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本色精神,发扬务实作风日照莒县,有一个“红色群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建国前老党员,这群耄耋老人,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见证着共和国的成立成长、繁荣昌盛。革命时期,他们冲锋在前;建设时期,他们带头苦干;老来以后,他们淡泊知足,仍在力所能及地奉献。他们身上有一种平凡但是伟大、普通却又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这种本色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和继承。新时期我们要赋予本色精神新的内涵,以实际行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为加快建设富裕和美莒县凝聚力量。继承他们一心向党的政治品格。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党的理解也十分朴素,但他们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觉醒,所以他们选择了党、加入了入党,并且真心信党不怀疑,不管社会如何改变,始终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不论家人是否理解,对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如一。例如小店镇山疃村老党员薛贞翠,带领村里的妇女学习识字、破除封建思想,给八路军做军衣、做布鞋、送情报。由于工作太多,顾不上家,面对丈夫“要么离婚要么退党”的威胁,宁可离婚也决不退党。佛家有“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为什么选择党、加入党的初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时时拂拭心中尘埃,保持心中明灯常亮,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做到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一心向党。继承他们公心无我的无私情怀。“公心”二字对他们而言,早以深深地融入到血脉里,深入到骨髓之中。“吃亏的事咱跑在前面,赚便宜的事咱都别干”成为他们一生的准则。例如城阳街道东关三街的老党员董永明,曾在部队三次负伤。建国后他回到村里务农,组织上多次找到他,想把他安排到银行、供销社上班,他都婉言拒绝。他的老伴杨秀芬是莱芜人,抗战期间入党,复员后随董永明到了莒县,因种种原因,组织关系未能在莒县落下,成为“口袋党员”,近几年国家对建国前老党员进行生活补助,有人劝他怎么不向上级找找,他说,“我们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已是万幸了。现在有了待遇了就找,那算什么?回乡后,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战功,从不把过去的贡献作为向组织提要求的“筹码”。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把最宝贵的青春与热血奉献到战场上,很多的人牺牲了,活下来的人不仅没有追求私利,甚至属于他们的权利他们也愿意让给他人。二战的老兵说,我们不怕牺牲,怕遗忘。忘记等于背叛,我们要铭记他们为我们和平美满的生活做出的奉献,让他们公心无我的情怀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继承他们用心实干的奋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莒县建国前老党员仅靠肩扛手抬小车推,创造了8个月完成4.1亿立方米大型水库修建的奇迹。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有一股钻劲、韧劲、闯劲,开办合作社、倡导科学种田、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要么不干,干就干出个样儿来”。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学习继承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用在敢于打硬仗、啃硬骨头上,在抢抓发展机遇上只争朝夕,在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大行动”上主动作为,在建设富裕和美莒县中,用心实干。继承他们清心律己的纯洁操守。他们恬然知足、甘于清贫,生活再困难也不向组织伸手;他们对生活心存感激,党组织给予的每一点待遇都心存感恩;他们讲原则、持正义,对不正之风敢批评抵制,始终行得正、坐得端。例如碁山镇天成寨村的刘太源,多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在他任村支部书记期间,村里曾先后推荐1名大学生、1名技术员、2名社办教师,每次他都是开会研究,推荐别人家的孩子,没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过一次。直到2012年7月去世,刘太源还是住在只是经过简单加固而没有房梁的房子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中,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稳得住清平之心,拿得住律己之尺。继承他们身体力行的润物无声。建国前老党员是党性的实践者,现在他们仍时刻发挥余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影响带动新时期党员群众。夏庄镇北汀水村老党员赵英武,15岁应征入伍参加革命,参战无数。1952年离职回了莒县老家。回乡后,他先后干过林业队长、村支部委员、管理区党总支委员等职。2009年,村里通街修路需拆迁部分民房,许多拆迁户一时想不通,致使拆迁工作一时难以开展。赵英武的房子正处在规划的主街上,在没有安置房的情况下,带头拆掉了尚属半新的住宅,给村民带了个好头。采访时,年过八旬的老人说,我是党员,周围的群众都看着我。正是建国前老党员无声的滋润,讲大义、传大爱的新风正气在莒州大地蔚然形成。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犹记得当年高考时有一篇满分作文,点题一句是,进城务工人员的“他们”最终会变成居住在城市里的“我们”,在此借用那篇文章的内涵表明一句,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也终会变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