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组成园林的人工要素CITYGREENLANDPLANNINGGP第四章组成园林的人工要素第一节园林建筑一、园林建筑的作用与类型(一)园林建筑的作用(二)园林建筑的类型1.中国传统园林建筑2.现代公园绿地中的建筑类型二、园林建筑的设计要点(一)立意(二)选址(三)布局(四)借景(五)尺度与比例(六)色彩与质感二、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一)园林建筑与山石的关系(二)园林建筑与水体的关系(三)园林建筑与花木的关系(四)园林建筑内部自然要素的运用园林建筑一般可定义为能够为游人提供休憩、活动的围合空间,并有优美的造型、与周围景色相和谐的建筑物。现代公园中许多体量不大的卖品部虽然也有室内空间,但其中如果无法容纳游人,常被归入小品一类,本书采用这种分类法。而园林管理用房并不直接服务于游人,所以若与园地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造型上可以不一定要求其与园景相统一,但如果其位置就在园内,而且在视觉上没有一定的隔离,则也应将其当做园林建筑予以考虑。一、园林建筑的作用与类型(一)园林建筑的作用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通常都应得到两方面的满足:其一是要求其内部适宜于相应的活动;其二是要求具有使人赏心悦目的造型。古代园林因为是园主生活起居场所的一部分,其中的建筑大多与生活起居有关,因而有待客宴饮、居家小聚、游憩赏景以及养心读书等实际功能;现代园林除了满足人们休闲观览之外,还常常融入文化、娱乐、宣传等活动,而园林建筑大多就是为这些功能而设。在造型方面,对园林建筑的要求更高于其他的建筑类型,因为园林的营建在改善生活环境之余更有让人感受到赏心悦目的功能,因而园林建筑无论是在局部或整体中,常常扮演着园景主体的角色。对于园林建筑的作用人们常用“观景”和“景观”予以概括。由于园林的作用主要是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从山水、花木以至包括建筑在内的各种园林要素组合而成的如画的景色中疏缓平日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因而赏景就成了园林的主要功能,所谓“观景”就是让游人能在园林建筑中无论是小憩还是进行相应的活动时欣赏或感受到周围如画的美景,所以园林建筑需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使景物在窗牖之间展开(图5—52)。而建筑本身特定的形象其实也是一种景观,甚至还成为控制园景、凝聚视线的焦点。如果能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配合,常常更能使园景增色,所以园林建筑在造型上的要求更高于一般建筑(图5-53)。园林建筑除观景及景观作用外还有划分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以苏州拙政园西部庭园空间为例,看各园林建筑之间观赏和被观赏的关系。l—倒影楼;2一宜两亭;3一卅六鸳鸯馆;4一浮翠阁从倒影楼看宜两亭从卅六鸳鸯馆外观浮翠阁从宜两亭的空廊眺望倒影楼图5-52园林建筑的作用(一)图5-53园林建筑的作用(二)(二)园林建筑的类型在一座园林或现代公园绿地中,所设置的建筑形式各异,类型较多,为便于规划设计,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图5-54)。1.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在我国古代,虽然园林作为居宅的延续部分,其中的建筑往往带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但由于园林是园主享受生活、再现理想山水自然的地方,所以其中建筑的布局摆脱了传统居住建筑的那种轴线对称,拘谨严肃的格局,造型更为丰富,组合十分灵活,布置也因地制宜而富于变化,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格。因此在我们今天的公园绿地建设中,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核是十分必要的。园林建筑按传统形式可分为:亭、廊、楼、阁、殿、舫、榭、厅、堂、斋、馆、轩等十余种。(1)亭园林之中亭是数量最多的建筑。我国的古典园林可以说无园不亭,亭的主要功能是供游人作短暂的逗留,即《释名》所谓“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也是点景造景的重要要素,山颠水际、花间竹里若置一小亭,往往会平添无限诗意。其平面有方形、圆形、长方、六角、八角、三角、梅花、海棠、扇面、圭角、方胜、套方、十字等诸多形式,屋顶亦有单檐、重檐、攒尖、歇山、十字脊等样式。