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2激光多普勒测速1842年奥地利人多普勒(J.C.Doppler)指出:当波源和观察者彼此接近时,收到的频率变高;而当波源和观察者彼此远离时,收到的频率变低。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可用于声学、光学、雷达等与波动有关的学科。不过,应该指出,声学多普勒效应与光学多普勒效应是有区别的。在声波中,决定频率变化的不仅是声源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还要看两者哪一个在运动。声速与传播介质有关,而光速不需要传播介质,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彼此相对运动如何,光相对于光源或观察者的速率相同。因此,光学多普勒效应有更好的实用价值。1960年代初激光技术兴起,由于激光优良的单色性和定向性及高强度,激光多普勒效应可以用来进行精密测量。1964年两个英国人Yeh和Cummins用激光流速计测量了层流管流分布,开创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Dopplervelocimeter,LDV),是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来测量流体或固体速度的一种仪器。由于它大多用于流体测量方面,因此也被称为激光多普勒风速仪(laserDoppleranemometer,LDA)。也有称做激光测速仪或激光流速仪(laservelocimeter,LV)的。1970年代便有产品上市,1980年代中期随着微机的出现,电子技术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在剪切流、内流、两相流、分离流、燃烧、棒束间流等各复杂流动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激光测速在涉及流体测量方面,已成为产品研发不可或缺的手段。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多普勒测速基本原理。【2】了解双光束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工作原理。【3】掌握一维流场流速测量技术。实验原理1.多普勒信号的产生如图4.2-1所示,由光源S发出频率为f的单色光,被速度为v的粒子(如空气中的一粒细小的粉尘)P散射,其散射光由Q点的探测器接收。由于多普勒效应,粒子P接收到的光频率为)cos1(1122'θcvcvff+−=(4-9)其中c为光速。同样由于多普勒效应,在Q点所接收的粒子P的散射光频率为222'''cos)(11θcvcvff−−=(4-10)那么Q点接收的频率为)cos(cos21''θθ+=−=Δcvffff(4-11)如果粒子P以速度v进入两束相干光S和S’的交点,并在Q点接收散射光,如图4-7所示,由于S和S’是方向不同的两束光,在Q点将产生两种接收频率。对光束S的频率差同式(4-11),对于光束S’的频率差为)cos'(cos'21θθ+=Δcvff(4-12)1最后得到两种频率差之差βαλcos)2sin(2'vfffD=Δ−Δ=(4-13)其中λ是相干光的波长,fD是多普勒信号频率。在一定光路条件下,)2sin(2αλ是一个常数,于是式(4-13)可写成vafD⋅=βcos(4-14)其中α是光机常数。可见,当β为定植时(粒子运动方向不变),fD与粒子的速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只要测量出fD就可以得到速度v。这种用两束光相交与测量点的LDV方式称为双光束LDV或差动LDV,是一维流场测量最常用的方法。S’SPQ1θ2θ'1θαβvSPvQα1θ2θ图4-7双光束多普勒信号的产生图4-6多普勒信号的产生2.fD信号的接收这里以双光束LDV光路为例,讨论fD信号的接收。为了使问题简化,设β为0,即粒子运动方向与两束光夹角平分线垂直,见图4-7。注意到光路的对称,两束光在Q点散射光的角频率差,由式(4-7)和(4-8)可知ωωΔ−=Δ'。在两束光功率相等时,Q点的接收的光强分别为])cos[(101ϕωω+Δ+=tEE(4-15)])cos[(202ϕωω+Δ−=tEE(4-16)其中ω为相干光的角频率。光敏探测器,如APD(雪崩光敏二极管),的输出电流与入射光强的平方成正比。探测器的输出电流为2212)()(EEkkEtI+==(4-17)其中k为表征探测器灵敏度的系数。将式(4-15)和(4-16)代入式(4-17),整理后)]222cos()222cos()2cos()2cos(1[)(21212120ϕωωϕωωϕϕωϕϕω+Δ−+−Δ+++++−+Δ+=ttttttkEtI(4-18)由式(4-18)可知,光电流I(t)应由直流分量、差频项2Δω、倍频项2ω频率成分组成。但由于探测器能够输出的光电流信号频率远远低于相干光的频率,因此在光电流I(t)中只能出现差频项2Δω和直流分量。