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李华平“语文科文本解读学”专题讲座03导讲: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QQ:68140776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作为知识的文本解读方法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文本解读方法是知识如果没有这类知识的支撑,阅读教学就会是低效的“暗里摸索”,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就文本解读而言,教师“应该教”、学生“应该学”的主要是文本解读的知识——原理、策略、方法与技能。文本解读方法是什么性质的知识?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看,文本解读方法是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言述性知识。二、文本解读方法知识开发的途径(一)借鉴中国古代的文本解读方法1、知人论世2、以意逆志(1)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根据文本的整体立意,来探求作者当时的心志3、仔细领会4、注重比较5、分级解读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在《古文关键·总论看文字法》中这样说:先见文字体式,然后偏考古人用意下句处。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如何是主意首尾相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第四看警策、句法: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是下句下字有力处,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如何是缴结有力处,如何是融化屈折、剪裁有力处,如何是实体贴题目处。6、诵读涵咏二、文本解读方法知识开发的途径(二)借鉴西方近现代的文本解读方法西方自觉追求文本解读方法的“新批评派”1、作为原则的“细读法”“词义分析——结构分析——语境分析”2、切入角度一:“语义分析法”“词义分析法”第一步,确定关键词第二步,分析关键词第三步,以关键词为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3、切入角度二:双重情节分析法第一步,找出双重情节第二步,分析双重情节二、文本解读方法知识开发的途径(三)创造文本解读的方法1、创造的模式:(1)“体验创造式”:亲自解读文本——提炼关键词句——形成解读方法——反复验证解读——修正解读方法。(2)“分析创造式”:分析解读文章或教学案例——提炼关键词句——形成解读方法——反复验证解读——修正解读方法。二、文本解读方法知识开发的途径2、方法的特性:(1)适应性。不同文本、中小学生(2)概括性。(3)操作性。(三)创造文本解读的方法我们始终在路上……文本解读方法的知识开发是一个漩涡,需要不断地继承、扬弃,推陈出新。三、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一)打开天窗法“读书先看皮,看文先看题”“破题者,犹如析薪也,开门也。析薪之后,可以燃起熊熊烈火;开门之后,便可领略殿堂风采。”1、作用:(1)知体式:《观舞记》《黄河颂》《漫话清高》(2)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小狗包弟》(3)晓意图:《窦娥冤》《窦娥冤》(4)窥特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打开天窗法的子系方法:结构分析法添加成分法研讨评论法另起炉灶法(二)结构类读法1、提取表层结构《中国石拱桥》:开头一段先用一个比喻引出事物,中间分说事物,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两种典型代表——联拱和单拱,接着拓展延伸,说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提炼为:引出中国石拱桥——分说(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延伸说发展《神奇的极光》:三个小标题就表示出文本的结构思路:古老的神话传说——极光一瞥——极光的来龙去脉提炼概括为:引传说——说极光——析成因1、提取表层结构2、提炼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针对的是成篇的文本的思维结构;着眼点不在于一个个具体文本的结构,而在于一类文本的结构。《中国石拱桥》:表层结构:引出中国石拱桥——分说(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延伸说发展深层结构:引出事物——分说事物——拓展延伸回忆性文章的结构:引起回忆——回忆往事——回到现实才子佳人模式:余映潮《神奇的极光》教例品析师:下面什么进行第一项活动,熟读课文,来品析它的写法。(大屏幕出示)品析写法,不要求同学们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大家浏览课文,抓住课文的三个小标题,来给这样一种结构方式命一个名。课文中的三个小标题表现出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这篇课文的谋篇布局是怎样的呢?给它用简短的文字命名。看课文,思考。(三)一语立骨法通过抓取、分析承载文本主旨、主线或者作者意图的“一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迅速理解文本。崔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鲁迅《故乡》:“变”:(1)景物变——20年后的故乡,没有了“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和“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只有“萧索的荒村”。(2)人物变——“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变为“石像一般”的木偶人,原本见了我无话不谈现在却恭敬地叫“老爷”,“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原本“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尖酸刻薄,顺手牵羊。(3)“我”的心情变——这次是专为了告别故乡,难免凄凉、留恋,可是经过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后,“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思考:《湖心亭看雪》抓哪个字?