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与环保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美国保险协会(AIA)把化学工业危险因素分为哪几个类型?(第4-5页)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常用的安全工程评价方法有哪些?(第8-9页)1.经验系统化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2)危险性预先分析法(3)Dow化学公司法2.系统解剖分析法危险性可操作研究方法3.逻辑推导法事件树事故树4.人的失误分析法3.化工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哪几方面?(第11页)1.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迅速发展。2.监测危险状况、消除危险因素的新技术不断出现3.救人灭火技术有了很大进展4.预防职业危害的安全技术有了很大进步5.化工生产和化学品贮运工艺安全技术、设施和器具等的操作规程及岗位操作法,化工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的安全技术规范不断趋于完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第二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哪几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2.易燃液体按其闪点可分为几类?易燃性危险可以细分为极度易燃性、高度易燃性和易燃性3个危险类别。极度易燃性是指闪点低于0℃、沸点低于或等于35℃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高度易燃性是指无需能量,与常温空气接触就能变热起火的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易燃性是指闪点在21~55℃的液体物质或制剂具有的特征3.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哪几类?化学物质危险参考前欧共体危险品分类可划分为物理危险、生物危险和环境危险3个类别。1.物理危险:3种(1)爆炸性危险(2)氧化性危险(3)易燃性危险2.生物危险(1)毒性危险(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3.环境危险4.美国标准协会按照毒性物质物理状态将毒性物质分为哪几类?(1)粉尘(2)烟尘(3)烟雾(4)蒸气(5)气体5.毒性物质的毒性等级是哪五个?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LC50的数值划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见下表)。毒性分级小鼠一次经口LD50/mg.kg-1小鼠吸入2h的LC50/mg.m-3兔经皮吸收LD50/mg.kg-1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1011~100101~10001001~10000100005051~500501~50005001~50000500001011~5051~500501~50005000第三章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1.化工厂的定位一般遵循什么原则?(1)有原料、燃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良好的流通条件;(2)有储运、公用工程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良好的协作环境;(3)靠近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4)有便利的交通条件;(5)有良好的工程地址和水文气象条件。2.压力容器按其设计压力可划分为哪几类?压力容器按照其设计压力p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四个类型。(1)低压容器,0.1MP3≤p<1.6MPa;(2)中压容器:1.6MPa≤p<10MPa(3)高压容器:10MPa≤p<100MPa,(4)超高压容器:p>100MPa3.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哪些?安全附件是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安全附件应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安全附件的压力等级和使用温度范围必须满足承压设备工作状况的要求;制造安全附件的材质必须适应承压设备内介质的要求。锅炉:安全阀、压力表和水位计(以上必不可少)、高低水位报警器、引送风连锁装置、火焰监视器和紧急切断阀、防爆门和排污装置以及温度和流量测量仪表(可选)。压力容器: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液位计、压力表、单向阀、限流阀、温度计、喷淋冷却装置、紧急切断装置、静电消除装置、防雷击装置等。4.化工维护的必要性是什么?设备的特点所决定。流体及固体的输送,需要应用许多管线、传送设备、叉车和其他物料加工设施及罐、鼓或其他形式的封闭容器。过程的性质所决定。包括温度范围广泛的单元操作,设备大小不一,类型各异。化学工业中的一些问题,如高腐蚀速率、易燃液体、毒性或有害物料是典型的、特有的。操作情况所决定。化工事故案例记录表明,许多严重的伤亡事故都与失误有关。例如,把惰性或毒性气体接入供人员呼吸的空气管线;管路错连使不恰当物料误加至反应器引起火灾、爆炸或毒性气体的释放;总之,化学工业中的恰当维护对安全显得格外重要。第四章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1.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可燃物质(一切可氧化的物质)、助燃物质(氧化剂)和火源(能够提供一定的温度或热量),是可燃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2.燃烧一般分为哪几个基本类别?(1)A类燃烧如木材、纤维织品、纸张等普通可燃物质的燃烧(2)B类燃烧易燃石油制品或其他易燃液体、油脂等的燃烧(3)C类燃烧供电设备的燃烧(4)D类燃烧可燃金属的燃烧3.什么是物质的闪点、自燃点、着火点?可燃液体表而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与火源接近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称为闪燃。在无外界火源的条件下,物质自行引发的燃烧称为自燃。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达5min以上,这种现象称为点燃。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4.什么是爆炸?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5.爆炸的分类是怎样的?1.按爆炸性质分类(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2.按爆炸速度分类(1)轻爆(2)爆炸(3)爆轰3.按爆炸反应物质分类(1)纯组元可燃气体热分解爆炸(2)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3)可燃粉尘爆炸(4)可燃液体雾滴爆炸(5)可燃蒸气云爆炸6.什么是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7.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哪些?初始温度、初始压力、隋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痒含量、充装混合物的容器管径、点火源等。初始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大:初始压力升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混合物中加入隋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充装混合物的容器管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点火源的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8防火防爆的措施有哪些?