亭的布置有时仅孤立一亭,有时则三五成组,或与廊相联系或靠墙垣作半亭。园林的亭构大多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造型和布局,故有“亭安有式,基立无凭”之说(图5-55)。图5-55传统亭的式样颐和园廓如亭(2)廊确切地说廊并不能算作独立的建筑,它只是一种狭长的通道,用以联系园中建筑而无法单独使用。廊能随地形地势蜿蜒起伏,其平面亦可屈曲多变而无定制,因而在造园时常被作为分隔园景、增加层次、调节疏密、区划空间的重要手段(图5-56)。园林之中,廊大多沿墙设置,或紧贴围墙,或将个别廊段向外曲折,与墙之间形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狭小天井,其间植木点石,布置小景。而在有些园林,为造景的需要也有将廊从园中穿越,两面不依墙垣,不靠建筑,廊身通透,使园似隔非隔。这样的空廊也常被用于分隔水池,廊低临水面,两面可观水景,人行其上,水流其下,有如“浮廊可渡”。园林之中还有一种复廊,可视为两廊合一,也可以为是一廊中分为二,其形式是在一条较宽的廊子中间沿脊桁砌筑隔墙,墙上开漏窗,使内外的园景彼此穿透,若隐若现,从而产生无尽的情趣。随山形起伏的称爬山廊,有时可直通二层楼阁。另外,还有一种上下双层的游廊,用于楼阁间的直接交通,或称边楼。这在我国古代的早期则名之为复道,即古书所谓“复道行空”,故也称复道廊。廊对于游人是一条确定的观景路线,人随游廊的起伏曲折而上下转折,行走其中,有“步移景异”的效果。又由于廊较游览道路多了顶盖,使游人免遭雨淋日晒,不受天气的影响,更便于欣赏雨雪景致。图5-56各种传统游廊颐和园长廊728米、273间(3)台台本来是指高耸的夯土构筑物,以作登眺之用。如北京恭王府安善堂前平台,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前平台以及留园寒碧山房前的平台等等。这些台的作用乃是供纳凉赏月之用,一般称作月台或露台。北京恭王府安善堂前平台苏州拙政园远香堂前平台(4)轩从词义上看,“轩”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为“飞举之貌”;一为“车前高日轩”。计成以为,轩“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北京清漪园的构虚轩、无锡寄畅园的墨妙轩、苏州留园的闻木樨香轩等均居高临下,于下处仰望,似有升腾飞动之感。另一是指厅堂前部的构造部分,江南厅堂前添卷亦称轩,以象车前高。(5)榭榭的原义是指土台上的木构之物,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榭相去甚远。明人计成的理解是:“《释名》云,榭者籍也。籍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水池边的小建筑可称水榭,赏花的小建筑可称花榭等等。常见的水榭大多为临水面开敞的小型建筑,前设坐栏,即美人靠,可让人凭栏观景。(6)舫舫原是湖中一种小船,供泛湖游览之用,常将船舱装饰成建筑的模样,雕梁画栋,故称“画舫”。舫的形式一般基座用石砌成船甲板状,其上木构呈船舱形。木构部分通常又被分作三份,船头处作歇山顶,前面开敞,较高,因其状如官帽,俗称官帽厅;中舱略低,作两坡顶,其内用隔扇分出前后两舱,两边设支摘窗,用于通风采光;尾部作两层,上层可登临,顶用歇山形。尽管舫有时仅前端头部突入水中,但仍用置条石仿跳板与池岸联系。颐和园清晏舫颐和园清晏舫颐和园清晏舫颐和园清晏舫(7)厅堂厅与堂原先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古者治官之所谓之听事”,即厅也。而“当正向阳”之正室谓之堂。明清以降,建筑已无一定制度,尤其园林建筑,常随意指为厅、为堂。在江南,有以梁架用料进行区分的,用扁方料者日“扁作厅”,用圆料者日“圆堂”(图5-57)。民间园林的主体建筑称为厅堂,其位置“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园中山水花木常在厅堂之前展开。一些中小园林,常将厅堂坐北朝南,以争取最好的朝向。颐和园涵虚堂图5-57各种传统厅堂的剖面与平面示意但受阳光逆射的影响,自北向南观赏山石花木时,常使山水层次减弱,尤其在夏日,更令景物变得朦胧模糊,因此稍大的园林就采用两厅夹一园的处理。选择形制相同的厅堂分置于南北,中间凿池堆山,莳栽花木。北厅可南向观景,宜于秋冬;南厅则北向开敞,宜于春夏,江南称其为“对照厅”。更大的园林也有将厅堂居中,南北分别布置景物,南侧点缀峰石花木,进深较浅;北园掇山理水,园景深远,厅堂则体量较大,中以屏风门、纱隔、落地罩界分前后,以便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苏州地区将这种建筑叫做“鸳鸯厅”。有需四面观景者,则用“四面厅”,其两山面都用半窗(槛窗)取代实墙,使四面通透,以便周览。