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真(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根据杂气学说,认为吴又可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客观的致病物质。吴氏所言疫邪侵入人体乃至发病,与《传染病学》所论病原体导致急性传染病的过程,颇相吻合。吴氏提出汗吐下法逐邪,与设想“以物制气”的精神是一致的。其提出“邪伏膜原”与传统的“伏邪学说”,本质不同。:吴又可;温疫论;杂气学说;时疫之邪;致病物质:R285.5 :A :1006-3250(2000)02-0006-02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简单地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仅指时疫之邪入侵人体的途径;但若从杂气学说角度,并结合《传染病学》的观点进行剖析,其含义远不止于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时疫之邪,即温疫的致病因素,在《温疫论》中,又称之为戾气、毒邪、疫气等。吴氏言:“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说明时疫之邪属杂气范畴。那么,杂气是什么呢?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持朴素辩证唯物观的吴氏推论:1.杂气存在于天地间,即自然界。2.杂气不同于六气可以直接观测到,而是来而不知,感而不觉。3.尽管人们不能直接感知杂气,其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即“气即是物,物即是气”。4.杂气种类很多,且“一气自成一病”。5.不同杂气,毒力有强有弱,故为病有轻有重。综上可知,所谓杂气,不同于六气,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的、微小的致病物质的总称,其致病与其毒力有关。吴氏认为,杂气为病,远远多于六气;不同杂气,不仅可以致人患各种温疫,还可致各种禽兽患各种疫病;一些外科疾病,如疔疮、痈疽、发背、流注、流火、丹毒等,也都是杂气所致;甚至一些找不到原因的各种病证,大都是杂气引起。笔者认为,吴氏所言杂气,类似于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时疫之邪,类似于致病微生物中导致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2,,,自《内经》、《伤寒论》以来,医界多认为,外邪自皮肤腠理侵袭人体。明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伤寒、温疫,“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吴氏在缪氏之后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从缪氏认为温疫发于非时不正之气可知,其所言邪气,属六淫病因;而吴氏所言时疫之邪,则是客观的致病物质,故“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含义更为深刻。吴氏有关阐述,接近《传染病学》关于病原体入侵门户的论说。《传染病学》言:“病原体的入侵门户与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入侵门户适当,病原体才能定居、繁殖及引起病变。”吴氏认为,诸窍乃人身之户牖,凡口鼻之气,通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吴氏言:“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感,入于膜原,伏而未发,不知不觉”,“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可以看出,吴氏之言,与《传染病学》所论,是何等相似。由此可见,时疫之邪,随人的呼吸,以口鼻为门户,侵入体内,伏于膜原。此际,患者无感觉,临床未出现症状。因为吴氏所言伏于膜原的“邪”,不是“六淫”,而是“戾气”——客观的致病物质,故其“邪伏膜原”之说,与《传染病学》所说的潜伏期近似;所谓“膜原”,类似于病原体潜伏部位的假说。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1.吴氏提出“邪伏膜原”,与其否定“冬伤于寒伏气为温”,二者不矛盾。2.吴氏提出的“邪伏膜原”与传统的“伏邪学说”,本质不同。3,上段已言,邪入膜原,患者不知不觉,“至其发)页76总第( 6ChinesJBasMedTCM 2000622000.Vol.6.No.2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可以看出,从伏于膜原的戾气开始致病,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病理变化是“邪毒逐渐嚣张,浸淫经络脏腑。其具体表现是:“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摄摄,五六日后陡然势张者”。所谓“淹缠”、“淹淹摄摄”,是对温疫发病前驱症状的形象描述,类似于《传染病学》所言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由于病原体生长繁殖,产生的毒性物质,使患者在发病初期,出现非特异性的轻度全身反应。4,吴氏根据自然界生克制化规律,大胆设想“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可谓抓住了治疗温疫的关键——针对病原用特效药。然而,由于历史所限,此设想不可能付诸现实,故勉用汗、吐、下法。为什么选用此三法?吴氏言:“邪自窍入,未有不由窍而出……总是导引其邪,从门户而出,可为治之大纲”,可见三法仍然是针对病原——戾气而设。因为戾气既然自体窍直入体内,就必须经体窍将其驱逐体外,否则“邪不去则病不愈”。吴氏用汗、吐、下法分两个步骤:因温疫初起,邪势方张,邪毒尚在膜原,故第一个步骤是用达原饮,直达膜原,捣戾气之巢穴,使戾气溃离膜原。第二个步骤是,视邪离膜原,或出表,或入里的传变情况,酌用方药,导邪外出。具体地说,如邪离膜原,欲表未表,热邪散漫,用白虎汤辛凉发散,清肃肌表气分;如疫邪内陷胸膈,用瓜蒂散催吐,使内陷之邪因吐得以排出;如毒邪内陷中下二焦,或上中下焦都病,邪入胃腑为病变的主要环节,故用承气类攻下逐邪。攻下后,往往“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通”,不但郁结于肠胃之邪,得以外泄;膜原之余邪,也可随之经肠胃外泄。现代研究证明,下法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排泄腐败物质,抑菌消炎,排除毒素,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从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与吴氏所论,颇相吻合。必须指出,吴氏所言汗法,不是狭义的解表发汗,而是广义的使邪随汗解的方法。如用达原饮、白虎汤、承气类之后,只要气机宣通,腠理疏畅,正气乘势驱邪外达,都能使汗出邪解。总之,运用汗吐下法的目的,是驱逐体内疫邪,与“以物制气”的精神是一致的,客观上起到了改善温疫患者病情的作用。由于温疫病重、证险、变多,常有反复,故吴氏既主张“除寇务尽”,又愦憾三法不能尽善。吴氏凭借丰富的治疫经验,通过“静心穷理”提出杂气学说,认为温疫的病原不是六气而是戾气,是《温疫论》的主导思想。”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实实在在的致病物质。(:1999-11-20 :1999-12-13)杨金生,指导:阎孝诚(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医;激光;血疗:R247 :A :1006-3250(2000)02-0007-02 中医激光血疗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阎孝诚教授运用中医药理论归纳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IB)临床作用并与中医辨证沦治相结合而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目的是用中医理论指导ILIB的临床实践,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难治病症带来希望。中医激光血疗将ILIB功效用中医理论概括为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益智补脑、醒神开窍等,并结合临床对不同病而选用不同部位的静脉穿刺、治疗时辰、时间、频率、强度等,以适应和符合辨证施治原则,并配合中药提高临床疗效。由于该疗法新颖、独特,拓宽了中医、西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和疗效,开创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技术结合的新方法。)页77总第( 7ChinesJBasMedTCM 2000622000.Vol.6.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