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以及对于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的安全控制。9.常用的灭火剂有哪些?使用时注意事项是什么?1.水禁水性物质如碱金属和一些轻金属,以及电石、熔融状金属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非水溶性,特别是密度比水小的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原则上也不能用水扑救。直流水不能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的火灾、浓硫酸、浓硝酸场所的火灾以及可燃粉尘的火灾。原油、重油的火灾,浓硫酸、浓硝酸场所的火灾,必要时可用雾状水补救。2.泡沫灭火剂考虑扑救后的损失程度,在确保不应造成更大损失的条件下,方可扑救。在泡沫枪(炮)没有射出泡沫前,不能直接冲击带电设备。3.干粉灭火剂4.其他灭火剂采用卤代烃灭火时应特别注意,这类物质加热至高温会释放出高毒性的分解产物。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毒性物质是如何风分类的?按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分八种类型:1.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迄今人们已知的元素有109种,在地球上稳定存在的有95种,其中有80种是金属和类金属,再加上其化合物,所以这是毒物数量最多的一类。2.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如氟、氯、溴、碘等及其化合物。3.强酸和碱性物质,如H2SO4、HNO3、HCl、HF、NaOH、KOH、NH4OH、NaCO3等。4.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O3、NOx、NCl3、CO、COCl2、COF2、NOCl等。5.窒息性惰性气体,如He、Ne、Ar、Kr、Xe、Rn。6.有机毒物,按化学结构可进一步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类、脂环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化合物、醇类、醚类、醛类、酮类、酰类、酸类、腈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7.农药类毒物,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有机氮、有机硫、有机汞、有机锡等。8.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2.什么是毒性?毒性是用来表示毒性物质的剂量与毒害作用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在实验毒性学中,经常用到剂量—作用关系和剂量—响应关系两个概念。3.什么是剂量—作用关系?什么是剂量—响应关系?剂量—作用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考察职业性接触铅的剂量-作用关系,可以测定厂房空气中铅的浓度与各个工人尿液中δ-氨基乙酰丙酸不同含量之间的关系。这种考察有利于确定对敏感个体的危害。剂量-响应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中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即产生作用的百分率,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仍以职业性接触铅为例,考察剂量—响应关系,可以测定厂房空气中铅的浓度与一组工人尿液中δ-氨基乙酰丙酸含量超过5mg·dm-3的个体的百分率之间的关系。剂量—响应关系是制定毒性物质卫生标准的依据。4.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化学物质的毒性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和作用特点,与物质的化学结构、物性、剂量或浓度、环境条件以及个体敏感程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在有机化合物中,碳链的长度对毒性有很大影响。分子结构的饱和程度。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就越大。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几何异构。一般认为,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几何异构。一般认为,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1.溶解性毒性物质的溶解性越大,侵入人体并被人体组织或体液吸收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不溶于水的毒性物质,有可能溶解于脂肪和类脂质中,它们虽不溶于血液,但可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类脂质结合,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麻醉作用2.挥发性毒性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其挥发性有直接关系。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在空气中的浓度就越大,危险性越大。3.分散度粉尘和烟尘颗粒的分散度越大,就越容易被吸入,危险性越大。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1.浓度和接触时间环境中毒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中毒。2.环境温度、湿度和劳动强度环境温度越高,毒性物质越容易挥发,环境中毒件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容易造成人体的中毒。环境中的湿度较大,也会增加某些毒物的作用强度。劳动强度对毒物吸收、分布、排泄都有显著影响。劳动强度大能促进皮肤充血、汗量增加,毒物的吸收速度加快。3.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环境中的毒物往往不是单一品种,而是多种毒物。多种毒物联合作用的综合毒性较单一毒物的毒性,可以增强,也可以减弱。5.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的?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的。6.什么是急性职业中毒?什么是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是指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发病很急,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如果急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预后严重,易造成死亡或留有后遗症。慢性职业中毒:是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发病慢,病程进展迟缓,初期病情较轻,与一般疾病难以区别,容易误诊。如果诊断不当,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严重的慢性中毒。7.职业中毒的特点是什么?群发性,即同车间同工种的工人接触某种工业毒物,苦有人发现中毒,则可能会有多人发生中毒。特异性,即毒物会有选择地作用于某系统或某器官,出现典型的系统症状。8.职业中毒诊断的依据是什么?职业中毒诊断要有职业史、劳动卫生调查、体格检查等三方面的详细资料作为依据。1.职业史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职业史包括现在工种和既往工种,各工种起止年、月和专业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方式和接触剂量等。2.劳动卫生调查劳动卫生调查包括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劳动环境、防毒措施、劳动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是患者本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适感。体征是医生通过望、闻、触、叩等物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