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此文紧紧围绕一个“痴”字做文章。第一段写看雪的时令、地点和大雪封湖之状,为下文写作者冒寒看雪作铺垫,突出其“痴”。第二段写作者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独抱冰雪、孤高自赏,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固痴至此。以痴眼看景,一切景皆着痴色——白茫茫一片的大背景下,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天地间是何等渺小,“舟中人两三粒”,写人用“粒”,极言其小。既是如此渺小,又何必如此之“痴”?这为下文写“痴”情为何作好了铺垫。第三段写到湖心亭遇到二人“铺毡对坐”,“拉余同饮”,原是“金陵人,客此”。他乡游子,萍水相逢,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最后一段,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思考:教学下面这首诗抓哪个字?怎样教学?化石吟张锋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还有:线索求解法层层剥笋法追根溯源法主问题索解法四、文本局部细读的方法中国清代的金圣叹就是一个细读大师。《金评水浒》西方:英美新批评金批水浒(开头摘录)话说故宋,哲宗皇帝在时,其时去仁宗天子已远,[金批:只是顺手从楔子写来,却将从来国步升降,天运循环,一笔提尽,使读者便有上失其道,忆散久矣之痛也。]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金批:开书第一样脚色。作书者盖深著破国亡家,结怨连祸之皆由是辈始也。○言子弟则有为之父兄者矣,失教之罪,谁实任之?]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一)语法分析法叶圣陶:要多多培养学生把一句话切成几段的能力。把一句话切成了几段,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自然就分清楚了。我曾经跟几位大学生一起读一篇《人民日报》的社论,就用“切”的方法,分清节与节的关系,段与段的关系,句与句的关系,句中各个成分的关系。这样一层一层往下‘切’,对社论的理解就比较深刻,语法和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一一得到解决。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都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并列关系的结构;类比关系的思路——由日本人的政治引出“我们的政治”。日本人说他们的政治,是动物园式的政治,把人民用铁栅栏牢牢地关住,给他们一片肉吃,说是什么“温情主义”。①‖我说我们的政治,是宰猪场式的政治,把我们人民当作猪宰,拿我们的血肉骨头,喂饱了那些文武豺狼。②(李大钊《宰猪场式的政治》)解证关系的结构:概括与具体的思路——先说“海洋确实浩大”,后说海洋“怎样”浩大。海洋确实浩大。①‖世界海洋的面积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九。②(《海洋与生命》)这段文字共分两大层。从语法上看,两层之间是转折关系;从思路上看,两层之间是“叙·议”关系——①句为一层,是叙述;②③④句为一大层,是议论抒情。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难者之列。①‖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②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个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④思考:下面段落的第一层划在哪里?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这段话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前3句是一个解证关系的句组,①句做概括提示,②③做具体解释。这3句话是叙述事实。④句是在叙述基础上评论。注意本段不是总分总关系精要好懂的语法知识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抓手《荒岛余生》最后一段第一句话: “现在我对于自己的处境已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着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教材编者改编为:廉颇听说这件事后,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二)细节揣摩法(三)比较推敲法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比较点:1、称呼;2、排名次序;3、关注中心替换比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皎皎牵牛星,迢迢织女星。擢纤纤素手,札札摆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不甚远。清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景泰蓝的制作》教例品析:理解“尽打尽打”的含义及意味师:本段是写景泰蓝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做胎。工序过程说得很详尽。同学们在自读中是否发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特点?生1:我看作者动词用得比较多,譬如“打”“圈”“焊”。(四)矛盾揭示法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片”一般用来修饰比较比较平、比较薄的东西,比如一片糕、一片肉、一片云、一片花……城堡,本来是高耸的,按说应该用“一座”来修饰。但这座城坐落于茫茫群山之中,周围都是万仞高山,相形之下,这座城就显得小得可怜,单薄得如同一张纸。而城中的士兵呢?就显得更加渺小、微不足道了。你会这样买马吗?《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五)标志索解法《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沈从文先生的诗化小说《边城》开篇这样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