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犯罪心理测试LIE-DETECTION美国司法心理学家Freud(2008):“那些有眼能看、有耳能听的人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守一个秘密。即便他的嘴能够保持沉默,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其背叛的内容从每一个毛孔中缓缓流出来。”说谎/欺骗高手(谁成功说谎者)?IQ::EQ?冷认知::热认知?共情能力(认知与情绪共情)?人格力量与感染力?•测谎技术原理•控制问题测试法•犯罪情景问题测试法•反测试对策与手段•犯罪心理测试的准确性•新进展:神经科学与微表情研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测谎”:LieDetection心理生理测谎:PsychophysiologicalDetectionofDeception向被测人员呈现刺激(测试刺激)诱发案件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导致其生理活动的改变(测试反应);借助生理活动记录设备记录案件相关人员的测试反应,并根据一定原则进行测量分析,以判断测试刺激对相关人员的甄别价值。人类谎言的普遍性类型含义与个人感觉有关的谎言在对人、物或事方面的情感、情绪、观念或评价方面说谎,包括捏造正向或负向的感受和评价。例如说谎者告诉对方,她做的饼干很好吃(实际上很难吃)。与成就、知识有关的谎言在成就、成绩、成败、缺点和知识方面说谎。例如说谎者告诉对方他的算术作业还没怎么动(实际上他已经做完了)。与行为、计划和行踪有关的谎言在曾经、现在或者将来的行为和行踪方面说谎。例如说谎者向某人许诺将会和他一起外出(但实际上他根本不会这么做)。与解释、理由有关的谎言为自己的行为编造理由或解释。与事实、财产有关的谎言在有关物、事、人或财产等具体事实方面的说谎。例如说谎者宣称自己的父亲是大使(实际上不是大使)。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谁是成功的说谎者?AldertVrij认为一般说谎者被识别,是因为持续说谎有认知上的困难,或者因为处理情绪的方式暴露了他们的谎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说谎时没有认知困难和没有任何情绪体验的人。更精确的说谎者至少有七个方面的特点:1、良好的准备;2、有创造性;3、思维敏捷;4、倾向于雄辩;5、良好的记忆力;[谎言认知资源7/NORM4]6、当说谎时体验较小的恐惧、负罪感或有欺骗快乐;7、善于表演。测谎术的历史•神裁法[宗教与迷信背景]•经验智力型测试•生理心理技术•陈述有效性评价技术(SVA)•神裁法[宗教与迷信背景]水审法[汉谟拉比法典]火审法[古印度]占卜法/十字刑/米裁法“法”:古体为“灋”法:“灋”,刑也,平之如水。獬豸,也称解廌(ZHI4)或解豸(法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十神兽之一,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经验智力型测试所罗门王裁判争子案二母争子案生理心理测谎的历史1895C.LOMBROSO水压式脉搏记录仪1921LARSON&KEELER:R/IR1939KEELER:POT1947J.REID:CQT1958D.T.LYTTEN:GKT1970S计算机自动图谱化1921:RIT•BerkeleyPolice,CA•JOHNLARSON&•LEONARDEKEELER•案件相关与不相关问题:R/IR•IR—R—IR—R—IR—R—IR…1939L.KEELER:POT•一组内容相似的问题:4个案件无关问题1个案件相关问题•测试期间,每一项案件信息构成一组刺激,并给每个刺激问题5个被选项,如果备选项里有犯罪人员和侦察人员都知道的确切答案,这项测试就称作有答案的紧张峰测试。J.REID1947CQT准绳问题测试法/控制问题法:控制问题:涉及一般的反社会问题如,你曾经未经别人同意拿过别人的东西吗?无关问题相关问题基本假设:无辜者对控制问题的反应强于相关问题有罪者对相关问题的反应强于控制问题•1958D.T.LYTTEN:GKT•犯罪情景测试法,•由POT发展而来的技术•基本假设:只有犯罪人知道具体的犯罪情景;当涉及(回忆)相关信息时,会自主唤醒反应。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恐惧假设:防卫本能•冲突假设:道德冲突•条件反射原理(记忆自由联想)•应激反应理论1970SPSE心理应激分析(情绪理论应用)•动机理论:动机强度的作用(心理—生理联结)•认知唤醒理论测谎理论基础1.恐惧理论(feartheory)惩罚理论(punishmenttheory)这一理论是最早的心理生理测谎技术的基础理论,此领域的先行者大都持这一观念。Marston(1917),在测谎时被试的血压明确增高,这是恐惧这一心理状态的生理反应。Larson(1932)认为测谎所利用的自主反应(呼吸、血压、脉搏,等等)正是来自有罪者对可能面临惩罚的恐惧。恐惧与自动防卫倾向内心恐惧的可控制性(掩饰性)?生理心理与自主神经系统2122理论基础2.条件反应理论(conditionreactiontheory)Davis在1961年对欺骗的心理生理机制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论述(Davis,1961),有三种可能的机制致使欺骗时个体的心理生理反应增强:条件反应(conditionedreaction)、心理冲突(mentalconflict)以及面临被惩罚的威胁(threat–of-punishment)。条件反应概念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904)的启发:个体从小被灌输“说谎或欺骗”是不良的、应受惩罚行为的观念(条件刺激),并建立起与这一观念相对应的情绪反应(条件反射)。而个体实施了一次违法犯罪行为,虽然不是多次练习,但由于违法犯罪是一种强烈的经历,因此具体的案件行为刺激可以在条件反射模式基础上引发出条件反射。3.冲突理论(conflicttheory)心理冲突理论认为,有罪者在回答问题时会“说谎”,而说谎时会产生两个心理意向,一个是来自对事实的认识,另一个则是来自对“谎言”的认识。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意向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冲突。而对于无辜者,他(或她)只是陈述自己对事实的认识,因此只有一个意向,不会出现心理冲突。具有强烈心理冲突的被试的生理反应会比没有心理冲突的强烈,从而能够很好地区分说谎者与诚实者。