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林莺1耳针的起源和发展讲座内容耳针概述回顾耳针发展简史谈谈如何学耳针和实践耳针一、耳针概述耳针EaracupunctureAuricularacupuncture耳针: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4耳针体系中国耳针法国耳针(欧洲耳针)日本耳针5二、耳针发展简史1957年前各国文献均有应用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零星记载中国耳与经络的联系耳与脏腑的联系耳廓诊断疾病耳廓诊断疾病耳廓治疗和预防疾病耳穴的记载《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1.耳与经络的联系耳脉10《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耳与全身的经络联系六阳经循行直接与耳联系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耳与全身的经络联系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六阴经通过经别合于相应阳经,间接与耳联系。奇经八脉与耳的联系阳跷脉:循行下耳后入风池阳维脉:循头入耳后2.耳与脏腑的关系肾开窍于耳《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心寄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耳背分属五脏•耳背上属心•耳背中属脾•耳背外属肝•耳背内属肺•耳背下属肾《厘正按摩要术·卷一·察耳》结合颜色、温度、耳背络脉的变化指导痘疹(即天花病)的辨治耳上属心,凡出痘时宜色红而热。若色黑寸白而冷,其筋纹如梅花品字样从皮上出者,皆逆也。……耳下属肾,凡出痘时其色宜红紫带冷,不宜淡黄带热,如筋纹梅花品字样为顺,如蚤咬芝麻之形者为险逆难治之候……耳诊用于瘛瘲的诊断凡发热,耳筋出现紫黑赤白皆凶。耳上凉者吉,耳下凉者凶。耳后青筋起,主瘛瘲。3.耳廓诊断疾病《灵枢·师传》:“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本脏》:“耳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备急千金要方》:“耳大小,高下,厚薄,偏圆,则肾应之。”清朝《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耳者肾之窍。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故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白、或黑、或青而枯者死;薄而白、薄而黑、或焦如炭者,皆为肾败。”1946年病理学家Potter.E.L,观察到一些先天性两侧肾未发育的婴儿具有耳廓低位,外形较大,软骨相应少及耳尖呈水平角度等特征,认为耳廓的外形与内脏发育有一定的关系。3.耳廓诊断疾病清朝汪宏《望诊遵经·望耳诊法提纲》:“(耳)以色言之,……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属分五行,亦应乎五脏。”“若夫耳形之诊,当以厚而大者为形盛,薄而小者为形亏。肿起者,邪气实;消减者,正气虚。润泽则吉,枯槁则凶,合之于色,亦可辨其寒热虚实。”“下消则耳轮焦干,肠痈则耳轮甲错。”“耳前后肿者,阳明中风之证也。”3.耳廓诊断疾病《灵枢·卫气失常》:“耳轮焦枯如受尘垢者,病在骨。”《灵枢·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针灸甲乙经·小儿杂病》:“婴儿耳间青脉起者,掣,腹痛。大便青瓣、飧泻。”《厘正按摩要术》:“耳上起青筋者主肝风,耳聋发狂者阳虚病。耳痛、耳肿、耳聋者,皆主胆病。”4.耳廓判断疾病预后华佗《中藏经》:“肾绝,大便赤涩,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明代龚廷贤《小儿推拿密旨》:“……青色横目及入耳,此证应知死,耳内生疮黑斑出,医人休用术。”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疾病预后不详的耳征《备急千金要方》:“耳黑如炱”、“黄色魇点如拇指应耳者”宋代闻人耆年《备急灸法》:“面带黄黑,连耳左右者”清代汪宏《望诊遵经·望耳诊法提纲》:“青色绕耳”、“耳门黑气入口者”5.耳廓治病——放血法古籍记载《灵枢·厥病》:“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用葱刺耳中,鼻中使出血,救卒中恶死。民间针刺外耳道口出血——胃痛耳背静脉放血——湿疹、小儿黄水疮耳上红丝刺破出血——癣症碎碗片或刀具划破耳廓放血——牲畜急性炎症或瘟疫等5.耳廓治病——针刺法古籍记载《针灸大成》:“针耳门治龋齿,唇吻强。”民间针刺耳轮——痄腮针刺耳廓背面——烂喉丹痧刺耳垂-红眼病5.耳廓治病——吹耳法《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以竹管吹其两耳。(王冰注:言使气入耳中,内助五络,令气复通也。)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救猝死尸厥,以管吹其左耳中极三度,复吹右耳极三度,活。”并指出治“卒魇寐不寤”“以芦管吹两耳,并取病人发二七茎作绳纳鼻孔中,割雄鸡冠取血,以管吹咽喉中,大效。”南宋宋慈:吹耳法救治自缢和溺水者,并主张二人同时以“笔管吹其耳”5.耳廓治病——灸法古籍记载《千金翼方》:“治口呙,以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耳病亦灸之。”《针灸大成》:灸耳尖……治眼生翳膜。《类经图翼》:耳风聋雷鸣灸阳维五十壮。民间移星灸法,油浸灯芯灼灸耳尖——角膜炎、结膜炎5.耳廓治病——塞药法古籍记载《肘后备急方》:“治猝死而目闭者骑牛临面,捣薤汁灌之耳中,吹皂荚鼻中,立效。”《世医得效方》:蓖麻子,大枣肉,人乳和作枣核大小棉裹塞耳,以治气虚衰弱,耳聋鸣。《理溣骈文》:半夏、蛇蜕塞两耳治少阳症疟疾。民间口含铁片,耳塞磁铁——耳聋、耳鸣烧酒滴耳——牙痛5.耳廓治病和防病保健——按摩法《小儿按摩经》:赤凤摇头二龙戏珠(提搓两耳轮)《小儿推拿秘旨》:黄蜂入洞(指按两耳门)——发汗通经猿猴摘桃(二指提、扯耳尖和耳垂)——清热除痰《厘正按摩要术》:双凤展翅——肺经受寒《苏沈良方》:……摩熨耳目,以助真气。