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的发展史下载_(全文阅读word)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大朗毛织大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镇,世世代代主要靠务农为生,畜牧业也是以养猪和家禽为主,不养羊,不产一根羊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朗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承接香港毛纺织产业转移。1979年5月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毛织一厂后,大朗毛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群,从加工生产到自产自销,从贴牌加工到自有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大朗镇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国精选19个市县和19个镇作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第一批试点”,大朗镇名列其中;同年12月,大朗被评为“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仅有2个镇获此称号。2005年,大朗镇被列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和广东省首批15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2007年,大朗镇被确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特色产业基地”;2008年,大朗镇被列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集群试点单位”。第一章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79~1991)1979年5月,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在大朗大井头村开办了大朗第一家毛织企业——大朗毛织一厂,揭开了大朗毛织产业发展的序幕。本地农民纷纷洗脚上田,开始进入港资毛织企业工作,成为熟练工人。随后几年,越来越多的港资毛织企业到大朗落户,到1993年时达到100多家。1980年代中期,适逢政策开始放宽,允许有能力的人办牌照开工厂,一些在厂里工作多年的大朗人,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技术、管理和经营,开始走出工厂,自筹资金,办厂创业。1985年,巷头村民陈晃坤与一位香港老板合作,试开办了巷头第一家缝盘厂,是大朗第一批“弄潮儿”之一。当年,陈晃坤从香港买进36台缝盘机,雇请了30多个工人,帮香港商人加工毛衫,一年可以赚取10多万元。不光是陈晃坤,很多本地人不甘心长期做打工者,他们利用在外资毛织厂打工学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自己购置手摇织机,从外资厂拉回纱线,办起各种各样的“兄弟档”、“夫妻厂”等家庭作坊式毛织厂。由10几家--2慢慢发展到几百家、上千家,渐渐出现了“村村毛线绕,户户织机响”的景象,大朗的毛织产业逐渐形成。1990年代初,大朗镇发展起近千家个体私营毛织企业,并且逐步从手摇织机过渡到半自动织机,完成了毛织机械的第一次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逐渐吸引了很多来自广西、江西、四川和湖南等地的外地人到大朗毛织厂打工,也吸引了一些在东北、华东的经销商来大朗下单。附:大朗毛织一厂197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人力资源费用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香港毛织产业开始向能提供较便宜劳动力的珠三角地区转移。1978年,由以港人吴彬先生为首的相亲牵线搭桥,邀请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代表到大朗考察,大朗公社党委副书记何树和工业交通管理办公室(对外加工办)主任叶刘兆、公社干部叶锦明与港方代表洽谈。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选中了大井头荔枝园林中的1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土名叫“扒船埔”),签下了开办毛织厂的合约,双方的签约代表分别是曾宪基(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和叶刘兆。大朗公社绘制好厂区平面图,并派人赴港送给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老板卢成培。1979年5月,大朗毛织一厂建成投产。刚刚成立时,厂房面积仅2000~3000平方米,手摇织机100多台,员工100余人,全部是本地人。工厂还从香港请来7个师傅,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机器,许多手脚利落的工人,在香港师傅的亲自教导下,很快成为熟练的拉机能手,部分香港来的师傅陆续回去了。当时,毛织一厂的工资水平是普通工人50~60元,管理人员80~100元,实行计件工资。在农民看来,不用到田里干粗重活,一个月还能赚到几十元,这收入比当教师还丰厚。因此,能进毛织厂上班,在当年是一件很荣耀、了不起的事。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为了满足生产需要,1985年,毛织一厂分别在大井头大边岭、长塘等地开设分厂。此后到1993年,毛织一厂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厂房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仅大边岭分厂就有6000多平米,长塘分厂设有6个车间,工人总数达4000人,拥有毛织机械2000多台,大部分仍为手摇织机,部分为半自动织机,是当时东莞市最大规模的毛织厂之一,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1993年以后,毛织一厂由以自己生产为主、多货时发给别人加工,逐步过渡到以外发为主,生产规模也相应缩小。到1996年,为了便于集中管理,毛织一厂先后结束了在大边岭和长塘的分厂。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老板与对外加工办洽谈,另行在黄草朗筹建合资厂,厂房面积达28亩,工作人员1700人左右,购置了日本司马、德国STOLL等品牌数控织机50多台,每台数控织机的价值约合人民币111万元,仅余手摇织机200多台。工厂不仅专门派人到北京学习数控织机的操作技术,还在厂区内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工人的培训场地。进入21世纪,由于资金、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毛织一厂开始走向衰落,--3并最终于2001年底正式倒闭结业。大朗毛织一厂是大朗毛织产业的鼻祖,培养了大朗第一批毛织技术、管理人才,很多人走出工厂后,办起了毛织厂,成为推动大朗毛织业发展的最早的生力军。大朗毛织厂投产100天收入超10万大朗公社毛织厂是一间代港商加工各种毛线衣的新办厂,现有织衣机144台,工人143人。从进机、安装到生产成品只有10天时间。今年5月中旬开始投产,到8月统计,共织出各式毛织衣12355打,收入加工费147600元,扣除工资和其他支出,纯收入106827元。该厂收入占全社其他社办企业同期总收入的44.6%。是一间投产较快,收入较大,质量较好的对外加工企业。主要经验,就是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企业管理方法。