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诊断与矫正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龚建新案例1:•《角的度量》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2:压强•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3: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1.了解定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2.了解打气筒的构造和原理。•3.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4:•(一)知识目标•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生活中要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案例5:•《孔乙己》•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说选用“我”作为叙述角色串组材料,将人物一生典型片段连起来的结构。2.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中,认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描写,精巧布局表现人物悲剧。•教学难点:作品含蓄(夹杂方言、古句),不易理解。案例6:•《孔乙己》•教学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研究教材:研读文本研读编辑意图•研究学生:起点与终点能力•研究自己: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元素)目标的制定与表述陈述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区别目标分类及能级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1.行为主体(audience)•2.行为动词(behaviour)•3.行为条件(conditions)•4.表现程度(degree)行为主体•教师: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学生: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根据……对……进行分析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于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的写出……”制定教学目标的注意点•1.全面(三维目标)•2.明确(重点突出)•3.难易适中(最近发展区)•4.便于检测•5.有弹性(不同学生;预期目标)•6.各章节目标的互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