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发展溯源与历史沿革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楚文化发展溯源与历史沿革调查报告——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考察纪实2011年6月,我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本次参观,主要带着对楚文化发展溯源的追寻为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系统了解楚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历史沿革。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一、楚风古韵湖北省博物馆从整体建筑风格上体现出一种浓郁楚风古韵。呈一主两翼、中轴对称。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整个建筑布局重复体现了楚建筑所彰显“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从建筑造型上看,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2和崇敬之情。置身建筑之内,尤为感到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曲廊开敞。在细节方面,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进一步彰显出楚文化浪漫豪放的情怀。二、楚文化馆,10万文物详述楚文化发展脉搏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楚文化是周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它同东邻的吴越文化和西邻的巴蜀文化一起,曾是盛开在长江流域的三朵区域文化之花。目前,湖北省博馆藏所珍藏的楚文物多达10余万件。这其中就有世人所知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一大批楚文物精品,它们从不同方面详细述说着楚文化的发展与沿革。1.越王勾践剑——高度发达的军事冶炼技术3越王勾践剑剑全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正面近格处有两行八字的鸟篆铭文:“越王鸠剑(勾践)自乍(作)用鐱(剑)。”剑格的正面和背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文饰。与越王勾践剑比邻展示的是夫差矛。这两件文物静静的躺在展台内,但仿佛使人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争硝烟。近观越王勾践剑,见其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11道圆圈。据说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出鞘时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历经两千年而犀利如昔。据介绍,该剑剑气犹存,轻轻一划就能划破几十页白纸。这样精湛的冶炼技术即使现在都使人为之赞叹,由此反应出了楚文化区域内在冶炼、军事等方面的发达。2.曾侯乙编制——社会文化的高度文明曾侯乙墓为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该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椁内分作东、中、北、西四室。墓中共出土随葬品万件以上,青铜礼器4主要有镬鼎2件、升鼎9件、饲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对、联座壶1对、冰鉴1对、尊盘1套2件及盥缶4件等。在众多青铜文物中,其中尊盘系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表现出战国时期青铜冶铸业所达到的高水平。5而最为令世人叹服的便是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共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目前,其仍能够演奏出完美的音乐,可见当时楚文化在礼乐方面所达到了一种空气的鼎盛。3.近代展览馆——楚地精英开创历史发展新时代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都),楚顷襄王携众退保于陈。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挥师南下,攻破寿郢,俘获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标志着楚文化鼎盛期的终结。但是,却形成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2100年后,清朝在武昌首义的枪声过后土崩瓦解。在历史舞台上,我国第一个王朝与最后一个王朝的谢幕虽各不同,但都是由湖北的楚裔为其敲响的丧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楚地涌现出数不清的风流人物,从屈原到孟浩然、从毕昇到李时珍。近代,以李先念、董必武、李四光等为代表的楚地精英更是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hzf-430@163.com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