一是对工人实行技术考核。为了加快投产的时间,他们分批装机,分批招收工人,规定学习时间,实行技术考核。每个职工进厂后,规定10天的学习期,每天发给1.2元工资,如果10天内学不会的,再给10天补习时间,后10天不发工资。20天时间也出不到成品,就不予招收。由于有了这个规定,大家一进厂就认真学习。结果,4天至1个星期就掌握了技术。二是实行按件计酬。工人学习期满后,从第11天开始规定任务,实行按件计酬。基本任务是:第一个月20打,以后每个月25打。由于产品规格花式繁多,经常变换,各种规格操作的难易和加工费的高低,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统一按产值下任务,每隔10天,把各人的产值任务完成情况公布一次,以利互相促进。这样,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大家早上班,晚下班,每天劳动12小时以上,每月平均工资达71元。三是严格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厂内设立5人的验收小组,对产品实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为了便于检查,他们把职工分组编号,设立产品标签。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属职工本人责任的退回返工,不计工资;属厂和职工双方有责任的,返工时计回7成工资;属有意偷工减料的要公开批评教育。这样,使职工人人把好质量关,产品合格率不断提高,到8月底止,出厂毛线衣148200多件,只有3件不合格。大朗毛织厂由于投产快,质量好,港商比较满意。最近,又签订了合同,在11月前把织衣机增加到300台,目前正在加紧扩建厂房。原载1979年7月,东莞党委办公室《实行外用要地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为集体和社员增加收入典型简介》二、壮大阶段(1992~2000)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高潮。乘着这股东风,大朗毛织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到1990年代中期,大朗民营毛织企业逐渐成熟,原来只有十--4几、二十几台或四、五十台织机的毛织户,已发展为拥有上百台乃至数百台织机的毛织大户,在市场销售、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等环节开始占据优势,逐步取代了原港资企业的地位,一些大的民营毛织企业,甚至充当了原由港资企业承担的行业龙头地位,发挥了开拓市场、开发产品、树立品牌等作用,在国内外建立起颇具规模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有的企业组织一、二百家中小企业为其进行生产配套。随着民营毛织业实力的壮大,港资企业逐步退出,由原来的100多家下降至40多家,民营毛织企业不仅完成了对港资企业的消化吸收,而且把大朗的毛织业推向了更快、更高的发展水平。在大朗土生土长的毛织业户陈锡培所经营的兴业针织有限公司,在1987年刚起步时,只是1间仅有8台织机、10多个工人的小厂,至2008年,拥有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员工1200余人,年产毛衣超400万件,其生产的“天朗”、“纪帆登”品牌毛衣不仅走俏国内市场,而且在欧美、港澳等发达地区享有盛誉。另一位大朗土生土长的毛织业户钟秋明所经营的众圣针织有限公司,在1990年起步时是仅有几十人和简单生产设备的小厂,至2008年工厂占地13000多平方米,有工人1000多名,拥有200多台日本岛精电脑程控平针横编织机,毛衣年产量达600万件,拥有QQ、众圣、千枝花、F1000等毛衣系列品牌,颇受市场青睐,产品出口东南亚、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兴业、众圣毛织企业是大朗有代表性的毛织企业,从其走过的历程,可看到大朗毛织业发展的轨迹。到21世纪初,大朗毛织企业达到2000多家,年产毛衣超亿件,40%以上销往国际市场,在国内华北和东北等地也占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在镇委、镇政府的推动下,广东毛织市场于1995年建成开业,由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毛织专业街、毛织村也逐渐形成气候,还吸引了内蒙古、新疆、江苏、黑龙江等地的原料商前来安营扎寨,北京、浙江、福建等全国有名的产纱、纺纱的大型原材料生产厂也都在大朗设有基地,由此形成了集毛衣生产、原料、辅料、机械、洗水、漂染、印花、贸易等较为完善的行业体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三、提升阶段(2001~2005)进入21世纪,大朗毛织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尽管中小毛织企业生生灭灭,但是毛织企业的绝对数量不断增长。2006年全镇毛织产业普查结果显示:至2006年6月,全镇共有毛织生产企业及个体户3247多家,其中1990年以前开办的仅有18家,占0.55%;1991~1995年开办的仅有40家,占1.23%;1996年至2000年开办的207家,占6.38%;2000~2003年开办的761家,占23.44%;2004年以后开办的2221家,占68.40%。2005年全镇毛织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为50.1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4.4%,其中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105家,占3%;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有265家,占8%。大部分先进生产设备、中高级人才集中在这些企业。全镇成衣实际产量为1.7亿件,其中成衣年产量在100万件以上的40间,占1.2%;年产量在50万件至100万件的27家,占0.8%,年产量在10万件至50万件的112家,占3.4%。全镇毛织生产企业占地总面积154.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57万平方米,租用面积154.12万平方米。全镇生产毛料2438吨、辅--5料1.1吨、毛织机械8356台。至2006年6月,全镇毛织销售企业及个体户共745户,2005年销售总额为11.54亿元。这一阶段,积累了雄厚资本的本地人逐渐退出毛织舞台,开始转型创业,外地人投资的毛织厂迅速壮大。全镇3247家毛织生产企业中,东莞市投资者982户,省内其他市的投资者779户,外省的投资者1429户,分别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广西、福建、河南等地。为了扩大大朗毛织的影响力,实现毛织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大朗镇抓住“入世”的机遇,加大对毛织行业的引导和扶持。2001年,大朗创办了“织交会”,并在财经办下设“毛织企业管理办公室”,配备办公人员4人,由财经办统一领导,负责“织交会”的承办工作(至2008年,大朗“织交会”共举办了7届,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客商到大朗参观采购)。2002年,为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打好“民营牌”,根据市编委《关于各镇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设置问题的通知》(东机编[2002]81号)精神,大朗成立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朗府[2002]51号),此前成立的毛织企业管理办公室归并入民营办。是年,大朗镇开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