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摘要】城市是发展的,动态的。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指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学习外国城市建设史后简要介绍一下我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认识。【关键字】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理论【正文】西方自城市的产生,城市规划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城市就开始形成了,城市形成便开始了他的进程。从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罗马,开始功能分区,或者说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开始出现阶级、贫富分区,例如卡洪门规划,路网的规划也开始产生了,方格网式的,这些城市的布局对今后一些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战争和从对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自身崇拜。阶级分化,生活方式,社会的意识形式等方面均对规划产生影响。西方的城市规划在工业革命之前,我认为还是逐步的发展,从古希腊民主共和思想在规划上的反映——如议会,城邦大量的公共场所,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由于神人同形的宗教思想的存在,在城市的形态上相应的反映出,广场周围的建筑多有围廊,满足人们的交往或买卖的需要,典型的城市建设有卫城。这一时期的著名城市模式——希波丹姆规划,规整的布局,棋盘式的道路网,按照阶级分化造成的分区,城市典型的平面形式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广场空间常呈L形。古罗马经济迅速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们的思想,大量世俗享乐建筑开始建设例如公共浴场、斗兽场。为了显示功绩,广场、凯旋门、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主题。罗马营寨的建造形式发展起来,十字交叉的道路,中间建设神庙。罗马共和广场,广场空间从希腊的开敞式逐步发展为较封闭的空间形式。中间是一些记功柱或者铜像,代表功绩。典型的广场代表——图拉真广场。这种布局形式是希波丹姆的演化。这一时期形成的著名规划理论的书籍——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书的内容包括:城址选择,建筑物选址;街道的布置;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他绘制的理想城市的模式其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的距离,使防守者易于在各个方面阻击敌人的攻击。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六边形理论,以及中国的八卦图,它们是惊人的相似。中世纪的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剧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中世纪欧洲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因而教堂建筑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是市民的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广场采用封闭构图,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有机的,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一些著名的教堂及广厂,在世界范围产生的重要的影响。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继续繁荣,不少中世纪的城市终于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14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级形态——手工业出现。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对人们精神的禁锢,即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以新的世界关推翻神学,经院哲学以及僧侣主义的世界观,形成文艺复兴运动。其历史意义是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位制造舆论。这个时期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其规划形态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都作为设计方案,提出格网式街道系统,同心圆式接到系统等。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中世纪的城市进行了改建,改建往往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场建筑群方面。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向往古代文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等人师承古罗马维特鲁威,发展了理想城市理论。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其典型城市模型是,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中心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费拉锐特著有《理想城市》,做了理想的城市方案,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由于火器威力的进一步发展,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城墙,故一些多边形、星形城市均设置凸出的棱堡。棱堡有掩护火力可以从侧面反击攻城的敌人。在17世纪后半叶,新生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庇护,资产阶级与国家已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国家。在城市建设上受古典主义思潮的影响,祟尚抽象的对称和协调,无论在平面布局或立面构图上,都不遗余力地强调轴线,强调主从关系。其中以巴黎的改建规划影响最大,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都成为当时城市建设模仿的典范。18世纪在英国起步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迅速发展。由于工业生产方式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壮大,使得城市服务设施不足,住房短缺,旧的居住区沦为贫民窟,并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的工人房屋,同时,由于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匮乏,使得一些廉价住房在步行的范围之内,居住于工厂混杂,同时设施缺乏、人口密度高、不卫生、不满足基本的通风采光条件,人们的居住环境迅速恶化,导致疾病的蔓延,在这种状况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关于城市发展新的讨论,出现新的思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我认为有田园城市、柯布的集中主义、早期的一些理想城市模式有乌托邦、太阳城、法郎吉斯特、新协和村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盖迪斯的“有机区域规划”理论对近代城市规划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西班牙马塔1882年的“带形城市”、芬兰沙里宁1918年的“有机疏散理论”、法国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法国夏涅的“工业城市”、美国赖特的“广亩城市”、前苏联米留庭的“带形指状城市”、第十小组的族群城市、日本菊竹清川和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还有美国的麦克哈格为代表的生态景观城市等等。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从广义上讲,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是图面上的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对社会的改革,即对构成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风貌、城市有机体的总体规划。不仅包括了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周围城市的关系,同时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有机体方面的规划及安排。从而解决不断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阻止大城市无节制地发展。该理论具有极大的超前性,甚至超越了很多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规划界将其称之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以柯布为代表的人物,主张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的而带来的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经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面对大城市发展的困境,E.霍华德和勒·柯市西埃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法。前者倾向于人口分散,实现“田园城市”的理想;后者倾向于人口集中,主张以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和改造大城市。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一种介于二者之间又区别于二者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二战以后,由于战争对城市的破坏,战后重建成为城市的主题,面对大批重建问题,提出系列系列城市规划措施,其中以功能分区最为盛行,这种模式比较适应战后迅速的重建。即《雅典宪章》提出的,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交通,但其中许多的问题太过理想化,涉及的面太广,超出了规划能力范围,同时也忽视了规划的本质工作,导致规划之后出现一系列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到的还有战后大规模开展的卫星城建设,在战后到60年代末先后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这成为分散大城市过于积聚的功能和人口,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功能协调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卫星城存在基础设施、就业岗位等问题,没有协调好与母城的关系最终导致其失败。1961年JaneJacobs发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对规划界一直奉行的最高原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是现代城市规划几十年来第一次被赤裸裸的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世界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多元的后现代社会思潮,西方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思潮都处于混沌交锋的大转折时期。在城市规划领域,强调从功能理性的现代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社会文化的后现代城市规划,人本主义成为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核心。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师大会发表《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坚定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并强调“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马丘比丘宪章并不是否定雅典宪章的意义和作用,而是在认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感受,和城市的有机,使城市呈现活力,城市不是一个活动的机器。规划理论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带,全球城,全面综合发展日益进入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