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易错易混知识点(精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或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哲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是对个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5、“哲学是全部科研之母”是指哲学是具体学科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6、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1、存在就是被感知。2、物是观念的集合。3、气者,理之依也。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5、世界是一团永不停息的火。6、未有此物,先有此理。7、心外无物。8、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9、病则忧俱,忧惧则见鬼出。10、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1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2、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3、子不语力乱鬼神。14、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唯物主义:3、4、5、9、10、12、13唯心主义:1、2、6、7、8、11、14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一)联系、发展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1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不是全盘否定)1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二)矛盾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3、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6、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7、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8、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0、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11、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1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1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知识的混淆)14、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辩证法的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5、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的两个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