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写作提纲一、绪论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随着企业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来激烈。加强成本的管理跟监督能有效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意识淡薄、成本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软化、成本管理不够强化。二、本论(一)企业成本管理内涵(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三)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变化1、成本概念的拓展2、企业对于成本预算的控制3、成本管理实现了法治化(四)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滞后2、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相对薄弱3、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陈旧4、成本信息严重失真5、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6、忽视企业的库存管理(五)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措施1、树立成本系统的管理观念2、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水平3、加强市场的调查和信息反馈4、完善现有成本效益评价体系5、企业成本管理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6、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三、结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只有克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转变观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赖丽香【内容摘要】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企业管理指标,其对企业物耗、经营管理方式、资金利用状况进行反映,并对企业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新的经济和科技条件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改变和冲击,无论从国家角度讲,还是从企业自身角度讲,企业都必须对成本管理的内容、手段等进行思考和变革,构建新型成本管理模式更是时代的呼唤,研究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则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和社会意义。本文对于当前形势下的企业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的特殊性,并且对于现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做了深入的探讨。【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对策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随着企业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来激烈。加强成本的管理跟监督能有效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意识淡薄、成本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软化、成本管理不够强化。而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影响企业成本效益提高的关键在于成本严重失控和居高不下的成本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要成功,就必须把管理基础抓好,就必须过好管理这一关,而成本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竞争力高低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利润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他就可以带动全局。一、企业成本管理内涵企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参和管理、提供信息而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所有的资金耗费进行规划、计算、控制,并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业绩评价的管理方式。企业成本管理以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为管理对象。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企业整体经营的目标。具体目标有成本计算、成本控制这两个方面。成本计算目标就是将成本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部的使用者。主要有计算财务成本和编制资产负债表以及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及进行绩效评价等;成本控制主要是通过对影响成本的各因素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环节,分别是规划、计算、控制以及业绩评价。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可以计算企业的产品、服务成本,从而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信息提供依据。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加强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对企业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一)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抵抗内外压力的重要手段。而企业对抗内外部压力的有效手段就是缩减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以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其中关键的还是缩减成本。企业的成本降低之后,不但可以使产品极具价格竞争优势,同时可以聚集企业的力量去从事产品的研发、质量的提高以及改善提高企业员工待遇等等工作。企业只有将成本控制在同行业企业成本水平之下,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也有能力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二)加强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变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是和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比如采取定额方法对原料、工资、费用支出进行管理和控制,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指标也是归口分级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必须做出改进,因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缺少管理者对项目的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环节,从这一角度来说,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变的需求。(三)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成本控制和企业的效益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降低企业成本放在第一位,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全面展开企业的其它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际上成本管理的各项指标具有综合性,它不但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水平。三、新形势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进,使我国和国际很多先进思想理念接轨,为我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我国企业也作出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很多企业高层已经认识到了自身成本管理方面的欠缺,并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战略。(一)成本概念的拓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成本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而在其他领域也都出现了成本的概念,譬如说信息成本、质量成本还有目标成本等等。这些新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成本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不只是我们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有成本,其他事物也可能是产生成本的重要原因。认识到这一点,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节约成本。(二)企业对于成本预算的控制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都是成本会计的环节,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现代企业对于预算这一块都已经有了觉察,不管做的如何这都是进步,以前的企业只注重从生产过程中节约成本,但是殊不知没有成本预算很难控制以后的成本支出。(三)成本管理实现了法治化新形势下政企分开局面已经形成,企业做到了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成为了当今新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活动的主体。国家通过利润、税收等这种中介环节实现对企业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国家对于成本的法规在财务和税收等法规中体现。四、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企业成本管理研究的理论滞后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应该形成一种系统,不能因为引进了新的方法就放弃原有的方法,要将各种成本管理的方法联系起来,不能只是针对单个的成本管理方法来研究。使其具有连贯性,从而达到减少管理成本的目的。我国目前的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虽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差,但是相对于改革前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还是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原因在于其只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对于供应过程、投产前的产品设计以及成本效益水平高低等方面的成本管理应该引起同样的重视。(二)、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企业领导者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将管理重心放在企业的规模及效益上,以至于一些企业在日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速度,忽成本”的管理模式,以此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由于企业领导者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再次,企业领导者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因而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企业成本的管理。最后,企业领导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面对社会发展的压力,没有正确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成本的竞争。(三)、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陈旧均摊成本法是我国企业常用的管理方法,操作简单且节约操作成本,只需将总成本跟总销售相除就能得出单位产品的成本,但是不合理科学。一个正常的企业不仅仅只有销售出去的产品,还有不合格跟用于自我补给的产品,然而后者却没有纳入成本核算中。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单位产品的成本量。还有一些制造企业在生产半成品做成品出售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单位产品的成本量。此外还有品种法跟分步法。但是现在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方式,最合适这种生产方式的是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我国目前采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只有6.2%,说明我国的生产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的,不够重视消费者的个性。(四)、成本信息严重失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及人才水平有限,尚未引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或者尚未建立财务管理系统,使得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一线环节中的生产成本数据未能如实有效地进入财务系统中,造成数据遗漏、数据篡改等,导致财务基础数据失真,不能真正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情况。另外,有些企业过度注重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忽视了产品研发、售后服务过程上的投入,使得产品的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有的企业为了逃避税款,擅自调高企业成本,造成盈利较少,甚至亏损。(五)、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各层次的人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该由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的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能源和材料方面,下料时不精打细算,下角料不能充分利用,能源跑、冒、滴、漏等现象严重。成本管理主体确立的失误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成本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取得实效。(六)、忽视企业的库存管理虽然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其库存成本的管理,但是其对存货的成本管理仍然存在不足。有的企业过分强调标新立异而造成产品原材料多元化。比如有些电子企业,在生产产品时选用特殊的原材料(这种原材料缺乏通用性),从而造成企业仓库中原材料种类繁多,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而且也增加了企业仓管成本(分类、细化的原材料管理需要更多的职工来完成工作)。五、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采取的措施(一)树立成本系统的管理观念企业要树立成本系统管理观念,把成本管理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对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作出分析跟研究。研究各种成本管理方法所适应的经济环境跟本质,从而构建自身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让产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下占有一席之地。要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要把好每个成本关。包括产品从生产到到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各种成本都应该采用细致严格的管理手段。(二)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水平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各项成本的活动,并及时发现偏差给予纠正,以保证实现目标成本。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投产前的产品成本控制产品设计成本跟确定目标成本是产品投产前的主要成本。在革新已有老产品跟开发新产品时作为目标成本标准来对产品的设计成本进行控制,投产前的产品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2、投产后的产品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核心是投产后的产品成本控制,其主要有成产资料、产品形成的材料和工资成本等费用。应及时把实际发生成本、制定的目标成本和费用限额等对比结果反应给各职能部门。若有发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纠正来确保实现目标成本。3、销售阶段的产品费用控制企业应该建立内部责任成本制,以便更好的控制销售阶段的产品费用。在销售部门实行多层次的承包责任制,而且要严格地控制销售阶段的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