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第三章-课程的理论基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课程论的理论基础第一节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一、课程的基础,第一种观点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这里的“基本领域”,就是指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第二种观点是指那些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力量。第三种观点试图融合前二者之间的分歧,提出课程基础应为“课程理论的基础”。二、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涉及两个基本概念,一是课程论的基础理论学科,这是指能够对课程理论的构建产生影响的,以知识、学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其它学科,由于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的不同,其研究结论对课程理论的构建也会产生影响;二是课程论的基础理论,这是指课程论所独有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三、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将课程看作是一种实践形态的课程现象时,就需要分析课程产生、形成、发展的规律,探询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依循课程发展的轨迹预测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二)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的,即将课程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包括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现象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现象。(三)将课程看作一种学科形态的课程理论时,所要做的是构建出合理的课程理论,即通过建立一定的假设,并从不同的知识领域和实践中获得根据,这样可以促进课程理论的合理化。(四)课程的知识领域。课程的知识领域是决定课程理论本身与外部界线的基本尺度。第二节课程论与哲学一、哲学对课程论的意义首先,个体总是带着自己特定的哲学观思考、研究和实践课程。其次,课程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上升到哲学的层次才能得到终极和根本的回答。这是因为,1.哲学是学校课程观的最根本的基础;2.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的模式,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3.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的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4.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和门类。二、哲学对课程论的影响作用(一)哲学为课程提供了研究范式:课程的哲学范式1.基本命题是:课程是达到完善目的的手段,是人类有价值的知识的精华与载体,集中体现着人类关于大学的目的和追求。2.基本问题是:课程中的知识有何种价值?怎样形成学生的知识更有价值?第一个问题可以从静态的知识论层面去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动态的认识论层面去回答。3.核心概念是“价值”,以价值为基轴审视大学课程。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思辨的方法和人文理解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概念推演来把握课程,用以研究课程标准、内容、类型等问题,后者主要通过个体的主观理解和直觉思维以解释课程,用以研究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课程标准、内容、实施入手。(二)哲学为课程提供了前提性意义:课程的本体论基础它以特定的关于自然、社会、人的理论来阐明学校活动的性质、意义,并且贯彻到课程领域,表现为形成关于学校课程的各种基本理念:学校课程是什么,课程的基本价值终极目标在哪里等等。(三)哲学为学校课程提供了评判性工具:课程的价值论基础对课程的价值评判主要包括:课程实施对象的价值评判和课程内容的价值评判两大方面。1.对课程实施对象的价值评判主要涉及人的本性,追问人的本性是什么?有没有教育的可能性?对人的本性的评判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编制方式、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2.对课程内容的价值评判主要涉及知识的价值,追问什么知识最有用?对知识的价值判断是确定大学课程范围、选择课程内容的基础。(四)哲学为课程提供了直接性根据:课程的认识论基础1.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对课程设计的模式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传统上主要划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派。2.哲学中关于认识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影响甚大。课程价值取向有三种:一是课程的社会价值取向;二是课程的个体价值取向;三是课程的知识价值取向。3.哲学中关于认识的形式和知识的分类,在学校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和门类。知识分为四类: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制作课程便可相应地分为这四种类型和门类。第三节课程论与文化学一、文化对课程观的制约1.应确立一种知识形式来概括人类文化的公共部分,以一种切实可行的公共形式或学科编制公共体系作为课程的基础。2.课程编制应建立在更加合理、正确的文化选择上,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文化分析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分类法和解释法,前者着重对社会文化进行纵向、横向的剖析,从而建立文化分类体系,后者则重视把文化当作一个整体看待。3.课程编制的具体步骤包括五个阶段:(1)首先讨论哲学问题;(2)主要讨论社会学问题,即通过分析特定社会文化的变量,判断现存社会性质及理想的社会蓝图,确定课程教学的社会职责;(3)着手对文化进行分析;(4)把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课程编制过程;(5)具体根据时间安排和先后顺序,组织课程材料以及课程进度。(二)以亚文化为主的文化取向视野下的课程观1.课程应从分析文化变量入手,再到分析文化常量;2.课程应从集权制转变到分权制。3.课程应从注重文化同质转向注重文化异质。4.课程应从精英主义转变到各阶层参与。5.应重视课程编制中的冲突与矛盾。(三)折中的文化取向视野下的课程观1.在课程编制时,首先确立折中的文化观念,即以共同文化为主,确立全国或地方的基准线,特别是对于核心学科,如外语、计算机、数学等,要确立共同文化的水平基准线。2.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发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学本课程(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的课程),以突出亚文化的作用。3.在课程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各阶层人士的意见4.课程编制的步骤有五个部分:(1)分析环境。(2)形成目标。(3)制订方案。(4)阐明和补充实施。(5)检查、评价、反馈和改进。二、文化对课程的制约表现(一)文化对课程的制约作用1.