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1/12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从1840年6月的鸦片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这109年的历史,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国际禁毒日6月26日)1、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3—26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起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2、鸦片战争(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1842年8月直逼南京城下。(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4)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A.割地:割让香港岛(不是香港,今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给英国;B.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4、魏源与(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3)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2)起因:英不满足获得的权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3)过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第一次攻占北京)(4)结果:火烧圆园明。2、沙俄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西北、东北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太平天国:建立:1851年洪秀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与清朝对峙。(失败:1864年)(2)4、左宗棠收复新疆:痛击洋枪队:浙江慈溪(头目:华尔)3、《南京条约》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2/12(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新疆危机: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3)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缓进急战打败阿古柏,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立新疆行省。三、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2、战况:(1)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黄海海战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2)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李鸿章—伊藤博文)(2)主要内容:A.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使台湾遭受了日本殖民统治达50年,1895--1945)、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日本是第一个获得此项特权的国家,标志着西方侵略中国的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向资本输出为主)(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战况:(1)起因:为镇压义和团的反抗侵略斗争。(义和团:山东、直隶)(2)过程:1900年6月,英法俄美日德意奥进犯北京。7月,攻陷天津。8月,攻入北京。(继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再次攻占北京)(3)结果: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辛丑条约》:(1)内容: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赔款数额最大)B.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列强驻兵保护,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C.清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守北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2)影响: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单元线索: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内容:四场战争、三个条约两条主线:(1)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的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英勇抗争、义和团运动等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3/12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历程1、中国近代化: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到1919年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学习西方科技、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科技——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出现了四场运动:洋务运动(科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3、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代表:(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国防。(4)口号:“自强”“求富”(4)内容:A.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后来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1、洋务运动(5)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6)失败标志: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评价:洋务行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军事工业)(1)军事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事工业)2、洋务派的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军事和民李鸿章: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轮船招商局(最大的民用工业)企业(2)民用张之洞: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体现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历程。(实业救国)3、爱国知识分子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铁路。(1904—1909年)二、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维新变(1)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1、法兴起(2)发展:严复译述《天演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进化论学说”)与发展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西学第一)(1)时间:1898年6月(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事迹)A.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2、戊戌变法(4)内容B.发展农工商业。(百日维新)C.训练新式陆海军。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5)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6)失败原因: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发对;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4/12三、辛亥革命:1911年10—11月(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1)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A、基础: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孙中山早期(2)1905年,在B、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活动日本东京创C、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立中国同盟会D、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E、革命旗帜: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F、机关报:《民报》2、武昌起义(1)背景:中国同盟会成立,扩大革命影响,推动革命高潮到来。(2)经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率领新军在武昌起义,并取得首义胜利,到1911年11月,全国有14个省宣布独立。3、中华民国的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临时大总统:孙中山(3)、措施:A、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法令。B、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辛亥革命的功绩与不足: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5)辛亥革命既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从完成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目标来看),又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从革命的结果来看,由于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它是失败的。四、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0年(1)时间:1915年9月。(2)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后迁北京)1、发起(3)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2、内容(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1)陈独秀: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3、代表人物(2)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革命的作用:以白话文运动为发端的文学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八年级上册历史提纲5/122、剪发辫(3)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第一篇白话小说、将反封建革命内容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4、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风暴。5、性质:是中国近代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五、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1)开办: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设立。1、京师大学堂开办(2)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唯一成果。(3)影响: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的教育法令,在全国实行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2)全国各地建立各级学堂。(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创办: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刊,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3、《申报》(2)出版特色:A.结合社会生活、报到大量社会新闻、内容丰富。B.真实可信、通俗易懂、阅读能增长见识。(3)影响: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1)创办:1897年在上海创办。4、商务印书馆(2)出版特色:A.编辑新式教科书B.编辑工具书C.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3)地位: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六、社会生活的变迁。A.19世纪30年代末,照相在西方国家诞生。(1)照相产生B.19世纪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