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练习题2(总分:50.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问答题(总题数:4,分数:50.00)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经济上占主要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此时的官办邸报、民间报房的京报,没有新发展,流于程式化。长期处于主要抄传谕旨、奏折等官文书的状况,内容形式僵化。(2)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华贸易的不断增长,英国比其他国家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锁的大门,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侵略。外人开始在华创办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解析:2.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分数:1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1)背景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力的增强,英国逐渐成为西方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急切地需要拓展海外市场,把势力不断伸向全球。为了打破清现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在武力征服不具备时机和条件的情况下,便于操作且影响深远的思想征服成为英国的首选良策。(2)过程1813年当英国第一位赴华传教士马礼逊的传教活动取得初步进展的时候,英国伦敦布道会派来了一位名叫米怜的年轻传教士,充当马礼逊的助手。米怜向马礼逊建议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建出版基地。因为马六甲与中国很近,周围地区居住着大量华人,和广州往来方便,将中文宣传品从马六甲运到中国并非难事。1815年,米怜重返马六甲创建了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传教的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该刊初期月印500册,3年后增到1000册,最高发行量达2000册,为非卖品,主要在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散发,每逢广东省县府乡试时被运回国内与宗教书籍一起分送。1821年12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停刊,共出7卷70多期。终刊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决心继承米怜开创的事业,1823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办并《察世俗每月纪传》自任主编。该刊每月一期,每年一卷。木刻竹纸印,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及杂俎等。《察世俗每月纪传》出至1826年停刊。1828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出版的第三份中文月刊《天下新闻》在马六甲创刊,主持该刊编务的是英国传教士纪德。该刊用白报纸活字印刷,突破过去的书本样式,改为散张。虽然是一份宗教性刊物,但其内容包括中外新闻、科学、历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并以欧洲和中国的新闻报道居多,宗教与道德方面的文章已退居次要地位,1829年,《天下新闻》停刊。)解析: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1日,由普鲁士传教上郭士立在为创办。郭士立曾多在中国沿海地区游历,随着对中国的熟悉他对中国视西方人为“蛮夷”的观念极为反感,于是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期清除中国人“高傲和排外的观念”。(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宗旨和特点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该刊的特点有:①在内容上,该刊虽然仍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言论主要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如中国人不要称外国人为“蛮夷”,中国人和以国人做生意要公平、诚实,中国应学习各国的长处等等。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引进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除了介绍西方的情况之外,还大量了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1834经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新闻纸略论》一文,这是我国近代报纸上最早有关新闻学的专文。②就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言,《东西洋考年月统记传》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为广州、澳门的地方新闻,后期也摘录《京报》上的材料。③在编辑业务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文字通俗、文风简短,长文分期连载,每期还刊有目录以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④在宣传策略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注意附会懦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楷书木刻,连史纸印,中国线装书本形式。封面上也印有中国传统格言,多录自四书。左下角注有“爱汉者纂”四字。)解析:4.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外报产生的历史条件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华贸易的不断增长,英国比其他国家更迫切地企图打开中华帝国紧锁的大门,曾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放宽限制,扩大贸易交流等要求。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英国率先采用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配合其经济侵略。外人开始在华创办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2)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的原因①中外新闻传播发展环境和程度的差别。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直到19世纪邸报、京报等古代报纸仍然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处于相对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文明的社会环境里,受产业革命的推动,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先进的办报方法和印刷设备,即在报业中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中国古代报纸相形见绌,竞争力低下,同时,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还未出现或形成相当的实力,所以,此时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建立,为外报的刊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鸦片和各类商品,还有西式的学校、医院和报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这些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的外报,就新闻业务而言,采、写、编、评各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③外报中的中文报刊多为传教士创办,编辑熟悉中国语言文化,报刊迎合中国人的性格和阅读习惯,儒学与宗教结合,大量引介先进的科学知识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吸引有识之士的目光。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云集,外文报刊也大量出现。)解析: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