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一)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乙醇(工业酒精)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皱裂和皮炎。【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14.1沸点(℃):78.3相对密度(水=1):0.79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1.5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部至少15MIN。就医。【不慎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万一患者出现呕吐现象,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干净。如果患者呼吸困难,请立即采取吸氧治疗或人工呼吸。【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膜液(异丙醇)【健康危害】接触高明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皱裂。【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刺激性。【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88.5℃沸点(℃):80.3℃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40(20℃)【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皮肤接触】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请保持呼吸道系统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就医。【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储运注意事项】1.库房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2.控制灌装流速(不超过3m/s)且接地,防止静电积聚。3.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卤素。2/7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二)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氧气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水=1):1.1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43【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不慎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人工呼吸。就医。【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乙炔气【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活性反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81.8/119kPa沸点(℃):-83相对密度(水=1):0.62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急救措施】吸放: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身体防护措施】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在一般环境下作业不需特殊防护。【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附注:【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5.1.1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3/7不应小于5m,两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三)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润滑油(液压油)【急性中毒】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危险性理化数据】自然温度(℃):248闪点(℃):140相对密度(水=1):1外观: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危险特性】与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置】【消防措施】切割油(航空煤油)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途径侵害人体;【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危险性理化数据】闪点:38℃自燃温度:超过425℃凝固点:-47℃(-40℃forJETA)露天燃烧温度:260-315℃最大燃烧温度:980℃【燃烧和爆炸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不慎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储运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4/7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材料】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牌(四)危化品易燃易爆禁止携带火种且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保障健康和安全油漆(树脂)【接触后表现】损害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取决于接触物物理化学性质、浓度,接触方式,接触时间长短。轻者仅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和豆疹,重者发展到形成水疱,大疮,糜烂、溃疡、坏死。自觉瘙痒、灼热、肿痛,严重者头痛、恶心、发热、畏寒。【危险性理化数据】各种颜色液体或粘稠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