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至简福生于微经技区新都小学宋协广“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而一个幸福的童年,必将迎来一个幸福的人生!”——弗洛伊德小学教育不“小”,她承载着人的最美好时光,决定了人一生的底色。然而我们很多校长在谋划发展、寻求“独树一帜”时却忘了,他们是只有几岁,十几岁孩子。对他们而言,最要紧的不是饱学知识,而是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大道至简”,教育并非“繁花似锦”,简单就好。作为校长唯“居敬而行简”,以敬畏学生之心办教育,才会还给孩子一个最美好的童年。新都小学成立于2012年9月,就如蹒跚稚子期待茁壮成长。作为第一任校长,办怎样的学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我清晰地看到课堂上孩子们为了标准答案而一脸迷茫,为了成绩而机械作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东奔西跑补课时,我也清晰了我的责任,那就是帮助孩子们找回即将消失的快乐童年。基于此,我带领全校师生开始了探索的征程,明确了以“福爱”为核心理念的特色教育模式。“福爱”教育是将教育视野回归学生提出的特色办学理念,即:学中有乐、乐中有爱、爱中得福。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追寻乐学,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享受快乐;二是追求乐活,将乐学变成一种生活,用大爱浸染到学生生命中。三是奠基福爱人生,让学生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感悟福爱真谛。一、福爱文化,颐养学生的心灵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润泽、一种滋养。在文化构建上我们提出了上承传统文化宝库下接儿童特点的建设思路。1.校园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滋养民族胸怀,走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之路。我们通过向全校学生发放问卷,走访民间艺人、拜访专家,最终确立了以葫芦为载体来物化“福爱文化”构建思路。“小葫芦大智慧”,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葫芦逐步由“自然瓜果”转变为“人文瓜果”,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葫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公认为世界文化起源之一。《诗经·大雅》中“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说,人类出自葫芦瓜。在中国浩瀚的民族文化宝库中,葫芦成为寄托人们向往美好的“灵物”。我们在“创生楼四楼”打造了葫芦文化文化廊,将“福爱”教育理念镶嵌其中,让学生徜徉其中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和福爱教育;我们还面向全体师生征集葫芦吉祥物,通过提高师生的“参与度”,使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并通过亲自设计,使“福爱”文化深入人心;我们还将葫芦作为鼓励孩子进步的奖品,颁发给优秀的学生,让福爱嵌入一个个小葫芦中,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此外,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举行了“盘葫芦送福爱”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孩子将一颗颗孝心融入手中用心用情地“盘”出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葫芦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希望老人们通过闲暇时的把玩,舒活双手更长寿。2.根植于儿童,它应该是触摸到儿童心灵,并且能让儿童触摸到,获得儿童真心认同的。儿童对文化的反应是“单纯”的,唯喜欢才乐意接受。在“福爱硬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深挖福爱内涵。以爱生为主旋律在校园内营造“被爱所包容着”的“感觉”。孩子好动,我们就将教学楼内所有的墙角进行了软包装,在每个楼层建了带地暖的榻榻米书吧,卫生间的洗手盆是高矮不一的、教室的桌椅是错落有序的、讲台的四个角是硅胶的……;孩子好玩,我们将传统游戏引进校园,开设益智玩具广场,在操场上喷绘各样的优秀图案,并并辅以游戏规则,定期举行亲子游戏活动等。此外,学校在高度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爱心洗衣房”、“集体生日会”、“福爱餐厅”、“福爱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通过课程化经营,这些活动成为了福爱教育的品牌课程,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福爱文化宛如阳光温暖心灵,又如沃土滋养茁壮。福爱文化并非“高大上”,却上接“传统文化”这巨大厚实的宝库,从中获得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下接“福爱教育”的“底盘”,将学校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缝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不知不觉中接受着“福爱教育”,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了、责任心强了、做事更有毅力了、有爱心更有民族自豪感了等等。也是在无形、无声、无色中将葫芦与福爱紧密相连,使得福爱文化有形、有声、有色,让孩子在今后的路上更自信了、更担当了,孩子们在享受尊重的气息当中细数着自己快乐的童年。二、福爱课程,锻造学生的品格。“古者小学,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童蒙养正”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福爱教育以还孩子快乐童年为目标,唯用福爱之心经营福爱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将教育视角回归学生,尊重自然孕育的规律,以快乐之心教化生命,其重点在于教化过程中的快乐体验。