文化传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1)文化传统主要有两种类型“后喻型文化”和“前喻型文化”。(2)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课程的内容选择(3)文化传统还对课程的组织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2.文化交流是课程整合的主要根源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创新。3.文化变迁是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因。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二)课程自身体现的文化特性1.课程设计是文化的选择与提升的过程。2.课程实施是文化的传递与继承的过程。3.课程评价是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的过程。第四节课程论与社会学一、社会学对学校课程论的意义课程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无法脱离社会的大环境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因其具有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影响它所服务的社会系统。二、社会学对课程的制约表现(一)社会学为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社会学范式1.基本命题是:课程作为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社会通过制订和实施课程这种”法定文化”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并且满足统治阶级利益需要。2.基本问题有四个:一是课程所代表的是谁的知识;二是课程的这些知识是由谁来选择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来组织课程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其社会原因是什么;四是课程的知识对特定社会群体是否有益。课程的社会学范式研究所有课题,可以说都是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具体展开。3.核心概念是“社会控制”,关注课程中所蕴含的社会影响、社会制约、社会控制的成分。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分析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入手(二)社会学为课程提供了终极目标:社会化1.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以成为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它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2.课程完成大学生社会化的功能和任务。课程作为个体社会化中介的课程,除了传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个体对社会角色产生认同以外,还必须传授给个体作为社会一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三)社会学为课程提供了制约机制1.政治影响课程的机制。(1)政治权力决定课程的权力系统。(2)政治权力决定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政治文化)影响课程的价值系统。(3)政治权力和政治意识通过中介影响课程的要素系统。2.经济影响学校课程的机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是影响课程系统的基础性因素,其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1)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力等中介因素影响学校课程。(2)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四)社会学为课程提供了功能作用1.对社会个体的功能作用。2.对社会整体的功能作用。它具体包括:(1)社会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2)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功能。(3)社会控制的整合功能。(4)社会制度文化保存与活化功能。第五节课程论与心理学一、心理学对课程论的意义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人的心理结构论、心理发展特征论、学习理论,不仅有助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确立、选择与组织,而且能够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提供合理的、有效的方法与模式,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二、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作用(一)心理学为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心理学范式1.基本命题是:课程是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材料,其选择、编制、实施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力。2.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现行课程是否适应学生当前心理发展水平;二是课程怎样才能做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意义。3.核心概念是“心理发展”,关注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其中,理论研究主要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对课程标准、内容及模式等有关范畴或因素给予合理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式,运用心理学规律,探讨课程开发整个过程的一系列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入手。(二)心理学为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心理学对课程目标的筛选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较低层次上,心理学理论把可能期望通过课程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的变化,与不可能期望产生的变化区别开来;在较高层次上,心理学理论可以把特定的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与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别开来。(三)心理学为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1.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2.课程内容与学生主动参与的关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内容中去,既包括外显式的参与,也包括内隐式的参与。3.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课程内容与学生思考能力高低的关系,(四)心理学为课程内容的组织提供了方法课程组织应遵循三个原则:1.连续性,即直线式地陈述课程内容;2.顺序性,强调后继的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不断增加广度和深度;3.整合性,即要注意各门课程的横向关系,使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