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11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没有古老的创世人,新的星辰如何能够闪烁?”——爱拉斯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荷兰人文主义者、语言学家和思想家)“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1897-1986)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第1章平面构成综述1.1平面构成的定义1.1.1平面与构成1.1.2平面构成的修正1.1.3平面构成的内容与意义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是指二维平面空间,或运用某种视觉表现手段在二维平面内表达设计创意。“构成”具有“组构”与“合成”之意,就是将相同或不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构成”是设计界共通的图形语言平台,是一种艺术设计专业的常用术语。“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和创造行为,也是当代设计的常用术语,是设计界共通的语言平台。构成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思维方式。1.1.2平面与构成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所谓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中如何创造和美化形象,其终极目标在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体来说是运用点、线、面(包括形),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和形式法则进行组构、打散再合成,从中获得有意味、有创意的美的平面图形。1.1.2平面构成的修正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系统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活跃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它以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意识为目的,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打下基础。平面构成的终极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训练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专业造型基础必修课,它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并以理性为主的造型活动,是艺术设计类学生进入设计之前如何掌握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课程。其传统平面构成教学核心有两个:一为“造型要素”,二为“构成手法”。1.1.3平面构成的内容与意义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造型要素”是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视觉元素(空间、肌理)、繁殖元素(单元形和骨骼)等理论学习,并通过矛盾空间和图地反转等训练感受错视的玄妙;而“构成手法”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形式法则,其构成形式法则主要有聚散(密集、发射、群化);变形(渐变、特异、近似);衡韵(对称、重复);数列(比例、分割)等等。现代平面构成教学内容应该既区别于传统的以自然形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意象构成”,也不仅仅局限于现代派构成的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抽象构成”,还应该增设“主题构成”这类能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构成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第1章平面构成综述1.2平面构成的追溯1.2.1欧洲1.2.2日本与香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1.2.1欧洲1.2.1.2构成主义1.2.1.3包豪斯1.2.1.4埃舍尔1.2.1.5奥普艺术1.2.1.1立体主义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1908年始于法国。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1908年,乔治·勃拉克(1882-1963)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L·活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立体主义一词从此确立下来。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和勃拉克。但实际上他们俩从来就没有承认过“立体主义”这个称谓1.2.1.1立体主义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表明其创作已转入立体主义阶段。赛尚的几何形体结构归纳观念和非洲的黑人雕塑促使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公开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进行挑战,用一种背离自然的形体效果来处理形象。这类作品在不模仿客观物象的表面情况下,同时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更多地依赖理解而较少依赖观看。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赛尚《玩纸牌的人》1890-1892年,赛尚试图弱化表面的细节,突出整体的体积和结构。他没有固定在一个视点上去观察事物,而是把不同视点的印象概括地表现出来。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赛尚《苹果和橘子》1895-1900年在这幅画中,放置水果的桌面似乎是倾斜的,桌布上的水果岌岌可危,随时可以滚落下来。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1907年《亚威农少女》具有里程碑意义杰作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卡思维勒像》毕加索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牛的变形毕加索张会元:《设计素描教学》,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19世纪后期,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赛尚(Cezanne,1839~1906)提出了一切形体都是“由柱体、球体、方体和锥体”等几种基本形体组织构筑的鲜明论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列克塞·甘(AlexiGan,1889-1942)继续发展了赛尚的观点,发表了《构成主义》学说,以构图、质感和结构三个原理表述了构成主义的思想特征,为后来构成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1.2.1.1构成主义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是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构成主义的艺术家希望通过对造型艺术的词汇和构成手法的再定义,改变旧的社会意识,提倡用新的观念去理解艺术工作和艺术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代表人物有塔特林(VladimirTatlin,1885-1953)和利西茨基(EleazarLissitzky,1890-1941)。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的创作观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者们对工业文明的赞赏态度。他们崇尚工业和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材料(钢铁、塑料、玻璃等等),并将它们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来。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VladimirTatlinModelfortheMonumenttotheThirdInternational1920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1919年木、玻璃和铁已毁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现代绘画艺术从印象主义到抽象主义这一巨大发展,为构成主义提供了美学上的依据。