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为(4-19))]2cos(1[)(2120ϕϕω−+Δ+=tkEtI根据上式即可测量出多普勒信号频率fD,得到粒子的速度。由于激光束横截面上光强为高斯分布,粒子只有进入两光束相交的区域才能产生散射,一个粒子的信号波形如图4-8所示。前面所说的直流分量实际上是一个低频分量,由图中的虚线表示。频率为fD的波迭加到这个低频分量上,波形的包络线近似高斯曲线。2t图4-8一个粒子产生波群光束1光束2βv汇聚镜光电探测器α图4-9双光束LDV的光路图3.用干涉条纹区解释双光束LDV对于双光束LDV有一种不涉及多普勒效应的简单解释。见图4-9两束相干光相交,由于干涉现象,会产生一个干涉条纹区,条纹间距为)2sin(2αλ=S(4-20)如果一个尺寸小于条纹间距的粒子,以速度v进入条纹区,由于光强明暗相间的结果,每当粒子运动到明场时将散射出一个光脉冲;通过条纹区,将散射出一串光脉冲。通过简单的计算,可知脉冲串的频率为βαλcos)2sin(2vfD=(4-21)结果和式(4-13)完全一样。用干涉条纹区解释双光束LDV,比较简单,但不能解释多普勒信号的波形特点。可以证明,无论从任何方向接收条纹区的散射光,其多普勒信号的频率fD都是相同的,其波形特点也是相同的。因此可以用一组透镜将来自条纹区的散射光汇集于一点,以大大提高接收信号的强度。4.散射粒子的速度代表流体的速度在流体中,有许多尺寸为微米级的小粒子,其质量很小,运动速度可以跟得上流体的速度变化。足够多的粒子流经流场中的某一点时,虽然它们的速度会有差别,但速度的统计平均就可以代表场点的流速。5.多普勒信号处理多普勒信号分为频谱分析法、频率跟踪解调法、计数法等几种处理方法。在本实验中,首先对多个单列波群分别做频谱分析,得到一系列普勒信号频率fDi;再计算这些频3率fDi的统计平均值,如求算术平均值,得到表示流速的频率fD;最后由式(4-21)得到流速v。为了波群号携带的噪声和干扰,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等处理。当一个粒子进入条纹区时,探测器输出的信号经放大、滤波后,成为一个上下对称的、包络线近似高斯曲线的多普勒波群。其中高通滤波器(LPF)用来消除“基座”,即前面说的多普勒信号直流分量。低通滤波器(HPF)用来消除信号由于干扰和噪声迭加上的“毛刺”。图4-10LDV信号处理方框图图4-11是经信号处理后的单个粒子的波群信号,一般在粒子较少的气体流速测量中往往会得到这样的信号。波群信号下面是它的频谱曲线,这里只显示出了基频,右侧的图表显示基频及各次谐波的幅度值。其中的基频就是该波群的多普勒频率fDi。图4-11单个粒子信号及频谱实验装置1.激光流速仪光路部分2.LDV信号处理器3.DSO-2105USBPCBased数字示波器4.PC机5.流场光路采用典型的双光束LDV布局,如图4-12所示。4图4-12实验光路图其中M1、M2是全反射镜,S1是5:5分光镜,L1是焦距f1=100mm的凸透镜,L2是焦距f2=38mm的凸透镜,挡光板用来遮住两束直射光。方形玻璃管内是被测水流,如果测量气流,则无需玻璃管,只要将吹风机对准条纹区即可。实验步骤1.调整发射部分。按照图4-12搭建、调整光路。相互平行两束光的间距S=20~25mm。搭建光路时先不要将玻璃管、L2和光敏探测器摆到光路中。将白屏放到L1焦距处,仔细调整S1、M2和L1的角度、高度和距离等,使两光点重合。再将检查镜放到L1焦点处,白屏放到前方约1m处,观察两光点是否严格重合及条纹情况;通过微调M1反射镜支架上的两个调节螺丝,得到清晰的条纹区。2.调整接收部分。将玻璃管放到测量位置,调整位置,使两光束交点位于玻璃管正中。L2和光敏探测器的位置如图4-12所示,可取a=b=2*f2=76mm。仔细调整L2和光敏探测器,使两光点交于探测器小孔内的探测窗上。3.将挡光板套在L2的透镜座上,挡住两束直射光。4.将用直角狭缝挡住玻璃管两出射光点,以提高信噪比。5.将信号处理器的APD电压调到第一条刻度线,衰减器预置为-4db,根据预估流速范围设定HPL和LPL。打开信号处理器、USB示波器和产生流场的水泵。6.观察多普勒波形,调整信号处理器的各项设置和示波器,出现理想波形。如果未出现波形,应关上信号处理器电源,重复步骤2~6。7.通过改变水泵电压,产生5种流速,每种流速记录16个波群的频率值,并记录各次测量的实验条件。8.测量风速,具体步骤和以上类似。数据处理1.计算各流速的统计平均值,画出速度分布曲线。2.画出水泵电压和流速的关系曲线。注意事项1.调整光路时不得开信号处理器电源,必须装好挡光板,挡住两束光,才能开信号处理器。562.注意对光学器件的保护,不得触碰、严禁擦拭各光学面。3.调整光路时防止磕碰,不要拧松支杆和镜架等处的连接螺纹。回答问题1.为什么要实验步骤2的最后强调“装好挡光板,挡住两直射光”?2.图4-12中两光束间距S为什么不能太大?3.欲测量高速气体,对仪器有哪些要求?在使用相同信号处理器的情况下,如何改变光路以提高待测流速上限?4.在本实验中,能否用半导体激光器取代氦氖激光器?参考文献1.L.E.Drain.TheLaserDopplerTechnique,JohnWiley&SonsLtd,1980.2.沈熊.激光多普勒技术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