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2.人的素质包括生物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4.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5.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要注意:一要科学,二要合理。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了“空间”。7.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可分为障碍性心理咨询,适应性心理咨询和发展性心理咨询。8.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是:角色责任的弥散性、角色期望的严格性、角色的易混性、角色的多重性。9.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实施者的家长,应坚持的原则有:全面发展的原则、权威与尊重并重的原则、科学性和疏导性原则、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10.非智力测验一般包括:个性测定、性格测定、气质测定、兴趣测定。二、单项选择题1.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C)。A.健康、和谐、平和B.平静、快乐、满意C.平衡、有序、和谐D.满足、淡然、快乐2.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A)。A.禀赋B.天资C.资质D.天赋3.从心理素质结构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C)。A.认知、情感、意志、品德B.认知、情感、意志、行为C.认知、情感、意志、个性D.认知、情感、意志、记忆4.社交辅导,又称(A)。A.人际交往教育B.交往培训C.人际关系学D.社交教育5.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A.副目标B.首级目标C.主目标D.第一级目标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7.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B)。A.五个阶段B.六个阶段C.四个阶段D.七个阶段8.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C)。A.无生涯性B.强示范性C.合作性D.时空相对无限性9.作为学校,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内容包括:(D)。A.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B.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C.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治疗D.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0.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A)。A.智力测验B.个性测验C.气质测验D.性格测验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ABD)。A.生理因素B.家庭因素C.文化因素D.社会因素2.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BCD)。A.普遍化B.现代化C.规范化D.功能齐全化E.本土化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ACE)。A.开发学生的智能B.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D.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E.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是(AC)。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D.全面渗透5.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咨询者通常采用哪两种技术进行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BC)。A.质问B.教导+98C.驳斥D.释疑四、判断题1.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素质的高低。错2.智力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活动本位的课程。错教师角色的认同,指对自己的行为很满意。错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关注活动过程的价值和意义,重视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对五、名词解释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活动性原则3.校园的精神文化4.心理辅导5.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五、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与心理学相关的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的一类教育活动。2.活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3.校园的精神文化,其较为典型的形态要素是校园的心理环境、校园的制度文化和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等。校园的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办学思想、优良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的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等既具有一定强制性与约束力又具有某种习惯化性质的组织式约定;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是指学校在学科教学以外开展的各种诸如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宣传等方面的活动。4.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5.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应专门就机构设置、经费来源、人力配置、办公设施、机构工作关系、保密工作制度、业务教师工作量考核等有关问题,以相应的文件方式做出规定,下发有关职能部门、各有关业务处、室及班主任遵照执行。六、简答题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哪些意义?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贯彻实施针对性原则?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要注意哪些方面?4.简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5.在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时,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坚持的原则有哪些?六、简答题(参考答案)1.答: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意义: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③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2.答:贯彻针对性原则要做到:①了解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思想差异、心理差异,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②对不同学生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③做好个案资料准备,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3.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要科学,二要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其二,符合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其三,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其四,目标设定应尽量避免过于“线性化”。4.答: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在于:(1)三者都认为学习者可通过学习来改变其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所以三者都强调咨访双方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2)三者之间在目的、手段、对象等方面各有差异:心理辅导主要面对心理状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心理咨询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心理治疗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心理辅导的重点是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的重点是发展,心理治疗干预的重点是矫治。5.答:在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时,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坚持的原则有:(1)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应尽可能地给家长提供辅导和帮助,但不是包办、替代和决定。(2)在指导家长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多考虑家庭成员的情感和行为,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3)在指导家长实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七、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2.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七、论述题(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他各育创造了先决条件。一个保持健康良好心理状态的人,才能顺利地接受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再者,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或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有以下三点:(1)从目标上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维持心理平衡,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才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政治思想道德规范。(2)从内容上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会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他对事物的取舍以及他的行为方式。(3)从方法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通过感情沟通,以咨询、测试、行为矫正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能,来观察、诊断、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提高针对性。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智育的发展。首先,它虽然无法改变人已有的遗传素质,但却能在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困境,重建信心,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挖掘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三、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密不可分。两者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体育的心理保健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机能的影响作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是“磨炼意志和形成良好的品德”。恰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对个体心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使人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使人保持乐观的情绪等等。其二,心理健康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校体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四、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美的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基础和条件。比如,一个偏激、乖戾的人就无法客观地看待现实中的美与丑,也不可能感爱到生活中真正的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离不开学生主体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智、体、美各育的基础。2.答案要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硬环境”,充分发挥校园“静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所谓“硬环境”,指的就是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只有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硬环境”,才能发挥这种“静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首先,学校应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特别是应从教育的理念出发,本着经济、实用、发展的宗旨,对学校的人工物质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使之符合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美学的原理。其次,学校应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物质设施,如建设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等。再次,学校还应重视校园的“阵地化”建设,如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校报、校刊,以及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等物化媒介的优势,尽可能发挥它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功能。(2)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建设“软环境”,充分发挥校园“动态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所谓“软环境”,就是校园的精神环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或者需要通过活动加以体现的精神环境构成了校园的“动态文化”。校园“动态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比“静态文化”来得更直接,也更具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深刻性。为此,学校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出发,大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的精神环境。首先,学校应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性和人性的结合,树立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提供正确的观念导向。其次,要着力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校风、班风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的共同倾向,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置身其中自然受其影响。第三,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学校中的教学心理环境和人际氛围是校园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学校应通过全员培训的方式强化教师的有关意识,以新的理念建立平等、民主、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第四,完善学校的制度管理,发挥“制度层”的育人功能。学校管理者必须理顺管理思路,建立管理网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