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欺凌教育方案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教育局有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教育背景及目的不管是言语上还是身体上的攻击,都是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在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及时报告,以法维权。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和“三个必须”要求,以加强监管执法为抓手,严格执法,严肃问责,强化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实现我校安全工作监管方式由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法治理机制转变,由运动式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监管执法转变,由主要代替学校排查隐患向通过执法督促学校自觉排查隐患转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根本好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三、工作要求(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的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2)坚持防止矛盾激化的原则。对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学生,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教惩相辅等原则,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3)坚持预防为主各负其责的原则。校长对学校整体安全负责,学校各科室负责人对科室安全负责,各班级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须第一时间逐渐上报。对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严格要求按“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切实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四、校园欺凌的预防(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①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学生如何预防方法及发生校园欺凌的紧急应对。②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深入开展讨论、分析“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办?”。③加强宣传教育和家校联系。④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顾问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①保卫科及时制定《“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校园欺凌”处置的职责,对值班老师进行教育,发现有欺凌现象应立即制止等。发现后第一时间通知保卫科人员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后视情节处理违纪学生;②组织校行政人员参加专题会议,学习《行政人员值班制度》,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谁当班谁负责,杜绝相互推诿、不闻不问、甚至听之任之的现象。如情况失控,紧急联系校园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如发生人员伤害,视情况可先报120并组织紧急救护,后汇报。③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理组负责在公安部门介入之前的处理调查,紧急时的格斗、控制等;伤员救护组负责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疏散引导组负责疏散引导学生至安全地方;通讯联络及沟通协调组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汇报工作和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安抚工作。(3)加强预防防患与未然①加强行政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校园超市、宿舍楼、教学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②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采购巡视记录仪,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③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④加强学校督导人员督导和巡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保卫科;宿管人员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同时要求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事件,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⑤班主任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并共同教育;⑥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⑦利用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校行政会议等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育人职责和要求;(4)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在施暴者的心中,欺凌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分析,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欺凌和暴力才会屡见不鲜。任何情境下以任何形式诉诸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学生头脑中树立“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才能指导他们正确判断身边的欺凌、暴力现象,从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心防”和“人防、物防、技防”同等重要。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人防问题也有相应的责任制度规定。目前将学校安全管理视为预防学生欺凌与暴力发生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心防”的重要性。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这正是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安全。此外,应该对学校的优秀学生、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5)建立家校联系,不断完善家庭、学校共管机制受到未成年人心智发展的限制,多数孩子在欺凌和受到欺凌后不会主动告诉大人,但他们的行动还是会露出一些不寻常的地方,一旦发现问题,学校与家长能及时联系,防他们的行为走向极端。学校一方面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要求家长要关注子女的成长,不能只顾工作,对子女的行为变化不闻不问,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要求家长每周都要与班主任联系一次,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五、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正值叛逆青春期,有的孩子父母疏于管教,在处理同学关系时太过极端;有的受音像制品、网络游戏、暴力文化等的影响,对待个别同学持暴力手段。特别对性格内向,在同学间无存在感的;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的;身体机能存在障碍的;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的。针对这类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学校教师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心、照顾,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与同学融洽相处。营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随时关注这类学生的思想变化,发现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介入。引导学生在受到欺凌时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帮助。对实施欺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这提示了作为教育管理者,不是要对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因此提出以下几条方案:1、转变处理问题的方式教师在看待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不要急于对事件定性,并采取单一、片面的手段加以处置。要尽量详细了解事件的经过和欺凌背后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要致力于淡化卷入人际冲突学生的“欺侮”和“受欺侮”意识。有时候,孩子本身对事情的严重性并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反而是教师的强调增加了他们的敏感性。通常,教师有意无意间树立的一些反面“榜样”,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生之间发生的攻击和冲突事件转化为教育学生的契机,强化学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设计冲突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交流、表演、讨论,启发学生去感知和理解同伴的真实目的、需要和情感。2、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尤其是同辈关系的恶化,是校园欺凌的一大隐患。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同伴之间相互谅解、互助友爱、和谐共处。具体而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会关心。人与人之间,差异是表面的,相似性是深层的,这种相似性或共性,能够使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关心。具备关心人和体谅人的品性,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有效的教育本身就是学会关心,要让学生接受这种观念,并自己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品格,而我们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能够让自己体会到快乐。为此,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二是学会尊重。尊重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伦理准则之一,也是处理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首要准则。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性、尊严、人格特征和需要等,只有让尊重成为一个群体中共同的价值理念,才能带来和谐。三是学会宽容。宽容是对自由价值的尊重,是对他人行为本质上的包容、肯定与支持,是包容他人在言论、人格、选择等基本权利上的自主性特质,允许无人格冲击的对抗与辩护,每个个体都能在法律与社会道德底线许可的范围内,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而不被误解和责罚。教师应该通过教育,让学生感悟到自己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宽容意识。3、建立科学的惩戒机制目前,我国仍缺乏专门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法律法规,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学校和教师往往无法可依、无据可循、无所适从。各学校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的建设,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现有校纪校规的完善。应根据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结果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结论,有选择选取适用实际情况的方案应对欺凌事件,有针对增加专门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办法。二是校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设立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办公室,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同时,还要建立校园欺凌参与者的心理干预机制,尤其是做好受欺凌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三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大纲”内容,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毋庸置疑,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责任感,督促其做一个懂法律、守规矩的青年,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若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可以按下列程序处理:1、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并做好记录,对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该批评教育要批评教育,该校纪处分要校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校内一旦出现非法侵害现象,在场教职工应尽力予以制止并及时通知学校领导。无力制止的,可调集力量,同时拨打报警电话。2、如有人员伤亡,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就近送往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3、及时处理,教育惩戒,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保卫科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将能够杜绝大部分校园随意欺凌现象的发生,增强了同学们文明守纪意识,提高了学生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学校将长期开展反欺凌教育和治理,以使校园风清气正。学生管理科2017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