堂形制由罗马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体型教简单,墙体厚重,砌筑教粗糙,灰缝厚,教堂不求装饰,沉重封闭,缺乏生气。罗马的圣保罗教堂罗马风(Romanesque)建筑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又叫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平面仍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比萨主教堂群哥特式(Gothic)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一)结构特点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巴黎圣母院(二)内部特点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中厅高度很高,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巴黎圣母院(三)外部特点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兰斯主教堂(四)装饰特点: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祭坛是装饰重点。两柱间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极富装饰效果。亚眠主教堂米兰大教堂科隆主教堂(六)风格特点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导向祭坛的动势和垂直向上的升腾感。15世纪以后,法国发展为“辉煌式”哥特建筑;英国发展为“垂直式”哥特建筑。中古伊斯兰建筑范围•7~13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的建筑;•14世纪以后的奥斯曼帝国建筑;•16~18世纪的波斯萨非王朝、印度、中亚等国家建筑。结构技术•使用多种拱券,采用大小穹顶覆盖主要空间。纪念性建筑为求高耸,在其下加筑一个高高的鼓座,起统率整体的作用。伊玛目清真寺建筑的一般特征•清真寺与住宅型制类似;普遍使用拱券结构。装饰纹样受《古兰经》的限制。阿克萨清真寺印度的泰姬陵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以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起点,广义的指到18世纪末近400年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狭义的指到17世纪初结束的文艺复兴,后来传至欧洲其他地区形成各自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特征抛弃中世纪的哥特建筑风格,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采用古代希腊罗马柱式构图要素。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一、早期(15世纪),以佛罗伦撒为中心意大利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佛罗伦撒主教堂大穹顶,设计者是早期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布鲁内莱斯基。佛罗伦撒主教堂大穹顶府邸建筑。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早期文艺复兴府邸地典型作品。建筑师是米开罗佐。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二、盛期(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叶),以罗马为中心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是当时有重大创新地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坦比哀多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罗设计。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有较强的纵轴线,门厅为巴西利卡形式。法尔尼斯府邸劳伦齐阿图书馆,较早将楼梯作为建筑艺术部件处理的实例。米开朗基罗设计。劳伦齐阿图书馆三、晚期(16世纪下半叶)以维晋寨为中心维晋寨的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圆厅别墅。晚期文艺复兴庄园府邸的代表。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创作产生影响。圆厅别墅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手法主义的两种表现•教条式的模仿过去大师的创造手法,为柱式制定繁琐而死板的规则。•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建筑装饰构件,致力于追求光影变化,不安定的体形和意外的起伏转折。初始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为希腊十字式。后经多人修改,最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教堂的修建过程反应了进步力量与发动宗教力量的斗争。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建筑成就•世俗建筑类型增加,造型设计出现了灵活多样的处理手法,有许多创新。•建筑技术。梁柱系统与拱券技术的混合应用,墙体砌筑技术多样,穹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建造,施工技术提高。建筑理论•《论建筑》阿尔伯蒂1845年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建筑四书》帕拉第奥•《五种柱式规范》维尼奥拉巴洛克建筑17世纪至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直至19、20世纪在欧洲各国都有它的影响。风格特征•追求新奇。•追求建筑形体和空间的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喜好富丽的装饰,强烈的色彩,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界线,使其相互渗透。•趋向自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表达世俗情趣,具有欢乐气氛。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风格古典主义建筑的概念•广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狭义的指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要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17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恩瓦立德新教堂洛可可风格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具有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凡尔赛镜廊在形成过程中,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响,在庭园布置、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资产阶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缺乏创造新文化的自觉性,把法国宫廷倡导的古典主义文化当作榜样古典主义代表--圣保罗大教堂,体现唯理主义理论原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圣保罗大教堂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英国庄园府邸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美国国会大厦2.浪漫主义始源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国情调后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叫哥特复兴。3.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也称为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师成为新建筑思潮的促进者。1.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设计人为帕克斯顿。八个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展览建筑。2.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爱菲尔铁塔、机械馆,创造了当时世界最高(328m)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纪录。工业革命后的人口剧增,城市环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坏,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西方建筑•这个时期是对新建筑的探索时期,也是向现代建筑过渡的时期。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以拉丝金和莫里斯为首的一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式样,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其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这种改革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维也纳学派以瓦格纳为首,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使用历史式样。、维也纳建筑师路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式自身之美为美”,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适用为主,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北欧对新建筑的探索反对折衷主义,提倡“净化”建筑,主张表现建筑造型的简洁明快及材料质感。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并创造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