课程开发上我们打造了开放性课程,将校本课程“镶嵌”在校园文化之中,以葫芦为媒带孩子“穿越”,搭建了没有“围墙”、不设讲台的敞开式课堂,把孩子带到田间、带进童话、带进传统文化殿堂。形成了融入式的开放课堂,让学生行在其中通过耳濡目染,悄无声息中接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构建了生成性课程,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知识的学习,也不是技艺的传授,而是以课程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校外建设了6亩地的福爱环境教育基地。以基地建设促进葫芦种植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把兴趣种在土里,把快乐写在脸上;把问题埋在心里,把未来放在手中,这是葫芦种植校本课程的真实写照。在种植过程中,通过不断抛出各种问题,让孩子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如压茬问题、串种问题,如何长得更大、怎样用模具范制等难题。我们清楚许多的问题并非一时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是很多专家头疼不解的,但我们期望今天把问题种植孩子的心里,或许明天就会成为他们的课题。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葫芦也不例外,它是艺术品也是很好的远古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在葫芦艺术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面向一、二年级同学的绘本葫芦校本课程,孩子们用稚嫩将神话故事中的葫芦娃带到现代社会,他们战雾霾、保和平……;彩绘葫芦校本课程,将传统的京剧脸谱绘于葫芦,无形中走进国粹……;烙烫葫芦校本课程,以烙铁为笔,将经典融入激情,燃烧出一件件工艺品……;创意葫芦校本课程,通过切割制作出创意花器、置物盒、时钟、灯笼……;葫芦丝校本课程,用宛转悠扬之音,将和谐之美带进校园。总之,在这里洋溢的是乐学当下的欢畅、孕育着笑赢未来的自信。福爱课程创新地开启了“葫芦藤上葫芦娃嬉育雅致,福禄廊下福禄寿幸会苑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通过课程将传统技艺引进校园、引进课堂,新都小学注重的是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技艺教学的全过程,使民族特色技艺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综合性载体,而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单一性载体。又通过课程将课堂引进田地、引向家庭。一片小地可以是人生舞台,一颗种子可以有无限希望,一个葫芦可以产生无限梦想。三、福爱课堂,惠泽学生智慧福爱教育要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课程化实施。我们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理科实效”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中集备课、学案导学、反思、生成于一体。在文科教学改革方面,通过排查教学中的无效劳动,针对目标杂、载体窄、实效性差、功能弱等问题,以“掌握、锤炼、培养、学会”为目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科定向教学”操作体系。一课一目标设计学法,简单直接一课一得。同时坚持“生活就教育”的原则,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和社会中去观察实践。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起福爱课堂。为让学生学出快乐,我们还针对学生学习状态,大胆添加乐学元素,创立乐学课堂,构建了“乐学善思、省时高效”的特色教学模式。每节课上课,教师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会什么。教师备课的重点也是以研究乐学教法学法为主。走进福爱课堂,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课上课下,孩子们津津乐道,难得一现的轻松愉悦与从容。四、福爱评价,镌刻成长足记在福爱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构建了以学生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福爱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福爱评价体系”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在评价中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过程性体验,如:在学习中的快乐体验,帮助同学的快乐体验,做家务的快乐体验等,在评价我们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快乐与否的评价,其次为取得的效果。这样的评价真正做到了“全纳”,是评价关注的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将评价由“抽象”变“形象”、有“虚”变“实”。我们印制了“福爱币”,采用固定“底薪”和额外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方式采用由学生自我完成申报,家长、老师、同学监督的形式进行,具体为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福爱存折”,由学生自己每天根据一天情况进行收支记录,根据每周收支情况建立了“福爱富豪榜”,每月举行一次班级“乐淘淘”活动。“福爱存折”婉如学生的成长日记,学生在自我肯定中不断进步,且通过“乐淘淘”活动把无形的进步变成了一种“有形”肯定。孩子们在“福爱评价”的“温暖怀抱”中,个性张扬成为旋律,自律、自信成为风景,其实“每个孩子有一百”这不是一句口号,只要给他们阳光他们定会灿烂。大爱至简,福生于微,我们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感受能力。培养孩子对爱的感受力,比爱孩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