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点-语文知识点汇总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语文(高起)第十讲一、讲述上一次课的遗留问题二、正式上课内容(古诗鉴赏)(一)知识点讲述考点1分清类别,区别风格1、咏史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作品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人物。其次,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往事的重提,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触的媒介。再次,要领悟情感思想。最后,要分析技巧,品味语言。2、山水田园诗首先,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其次,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再次,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3、边塞诗首先,要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因为边塞诗歌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其次,要注意边塞诗歌思想内容的差别。边塞诗意境开阔,内容丰富,既可反映残酷激烈的边塞战争,也可描写瑰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戍边战士的战斗生活,反映对边塞人民生活的关切。对边塞诗歌的各个方面要加以区别分析。最后,要注意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4、咏物诗古人对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做“不即不离”。也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摹上,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神韵、品格。所以,读一首咏物诗,主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神韵的把握与刻画,当然还要注意体悟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考点2明辨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考点3把握诗的艺术风格阳刚:豪放、雄奇、沉郁、直率,阴柔:婉约、含蓄、清新、风趣(二)真题练习1、秋斋即事[宋]许棐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1.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4分)2.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5分)答案:1.诗人把花开花落和季节联系起来,以花开来标志季节和节日:八月的桂香仿佛带走了中秋节,而九月的菊花却还没有为临近的重阳节开放。(2分)表现了诗人寂寞清冷的心绪。(2分)(意思对即可)2.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几天来花瓶空空,还骗得蝴蝶扑到屋里来。(2分)自嘲、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3分)(意思对即可)2、归至武阳渡①作[宋]刘克庄夹岸盲风②扫楝③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④底归人要认家。【注】①武阳渡:武阳水上的一个渡口,在现在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境内。②盲风:疾风,大风。③楝:也叫苦楝,一种落叶乔木。④篷:船篷。1.诗的前两句传达出有关诗人行程的哪些信息?全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2.诗的第三句是怎样由写景过渡到抒情的?结合全诗来看,“城西塔”在诗人心目中有怎样的地位?(5分)答案:1.诗人从水路归家,正是楝花盛开的季节(2分);诗人“怨恨”狂风乌云,表现了回家的急切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2.诗的第三句紧承上句的“遮”字起笔(2分),顺势转为让步、恳求的抒情语气(1分)。“城西塔”在世人心目中是标志性建筑,是他借以认家的最佳参照物(2分)。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开封:打开信封。1.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2.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答案:1.通过“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等一系列描写(3分),层层渲染,写出了诗人客居洛阳,思念故乡和亲人的真切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2.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2分),反映出诗人担心匆匆写成的家书不能完整充分地表达自己情意的心理(2分)。(意思对即可)4、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暄妍:明媚鲜艳。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合断魂:一定会深深迷恋。微吟:低声吟诵。狎:亲近。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1.诗人首联就将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对比,写书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2分)2.第三、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分)答案:1.摇落的众芳;(1分)暄妍的梅花。(1分)2.第一问:(5分)视觉角度;嗅觉角度。(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第二问:(2分)拟人。三、向学员介绍下次课的内容(词义辨析)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