俄国的表现派代表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荷兰的风格派代表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实践并发展了构成主义。康定斯基还在理论上充实了构成教学内容,如其在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都是构成艺术的现代启示录。“平面构成”课程的雏形是康定斯基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视觉课程中,对点、线、面进行的纯理性的分析和分解式的练习。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线[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罗世平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线强调黑与白的重量[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罗世平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线由外在的结构引起内在的搏动[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罗世平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1版、1996年版,第141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构成第八号(CompositionVIII)康定斯基1923年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蒙德里安认为艺术以抽象的几何图形为主,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要以“纯粹抽象”的绘画基本元素构成画面。蒙德里安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著述,但其《开花的苹果树》和《红黄蓝构成》至今使我们学习抽象构成的典型范例。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红黄蓝构成(CompositionWithRedBlueYellow)蒙德里安1930年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百老汇爵士乐(BroadwayBoogieWoogie)蒙德里安1942-43年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PietMondrianRedTree1908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MondrianGreyTree蒙德里安《灰树》,1912年,帆布油画(78.5×108.5cm)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PietMondrian'sFloweringAppleTree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1.2.1.2包豪斯包豪斯设计学院是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1969)于1919年创建的。代表人物除康定斯基之外还有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Itten,1888-1967)和约瑟夫·阿尔巴斯(JosefAlbers,1888-1976)。伊顿曾说过:“基础课程具有三个课题:①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乃至艺术天赋;②把创作性的构图原则展示给今后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学生,让他们观察体验;③使学生更有把握地选择自己的工作职业。”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包豪斯1933年被德国法西斯取缔,此后格罗皮乌斯与一批教育家被迫移居美国从事设计教育和实践,培养了一批设计人才,为美国设计艺术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纺织图案克累菲尔德,1934年[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设计与形态》,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以火柴梗组成的蒙太奇构成克累菲尔德,1934年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以方块为骨骼的手绘肌理E·霍斯班,柏林,1927年[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设计与形态》,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6年版,第66页。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矛盾空间约瑟夫·阿尔巴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矛盾空间约瑟夫·阿尔巴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矛盾空间约瑟夫·阿尔巴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WEGIII约瑟夫·阿尔巴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埃舍尔(MauritsCornelisEscher,1898-1972)是荷兰著名的版画大师,也有人尊称他为错觉图形大师。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他对矛盾空间、图地反转和渐变手段的探索,当代的平面构成教程无一不提及他的一些著名作品的。1.2.1.3埃舍尔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SkyAndWater天与水Ⅰ埃舍尔木刻1938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昼与夜,木刻,1938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蜥蜴,石版画,1943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相遇,石版画,1944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魔镜,石版画,1946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画手石板画埃舍尔1948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立方空间分割石版画埃舍尔1952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相对性石版画埃舍尔1953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ThreeWorlds三个世界石版画埃舍尔1955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SmallerAndSmaller《小上加小Ⅰ》的中间部分木口木刻1956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PrintGallery《画廊》石版画1956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上升与下降石版画埃舍尔1960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瀑布石版画埃舍尔1961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默比乌斯带Ⅱ木口木刻埃舍尔1963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RealMagicBox疯狂板箱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Snakes蛇木刻1969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奥普艺术代表人物瓦萨雷里(VictorVasarely,1906-1997)在其早期作品的斑马系列中明显地黑白构成的意识,运用线条追求视幻效果,以后采用点构成手法,结合色残像原理创作了大量的光感强烈的光效应作品。英国女画家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Riley,1931-)主要是从线构成入手探讨了边缘错视现象,即人们经长时间注视这些线构成图形,在密集的弧形黑白条纹部分会出现闪烁的彩色般的错视幻觉,另外,她还创作了大量的圆形的发射构成作品。可以说瓦萨雷里和赖利分别将点构成和线构成发展到了及至。1.2.1.5奥普艺术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斑马瓦萨雷里1935年瓦萨雷里(VictorVasarely,1906-1997)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斑马瓦萨雷里30年代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平面构成吴卫宋立新布里奇特·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