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免疫功能正常生理功能异常病理功能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性异物超敏反应(过度).免疫缺陷病(不足)免疫自身稳定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⒈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系统(Immune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外周淋巴结TB细胞定居,免疫应答,过滤作用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⒈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⒉(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及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处理并递呈抗原其他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MHC分子、CD分子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㈢胸腺的功能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一、淋巴结1.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⒈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⒋过滤作用(过滤血液)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⒈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⒉(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四、免疫细胞免疫细胞(immunocyte):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根据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四类:①淋巴细胞:包括T、B淋巴细胞,由于T、B细胞可以TCR、BCR特异识别抗原故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其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②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捕获、处理并递呈抗原的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递呈抗原肽及免疫调节作用。③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和杀菌功能,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④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可自发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节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①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的更趋合理②淋巴细胞可不断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得到补充③增加了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④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第三章抗原(1)抗原(Antigen,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T细胞受体)或BCR(B细胞受体)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有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的能力半抗原/不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TCR:Tcellreceptor,T细胞受体;BCR就不用解释了吧,要记住哦,后面就这么叫了第一节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一、异物性异物即非“己”的物质。一般来说,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①异物性不仅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②也存在于同种异体之间,如同种异体移植物是异物,也有免疫原性;自身成份也可被机体视为异物。(如发生改变;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二、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对该抗原应答的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合。1.抗原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表位。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①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②它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2.抗原表位的类型:构象表位:前者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的特定的构象,也称非线性表位顺序表位:又称线性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抗原结合价(antigenicvalence):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识别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参与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为线性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3.表位-载体效应(carriereffect)B细胞应答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的辅助。半抗原为简单分子,只能提供B细胞表位;载体则提供Th细胞识别的T细胞表位。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这样载体就可把特异T-B细胞连接起来(T-B桥联),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4.共同抗原表位(commonepitope)①某些抗原分子中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②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5.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1.化学性质::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类、脂多糖等都有免疫原性。2.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含有抗原表位越多,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大于100kD的为强抗原,小于10kD的通常免疫原性较弱,甚至无免疫原性。3.结构的复杂性4.分子构象(conformation):某些抗原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可诱生特异性抗体,但抗原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可以影响其抗原特异性甚至免疫原性。此因素主要影响B细胞免疫。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是指抗原表位能否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6.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有更强的免疫原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因此常将免疫原性弱的物质吸附在某些大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二、宿主方面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①抗原剂量要适中,太低和太高则诱导免疫耐受;②免疫途径:皮内免疫皮下免疫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口服易诱导耐受;③注射间隔时间要适当,次数不要太频;④要选择好免疫佐剂,弗氏佐剂主要诱导IgG类抗体产生,明矾佐剂易诱导IgE类抗体产生。第三节抗原的种类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由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组成。绝大多数Ag属此类。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需T细胞辅助或依赖程度较低即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少数Ag属此类。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3.TD-Ag与TI-Ag的特性比较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组成B、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免疫应答类型体液、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多种IgM免疫记忆有无化学组分蛋白质多糖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Forssman抗原):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2.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3.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HLA;ABO系统和Rh系统等。4.自身抗原(autoantigen):在感染、外伤、服用某些药物等影响下,使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释放,或改变和修饰了的自身组织细胞,可诱发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这些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例如晶状体抗原等。5.独特型抗原(idiotypicantigen):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及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象,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称为独特型(idiotype,Id)抗原而成为自身免疫原,所诱生的抗体(即抗抗体,或称Ab1)称抗独特型抗体(AId)。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1.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antigen):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此类抗原在细胞内加工处理为抗原短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被CD8+T细胞的TCR识别。2.外源性抗原(exogenousantigen):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胞噬、胞饮和受体介导的内吞等作用摄取外源性抗原,如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等。在内吞体及溶酶体内,此类物质被酶解加工为抗原短肽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被CD4+T细胞的TCR识别。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一、超抗原普通蛋白质抗原可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T细胞。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之为超抗原(superantigen,SAg)。SAg的作用特点:①具有强激活T细胞作用②不需APC处理③可激活T细胞,又可致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或抑制.实际为多克隆激活剂,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之分二、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为佐剂(adjuvant)。分类:①生物性: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CP)、脂多糖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