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森林生态学》教案第1次课课目绪论目的要求生态学概论、森林生态概念、基本内容和任务、学习方法;当代生态学特点、森林生态学的新发展,我国森林生态学今后发展方向;生态学与森林生态学历史发展。重点生态定义、森林生态定义和内容难点森林生态学的发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一、生态学与环境、资源二、生态学的定义三、生态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四、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五、学习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的目的根据学科发展介绍一些目前研究热点第1页第2次课课目第一章森林与环境目的要求环境的概念、生境。树木生态学特性、区域环境、。环境因子分类、生物圈。重点环境定义、生境定义、生态因子作用基本规律。难点生态因子作用基本规律。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环境的概念与类型一、森林环境二、生物圈的环境三、环境的类型第2节环境因子的生态分析一、生态因子的分类(类型)二、限制因子三、研究环境因子的生态效应应注意的问题四、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分析五、生态幅六、指示植物七、适应组合对过去课程中可能提到过内容,简要介绍,加深学生的联系和理解。第2页第3次课课目第3节光;第4节温度目的要求树种耐荫性概念、鉴别方法及影响因素。光、温度的生态意义,光、温度对树木的影响。光、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重点树种耐荫性定义、鉴别方法;温度周期现象难点树种耐荫性实质;温度对森林的影响。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3节光一、光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二、光的生态作用三、树种的耐荫性第4节温度一、温度变化规律二、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三、树种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四、温度与树种分布及引种对气象学、生理学中涉及内容,简要介绍以引起学生联系,增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分析应用。第3页第4次课课目第5节水分目的要求水分条件与森林分布,树木对水分需要及其适应概念,耐旱树种,中生性树种,湿生树种特点,。水分生态定义、水分形态及其作用,水分亏缺对树木生长影响。水分条件评价指标。重点森林如何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难点树木对水分的适应机理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一、水对树木的重要性二、不同形态的水及其生态意义三、树种(森林植物)对水分不足和过剩的生态适应四、树种(植物)水分的生态类型五、森林对水分的调节作用对气象学、生理学涉及内容简要介绍,加强学生的联系。第4页第5次课课目第6节大气;第7节土壤目的要求大气污染的概念、酸雨定义、大气组成及其意义。树木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净化作用。风对树木影响,森林防风作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生物对树木影响。重点大气污染的定义、酸雨定义、树木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净化作用。森林死地被物涵义及其作用。难点森林的监测作用净化作用,森林土壤自养能力。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6节大气一、大气成分的生态作用二、大气污染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三、风与植物的生态关系第7节土壤一、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二、土壤对林木的影响三、森林对土壤的影响对大气污染形成、危害机理仅简要介绍。对土壤学介绍内容简要提及树木与土壤关系讲解。第5页第6次课课目第8节地形;第9节火目的要求地形的生态意义,山地地形因子对森林影响。地形的基本类型,巨大地形对森林的影响。火的生态意义重点地形的生态意义,火的生态意义难点海拔、坡向、坡位、坡度意义及对森林影响。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8节地形一、地形条件的生态意义二、地形及其基本类型第9节火一、火的发生条件与林火类型二、火对土壤的影响三、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四、火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和防火的后果主要阐明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等再分配作用及其对森林影响。第6页第7次课课目第二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目的要求种群概念及物征,存在曲线及其意义,种群年令结构类型及其意义。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生态位。重点种群定义,种群年令结构类型及其意义。难点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缔增长模型。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种群概论第2节种群的数量及动态第3节种群的空间格局第4节种群调节第5节动物捕食在种群调节中的作用作业:生命表的制作第7页第8次课课目第6节生态对策目的要求生态对策、繁殖对策、生长对策。K对策者和r对策者特征。适应策略。重点K对策者和r对策者特征难点适应策略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6节生态对策一、生态对策二、繁殖对策三、生长对策第8页第9次课课目第三章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目的要求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生态位理论。他感作用。协同进化。重点竞争,他感作用,生态位理论难点生态位理论、协同进化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一、种内关系二、竞争三、种间竞争四、竞争排斥原理与生态位理论五、他感作用六、寄生与共生七、捕食作用八、协同进化放他感作用的多媒体课件第9页第10次课课目第四章森林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目的要求群落的涵义,多度与密度、频度的涵义、盖度概念,优势度与重要值概念。重点群落的概念,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难点森林群落的数量特征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森林群落的概念第2节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配合实验让学生掌握调查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理解第10页第11次课课目第3节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第4节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目的要求建群种涵义,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层片结构涵义,群落的周期性与外貌。单纯林与混交林定义。重点群落的结构难点层片分析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三节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第四节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第11页第12次课课目期中考试目的要求闭卷重点难点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绪论,第1章,第2章第12页第13次课课目第五章森林群落演替与分类目的要求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的概念、方向、速度及其影响因素。演替“顶极”理论,常绿阔叶林演替特点。重点森林演替概念,群落发生的一般过程,演替系列,次生演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难点演替“顶报”理论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森林群落的年变化第2节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与模式第3节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第4节演替的“顶极”理论第5节经典演替观与个体论演替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课件第14页第14次课课目第6节森林群落分类目的要求群落分类意义、原则、依据、群丛涵义。群系涵义、群落分类系统、群落类型的命名。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重点群落分类意义、群系、群丛涵义,群落类型命名。难点群落分类原则、依据和系统。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一、群落的分类二、群落的排序三、立地分类群落分类很复杂、学派较多,本章仅简要介绍基本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第14页第15次课课目第6章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目的要求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组成。重点生态系统定义、生态系统组成难点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分析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研究仍目前生态学研究热点,发展很快,限于学时,本章仅作简要介绍。第15页第16次课课目第3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第6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目的要求食物链涵义、营养级涵义,10%定律,金字塔涵义重点食的链,营养级,金字塔难点比较3种金字塔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3节食物链和食物网第4节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第5节生态效率第6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16页第17次课课目第7节生态系统的演替~第9节生态恢复目的要求生态平衡涵义、生产力定义、生物量定义重点生态平衡涵义难点生物量测定技术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7节生态系统的演替第8节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第9节生态恢复第17页第18次课课目第七章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目的要求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放大,地质大循环,水循环,C循环,N循环重点水循环,C循环,N循环难点C循环与全球温暖化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第2节水循环第3节气体型循环第18页第19次课课目第4节沉积型循环~第6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目的要求气体型循环与沉积型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的异同点。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中的特点。生物放大。森林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的特点。重点沉积型循环,森林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的特点。难点森林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的特点。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4节沉积型循环第5节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第6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第19页第20次课课目第八章森林生态系统的能流目的要求初级生产,次级生产,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产力,生物量,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分析次级生产量降低的生态原因。重点初级生产,次级生产难点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热力学定律第2节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第3节次级生产第20页第21次课课目第4节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第7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目的要求分解过程总初级生产量生态系统分解过程的性质。一般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重点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难点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4节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第5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第6节生态系统能流模型第7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第21页第22次课课目第9章森林分布目的要求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涵义及其关系。我国森林分布概况及主要类型特点,浙江森林特点。世界森林分布概况。重点垂直地带性涵义,水平地带性涵义难点引起森林地带性分布原因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提纲教学法及说明事项第1节森林植被的自然分布规律第2节世界森林分布第3节中国森林地理分布本章主要让学生对森林类型分布有一个初步印象。第22页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