EGO/SUPEREGO(Davis,1961)4.心理定势(psychologicalset)心理定势(psychologicalset)指在测谎测试中,被试对某类问题给予特别注意的心理状态。选择性注意对于不同的被试(无辜或有罪的),某类的问题会较其它类型的问题具有威胁性(threat),因而被试会对这类问题特别注意。对于那些想在相关问题上说谎的被试,他们会认为相关问题比其它类型问题对自己的威胁更大,因为对其更为注意,也具有更高的心理唤醒(physiologicalarousal)水平。对于无辜者而言,对照问题更具威胁,因而更多关注的是对照问题而非相关问题。(Matte&Grove,2001)5.防御反射(defensivereflex)Raskin(1980):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威胁时,个体会立即进入紧急反应状态,可能有两种形式: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reaction)。而生理上的反应有自主神经系统(ANS)支配,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等等,都是为即将出现的行为(战斗或逃跑)提供所需的能量。对于有罪者,相关问题是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会引发其防御反射,从而产生相应生理反应。而对于无辜者,是对照问题而非相关问题具有威胁,因为对对照问题的生理反应较为强烈。由于有罪者(内心)面临着较高的被惩罚的风险,他们具有更强的打败测谎仪的动机,而强烈的防御性动机状态将会自动引发出强烈的生理反应。6.唤醒理论(arousaltheory)测谎并不是在检验“说谎”或情绪本身,而是在检测对犯罪细节的记忆,称为“认知唤醒(cognitivearousal)”:GKT早期的理论基础。由于有罪者具有对具体犯罪细节的记忆,当符合真实犯罪细节的关键刺激出现时,会出现较高的心理唤醒水平,从而导致其生理唤醒水平也增强。并且刺激越强,唤醒反应也就越强。而无辜者因不知道具体案情,不会出现有指向性的认知唤醒。如对特定刺激的朝向反射多道心理生理测试的工作原理•多道心理生理测试仪主要是记录周围神经系统PNS,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指标;•测试反应的启动主要是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对生理反应的启动。•威胁情景会自动激发交感神经的觉醒;•多道心理生理测试仪就是记录皮层下活动,例如:心脉、血压、呼吸率、皮肤电、声频和瞳孔变化。30ANS多道心理生理测谎仪:•1920-80S美国等应用发展;•多道记录仪并不是直接测谎,而是唤醒说谎的自主生理反应结果。•国内的测谎仪主要有两个版本:1980S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发研制的PG-I/A测试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测谎仪犯罪心理测试之仪器测试方案的实施过程一:测试房间的准备二:被测人员的检查三:测试面谈的实施四:正式测试的实施测谎室的结构与要求环境噪音控制环境温度20℃~25℃整洁的室内布置室内的安全因素秘密性:专心,避免破坏气氛介入约束门禁管制,设立单门,多个门会干扰,破坏专注不要窗户和景物隔音设备不要有电话简单:将分心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适中的房间无装饰的墙、图画,避免分心没有眩目的光线最少的家具布置座位安排:侦讯者与被侦讯者中间没有太大的家具椅子,直背、没有扶手,给被侦讯者较低平坦的桌子被侦讯者离门远一点技术支持,设置双面镜观察室,录音(隐藏式)犯罪心理测试的技术1.犯罪心理痕迹动态描绘技术2.编题技术3.测前访谈技术4.心理测试系统、智能计算机实测操作技术5.同步声像图谱综合评判技术6.测试后心理询问/突审技术。(武伯欣)心理测试图谱评判图谱综合反应值与目标问题的对应率在30~40%的应认定为局部知情,40~50%的为知情,50~60%的为参与性知情,对应率在60%以上的可认定为犯罪嫌疑人。THANKYOU!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主讲:刘建清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范式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范式1980S自创式发展1990S趋于成熟阶段CQT控制问题测试法GKT犯罪情景测试法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运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心理技术成果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通过国产PG-I、PG-A测试仪和智能计算机,同时同步记录人的生理心理反映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度的实验性心理技术。这项心理实验性技术是指包括公安部审定监制的PG-I、PG-A测试仪硬件和专用软件包在内的技术。PG技术两大操作范式CQT测谎范式、对照问题测试法(theComparisonQuestionTechnique,CQT):控制问题测试法(theControlQuestionTest)CIT测谎范式,即隐蔽信息测试法(theConcealedInformationTest,CIT):犯罪情景测试法(theGuiltyKnowledgeTest,GKT)CQT范式的解决之道•对照问题(控制问题、准绳问题)对照问题常常是与所调查的案件性质类似且嫌疑人曾经做过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者可能令人感到尴尬的问题。例,你是否曾经偷拿过别人的东西?在你一生中,你有没有做任何可能让你违法的事?在你一生中,你有没有通过说谎来摆脱麻烦吗?你曾经有过不可告人的想法吗?你曾经有过逃课的行为吗?•无关问题VS.相关问题VS.对照问题1中性I1你是叫张三吗?2中性I2你是山东省人吗?3准相关Sy1关于这起案件,你愿意如实回答我的问题吗?1区4对照C1除了你告诉过我的以外,你以前是不是偷过东西?5相关R1是不是你拿走了那1000块钱?2区6对照C2你是不是从一个信任你的人那里偷过东西?7相关R2是你从抽屉里拿走了那1000块钱?8中性I3你是汉族人吗?3区9对照C3你是不是从你的领导(老板、上级)那儿拿过什么值钱

1 / 1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