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1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教材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公路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清、感受深,而“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又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尽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进行充分的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2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要注意结合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使之逐步养成估测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的目的。1毫米的认识..........................................................1课时2分米的认识..........................................................1课时3千米的认识..........................................................1课时4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1课时5吨的认识............................................................1课时6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1、第22页)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硬币一枚(1分、2分或5分的),磁卡一张(电话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学生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1.复习旧知。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3(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2.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1.认识毫米。(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引出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位于厘米间的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2.学习1厘米=10毫米。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从尺子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10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作单位计量的。(电脑演示:①自动铅笔、签字笔标志0.5mm、0.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4A类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橡皮长4()。(2)教室长10()。(3)玻璃厚5()。(4)铁皮厚2()。(考查知识点:对毫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长度单位)B类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考查知识点:对毫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运用毫米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厘米(2)米(3)毫米(4)毫米B类先测量出多少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然后除以2,就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教材习题教材第22页“做一做”1.28422.略毫米的认识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1.选择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测量的物品都换成实物,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2.重视估测,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通过让学生做估测练习,培养了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及其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53.通过让学生自由测量,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分米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例2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1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6(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10厘米有多长。师:10厘米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4)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1)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练习:2米=()分米30厘米=()分米1米-2分米=()分米14厘米+26厘米=()分米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师: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2)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指名学生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上,沿长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考查知识点:对分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分米的相关知识)课堂作业新设计1分米=100毫米,2分米=200毫米,所以可以标出200段。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7教材习题教材第23页“做一做”70506教材第24页“练习五”1.第一个是正方形。测量略2.略3.分米毫米厘米4.91200605.略6.略7.毫米分米18.=9.2米=200厘米200÷4=50(厘米)10*.4÷2÷2=1(分米)思考题:10厘米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展,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层次:①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鼓励学生参与。②从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③从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4.不足:①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在教学分米部分所用时间过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②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较小的长度单位这一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就更好了。千米的认识。(教材第26页)精选教案试卷精选教案试卷,欢迎您下载!8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关于“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