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一、生平概况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年出生于德国,在奥地利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后定居美国,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虽然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他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部落、二战中的土兵以及儿童精神病患者的研究,逐渐加深了对影响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的认识,逐渐扬弃了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本能冲动的局限,转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对文化和个体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埃里克森提出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人对周围世界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这种信任感是在出生的头两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婴儿出生后最迫切的需要是父母爱他、照顾他。如果他们能得到合理的照顾、哺育,关切与爱抚,就会感到世界是个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因而发展起对他人信赖的人格。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照顾不周,环境多变,哺喂习惯欠缺,对他态度恶劣等,就会使他们对周围环境产生猜疑,因而形成不信赖他人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所包含的矛盾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其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埃里克森也承认不信任感不一定都是不必要的,承认不信任感是对于危险的准备和不愉快事情的预期。人应该朝着该信任的就信任、不该信任的就不信任的方向发展,但二者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多于不信任感。培养信任感是重要的,而信任不信任的问题也不是在第一年都能解决的,在以后还要一再解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到3岁)如果说儿童在前一阶段还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那么这一阶段的儿童就要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地穿衣、吃饭、走路、开关门窗等。他们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许多事情喜欢自己动手,不愿他人干预。如果这种试探能得到成人允许,父母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会逐渐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出现一种自主的感觉,而养成自主发展的人格。反之,如果父母过于溺爱与保护,对他们的独立行动表现得不耐烦,横加干涉,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而发展羞怯的人格。所以,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因此,埃里克森主张,在安全范围内给儿童一定的自由,鼓励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于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使他们的依赖性长期存在下去,或者变得过分羞怯,难为情或疑虑。但是埃里克森也指出,儿童在实现自主时也要接受一定的限制,以便为将来有法制的生活做准备。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3—6、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对发展其想象力与自由地参与活动感兴趣,儿童日益增多的语言和运动能力使他有可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家庭以外的范围。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耐心听取并认真回答,对儿童的建议适当地鼓励与妥善地处理,则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而发展了解是非的良知。反之,父母或教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不屑一顾,或对儿童的建议不是禁止便是讽刺,则儿童就会形成退缩、压抑与被动而内疚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并以父母中与自己同性别的一方自居,并要取得与自己不同性别的父爱或母爱,与同性别父母一方发生情爱上的竞争,即儿子争取母爱,女儿争取父爱。如果不能取得这种情爱就会产生过度的内疚。性意识在下一阶段开始潜伏下来,直至青春期再次觉醒。这一观点实质上是弗洛伊德关于性是强大内驱力理论的翻版,它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4.变得勤奋的阶段(6、7岁—12岁)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被赋予一些期望他们去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工作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而得到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并且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与赞许,则勤奋感就会加强,进而培养起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对儿童教育不当,或屡遭败绩,或其成绩受到冷漠对待,则儿童就会自视不如他人,发展自卑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这个时期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出现了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这些层面包括自己的身体相貌、自己以往的状况、自己的现状,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等。个体要综合这些侧面,判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开始对自己作认真的评价,但是,如何对自己下明确定论,保持自我的一致性,这并非易事。如果家庭、学校提供的工作与社交经验足以发展他们明确而一致性的角色,则统一的自我就可以得到发展。自我同一感的建立可以使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能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和谐的关系,这些心理特质对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接受人生的挑战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建立同一感的青年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形成自我同一性混乱,致使他们无法觅得自我一致的见解,或则朝秦暮楚,或则自我混乱。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非常重视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发展,并认为这一阶段同一性的发展与前几阶段任务的完成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前有相当多的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那么发展这种同一性就相当困难,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同一性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8-30岁左右)这是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过去所达到的同一性加上这个阶段(从事工作、从事生产活动)的特点,就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建立友谊,分享苦乐,而在其中又不失掉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建立一种友爱关系,他就会产生孤独感,而不会有与人分享苦乐、互相关心这样的感情。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显示充沛感的阶段(30-60岁)这是人成家立业的阶段。如果个人事业成功,能够关怀下一代,造福社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就会获得充沛感。反之,就会陷入自我专注的状态,颓废迟滞,以私利和白娱为怀。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充沛感对颓废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8.达到完善的阶段(60岁以后)这是一个人一生主要努力趋近完成的时期。一个经过了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统一、亲密与充沛感等健全的人格者,进入老年期就会有一种完善感,不悔恨当初,认为自己为社会尽了力,对来日不多也不怀恐惧。相反,那些过去失去了很多好机会的人,这时会悔恨不迭,但要重新开始却又年迈无力,从而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所以,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人格发展的上述各个阶段是互相依存的,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阶段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解决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三、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即变得勤奋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他们刚进入学校时,都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他们满心期望通过获得学习或其他工作的成功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许。但是,学生的期望并非都能够顺利达到。特别是有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某一种表现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组,如分为优、良、中、差。学生一旦被划分到较差组的行列,他们就很可能会丧失信心,从而失去最初对成功的期望,最终导致自卑或颓废。即使是划分到较好组的学生,其成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或积极评价,同样也可能产生自卑或颓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或学校的教育决定着学生的成功或失败。为了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回答其问题,以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的人格。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帮助下确立实际的目标,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要给学生表现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丧失信心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成败观,使其懂得偶尔失败是学校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切不可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学习信心,更不能因此而自卑、颓废。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参考文献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46-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