《东医宝鉴》: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6.中国历代耳穴记载《内经》:听宫、耳中、多所闻、窗笼晋唐:耳背之“阳维”明清:耳尖穴民国时期:珠顶、耳垂、耳廓后、郁中、三扁桃效欧洲古埃及:烧灼并针刺耳廓以达到妇女节育的记载。意大利:发现战争中耳廓受伤却意外地令身体原有的疾病治愈了。沙特阿拉伯:某些部落采用烧灼耳廓治病。-——L.GoriandF.Firenzuoli,“EaracupunctureinEuropeantraditionalmedicine,”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vol.4,supplement1,pp.13–16,2007.欧洲地中海地区:人们通过戴耳钉提升视力。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记载用针挑破耳廓静脉的方法治疗阳痿和早泄症。罗马帝国:耳廓烧灼、针刺和放血等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以及性病。——R.Round,G.Litscher,andF.Bahr,“Auricularacupuncturewithlaser,”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vol.2013,ArticleID984763,22pages,2013.欧洲1637年:医生ZacatusLusitanus在耳廓上点刺放血并烧灼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不佳。1717年:医生AntonioMariaValsalva发现烧灼耳廓上某个点能够缓解牙痛。1810年:教授IgnazioColla采用蜂针刺激耳廓来治疗下肢痛。1850年以后有大量报道烧灼耳廓用于拔牙术。法国杂志《JournaldesConnaissancesMedico-Chirurgicales》发表烧灼耳廓治疗13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报道——Pu-WeiHou,Hsin-ChengHsu,Yi-WenLin,etc.TheHistory,Mechanism,andClinicalApplicationofAuricularTherap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Volume2015,ArticleID495684,13pages1957年标志现代耳针的开端法国医学博士保罗·诺基尔(Dr.PaulNogier)1950年,Nogier博士拜访了一位顽固性坐骨神经痛患者33此后,Nogier博士验证了这种方法的疗效经过6年的研究,第一张耳穴图诞生34Nogeir于1956年在马赛召开的针灸学会上发表有关耳针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提出外耳并非单纯一弯曲的软骨,外耳与内脏器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脏有病时,在耳廓上有相应的反射点出现。提出了分布大致如一个倒置胎儿的“耳针治疗点图”,该耳针图连载于《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3~8月号,共44穴。1958年Nogier的研究结果被翻译成中文叶肖麟.国外针刺疗法的新发现耳针疗法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12):45-481.中国全国各地成立众多的“耳针协作组”上海江苏北京四川云南天津2.中国开展大规模耳穴临床研究1958-1960,集中疗效观察和病例分析1958年,中国南京解放军耳针研究组通过2000多例的临床研究证实了Nogior博士研究结果。1959年上半年,报道用耳穴诊治病例已达6万余人次。2.中国开展大规模耳穴临床研究1960-70s末,逐渐进入耳穴的基础研究耳穴与整体的联系耳穴定位及其分布规律耳穴功能及其特异性探讨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在耳穴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初步形成应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中国耳穴研究模式。3.中国开展耳穴基础研究耳廓大体形态学研究耳廓解剖结构的研究耳廓的胚胎学研究耳廓组织结构研究耳针麻醉研究:耳廓痛点形成和刺激耳廓特定点镇痛机制研究1971年尼克松访华我国对外公布针刺麻醉成果,“耳针”进行了更多的应用和研究,我国在为联合国举办的外国医生针灸培训班上也传授耳针。1980年以来多途径研究耳穴原理产生全国性耳穴专业学术组织通过耳穴标准化方案全国性耳穴专业学术组织1982成立全国耳针协作组1984.11昆明召开首届全国耳针学术会议1987.6安徽成立全国耳穴研究组1987.9安徽屯溪召开全国耳穴系列诊断研讨会1988.10南京召开全国耳穴系列治疗研讨会1989.10北京召开国际耳穴诊治学术讨论会42中国耳穴标准1987.6WHO西太区穴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90个耳穴1992.10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91个耳穴2008.7《耳穴国家标准》93个耳穴431957年后其他各国耳针发展情况法国45耳穴的定位金针和银针心耳反应及其在诊断上的应用1.耳穴的定位补充新穴:顶叶、视丘下、大脑忧郁点、强迫观念点、饥点、渴点(1961年)提出新耳穴图:全身各部的神经、肌肉、骨骼、血管、内脏、内分泌系统分别与耳廓各部分相应关系,并提出耳廓前面反应感觉障碍,背面则反应运动障碍。(1975年)Nogier新耳穴图47Nogier新耳穴图48Nogier新耳穴图49Jarricot.H耳穴图(1971年)与Nogier.P原来的定位相差悬殊采用特制的耳穴探测仪(StigmasCope)探测绘制2.金针和银针的使用51现象一:临床上遇到针治无效的病例改换针具能获得显著的疗效。现象二:有些经针治已日渐好转的病例,一旦改换针具后病情反加重。2.金针和银针的使用细胞功能低下者——宜用金针,补法如坐骨神经痛,运动后加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