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两票制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建中标药品配送“两票制”的情况介绍在药界曾经的一片热议和质疑声中,福建省率先强推的药品集中采购“两票制”已满基药第七标、非基药第八标两个标期,“两票制”已然成为了福建药品招标工作的一大“亮点”。福建“两票制”的推行过程2009年1月17日,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六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其中关于“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明确指出:“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由生产企业或委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原则上只允许委托一次。如被委托企业无法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时,经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部门批准,可委托其他企业配送。”该《意见》为福建“两票制”制定的国家政策依据;2009年9月30日,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药品集中采购生产企业投标资质认定及管理办法》、《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配送企业投标资质认定及管理办法》和《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配送监督管理办法》(简称“三个管理办法”),为福建“两票制”执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三个管理办法规定:1、中标生产企业可直接或委托片区内有配送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配送;2、配送企业必须承担片区内所有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医疗机构的配送任务,不得跨片区配送(福建省药品集中采购全省划分为10片区,及省属医疗机构单独一个片区、9个设区市分别为1个片区);3、受委托的配送企业只能从委托的生产企业直接购进中标品种,非特殊情况,未经省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不得从其他药品流通企业(含生产企业所属的流通企业)购进;4、配送企业的配送费为药品中标价格的5%~8%,超过8%,取消药品生产、配送企业的中标和配送资格,列入黑名单,取消下两个轮次的药品投标、配送资格。2010年5月,福建省基药第七标药品集中采购正式执行“两票制”至今;2012年3月,福建省非基药第八标药品集中采购继续执行“两票制”至今。福建“两票制”执行过程中的主要监督管理办法1、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在药品集中采购网上进行中标药品的采购;通过药品集中采购网监督生产企业、配送企业的履约情况;2、规定配送企业采购的中标药品与非标药品分开入库,其进销存电脑上单独建帐备查;3、药监部门每年数次对配送企业进行例行检查或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中标配送药品购进过程中的货单票同行的执行情况即采购入库的药品品名、规格、剂型、数量、价格、金额与中标药品生产企业开具的销售清单、销售发票上的相应内容是否完全一致;重点抽查销售环节中某一同批号药品的销售票据的对应情况;重点检查库存药品的进销存情况、仓库库存数量和电脑库存数量对应情况等。福建“两票制”实施后对药品生产企业产生的影响1、“两票制”推行后,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了挂靠、走票等违规行为,颠覆了药品个人代理商和没有配送资质的药品代理公司的原有操作模式,为中标生产企业重新整合市场,调整销售布局,完善销售网络建设,加强市场销售监管提供了良机;有强势品种或市场垄断地位的生产企业趁势实行了区域市场保证金、预付货款发货和现款发货制度。2、“两票制”实施后,生产企业的片区商业的市场角色发生转变,销售数据下降,原分销和中转库功能丧失,只能代表生产企业做中标产品的各种商务工作,不利于片区发展。“两票制”实行后,中标生产企业的销售数据急剧攀升,账面利润增加,纳税负担增大,如何处理好市场销售费用的返现问题,成为生产企业财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难题。生产企业的返现能力对中标产品特别是非基药产品的实际销量影响巨大。(现在是否都是公司销售公司直接高开给福建片区客户,然后福建片区再和销售公司来结算?)3、“两票制”执行后,医院拖欠配送企业药款的情况没有改变,配送企业的回款周期变长。一般情况,一批次药品销完后配送商业应安排回款,但很多时候回款时也会考虑医院的回款情况。因此生产企业应收货款的资金沉淀会增大,风险也相应增加。比如我片区的欠款大户几乎都是各配送企业。另部分低价的基药、非基药医院采购后退货频繁,迫使生产企业承担损失。()4、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全省配送分10个片区,配送商业多而且分散在各地;每个片区的销售情况不一样,大多数中标药品临床使用量小难以做到批量采购和集中采购,因此配送企业的采购计划频次多、数量少、金额低,导致生产企业发货的物流成本增加。5、对生产企业各部门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生产部门必须保质保量的保证中标药品的生产;其次是后勤部门必须及时准确安全地运输药品,销售清单、厂检随货同行,避免发货差错,减少运输破损,降低配送商业拒收及退货的风险;质管部门需保证电子监管码的及时上传及问题码的及时处理;最后,财务部门及时开具销售发票并及时传递销售发票。福建推行“两票制”已经满四年时间,对医疗机构和配送企业产生的影响有限,对生产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企业在许多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才能保证销售业务顺利开展。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