(8)楼阁楼阁在我国古代已属高层建筑,亦为园林常用的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一样,楼阁除一般的功能外,它在园林中还起着“观景”和“景观”两个方面的作用。于楼阁之上四望不仅能俯瞰全园,而且还可以远眺园外的景致,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为此意。景观方面,楼阁往往是画面的主题或构图的中心。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高踞于万寿山巅南侧,登阁周览,眼前是昆明湖千顷碧波;西有延绵的西山群岭以及玉泉山、香山的古刹塔影;向东则为京城城池宫殿,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而此阁作为园中主要的对景,在万寿山南麓以南。随处可见其高耸的身影,它不仅冲破了万寿山平缓的山形使天际轮廓线起伏变化,而且在周围殿宇、亭台的映衬下更显雄伟壮丽。府宅园林面积不大,楼阁大多沿边布置,用于对景则立于显眼位置,如苏州拙政园的见山楼、浮翠阁。作为配景则掩映在花木或其他建筑之后,如沧浪亭的看山楼,网师园的集虚斋读画楼等。楼阁如今常泛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而原初楼与阁分属两种不同的建筑类型。从功能上说,古有“楼以住人,阁以储物”之言。佛香阁(9)斋洁身净心是为斋戒,所以修身养性的场所都可称其为“斋”,于是斋就没有了固定的型制,燕居之室、学舍书屋均能名之为斋。现存的古典园林中称斋的建筑亦各不相同。可以是一座完整的小园,如北京北海的静心斋,其中山水花木、亭谢楼台无不毕备;亦可为一个庭院,如苏州网师园的殿春小院(原称书斋),其间有广庭小亭,石峰清泉。更多的则为单幢小屋,如北京颐和园的圆朗斋、半亩园的退思斋等等。尽管名斋的建筑各有所宜,但共同的特点就是环境幽邃静僻,能令人“气藏致敛”、“肃然斋敬”。古典园林中设斋,一般建于园之一隅,取其静谧。虽有门、廊可通园中,但需一定的遮掩,使游人不知有此。斋前置庭稍广,可栽草木、列盆玩。墙脚道旁植翠云草、书带草,令其繁茂青葱。铺地常使湿润,以利苔藓生长,从而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境。建筑形式可随意,依园基及相邻建筑妥善处理,室内宜明净而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过敞则不合“藏修密处”之意。庭院墙垣不宜太高,以粉壁为佳,亦可植蔓藤于下,使其覆布墙面,得自然之幽趣。(10)馆《说文》将“馆”定义为客舍,也就是待宾客,供临时居住的建筑。古典园林中称“馆”的建筑既多且很随意,无一定之规可循。大凡备观览、眺望、起居、燕乐之用者均可名之为“馆”。一般所处地位较显敞,多为成组的建筑群。北京圆明园有杏花春馆,其地高爽,为春季欣赏杏花之所。颐和园的听鹂馆则是一组戏楼建筑。扬州瘦西湖的流波华馆是临水看舟的地方。而苏州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馆则是同一座厅堂的前后部分。(11)塔塔是佛塔的简称,多是出现在佛寺组群中。由于它姿态挺拔高耸,因而对景观起重要作用,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之一。大殿故宫太和殿故宫太和殿故宫中和殿故宫保和殿孔庙大成殿孔庙大成殿泰山岱庙大殿2.现代公园绿地中的建筑类型相对于传统园林,现代公园绿地服务的对象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所面对的是广大市民,一方面作为大众观光游览之所,公园绿地让当地居民在感受自然中获得愉悦,另一方面还为人们提供众多文化休闲的活动,所以园林建筑的功能较过去有了极大的拓展。尽管传统园林建筑因其富有民族特色,建筑组合灵活自由而在当今的公园绿地建设中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现代公园绿地不仅因许多新的功能而衍生出更多新型的园林建筑类型,社会的演进而出现的大量新材料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结构,于是现代公园绿地中的园林建筑的形式和类型就变得十分的丰富,因而也难以像传统园林建筑那样以单体建筑进行分门别类,而只能按使用功能予以区分。现代城市公园绿地按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大致可分为静态利用、动态利用及混合式利用三种形式。所谓静态利用是指供游人散步、游憩、观览为主的园林,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常常在其中设置陈列室、纪念馆、展览馆、阅览室以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