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1、纪录片的开端国际影视界公认,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拍片活动实际上代表着记录电影的开端,他们的两位摄影师初步确立了两种纪录电影风格:“对现实的描述”和“对现实的安排”;《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1922年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约翰·格里尔逊,被称为纪录电影先驱,不但首次提出并使用了“纪录片”的概念,而且在1929年发起的英国纪录电影潮流,成为纪录电影的第一大学派。《漂海捕鱼》;中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拍摄纪录电影,早期的镜头记录了清朝末年的一些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段等;《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纪录片。1953年7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诞生,标志着我国纪录片拍摄制作的专业化时代的开始。2、纪录片的本质最初使用“纪录片”(documentaire)一词的是法国人,用以指电影诞生初期大量出现的旅行片;提倡使用“记录电影”一词的约翰·格里尔逊,源自法文的英文词汇documentary,他在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摩阿纳》提出了纪录片是“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稍后,他还将“记录电影”更加明确地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thecreativetreamentofactuality);从本体意义上把握纪录片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无假定性的事实。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这里的真实是相对于艺术的真实而言的,指客体对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人物,不容许虚构事件。“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儿;第二,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早期和后期的区别。《望长城》;第三,情境化的叙事方式。以真实自然的生活流程为素材,通过择取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和片段来“再现”生活的原貌。3、纪录片的轨迹•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世界纪录片史是一部关于“真实性”理解与运用的发展史,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从诞生到确认纪实风格却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报道型、形象化政论、重视教化,倚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几乎没有写实音响。《芦笛岩》、《长江行》;1966年至1976年《丝绸之路》揭开了与国外合拍大型纪录片的序幕。《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电视屏幕上相继出现了专门播放纪录片的专栏,但画面和解说词模式仍是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的主要样式。直到《望长城》选题多元化、创作手法多样化、经营的市场化和播出的栏目化二、纪录片的创作模式1、格里尔逊式又称直接宣导式。以约翰·格里尔逊命名,其特点是影片内容重视社会功用,形式上依靠解说词来配合画面,强调把电影用于教育和宣传的目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主要是指采取戏剧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reenactment或staging)甚至“重构”(reconsturuction)。《锡兰之歌》、《住房问题》、《夜邮》中国的电视专题片从形式到创作手法都与直接宣导式一脉相承。“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1)创作思维不同;(2)表现手法不同;(3)结构形态不同。2、真实电影:是对20世纪60年代出现与欧美等国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统称。“真实电影”的观念可追溯到1922年前苏联导演兼理论家吉加·维尔托夫倡导的“电影眼睛”学说,主张“无演员、无布景、无剧本、无表演”,“出其不意地抓取生活”的影片。“真实电影”强调对现实进行“客观”展示,对格里尔逊式以解说为主的纪录片的反叛。甚至没有一句解说词,只是‘客观地’记录被摄对象的声音。(1)直接电影主张摄像机和拍摄人员应该像“墙上的苍蝇”一样,不与被摄者发生任何瓜葛,以求能拍摄出即使摄影机不存在时同样发生的事,在不介入的长期观察中捕捉真实。《初选》“直接电影”绝不采用访问,一般利用同期声、无画外解说和无操纵剪辑,尽可能忠实地呈现不加控制的世间,让观众自己下结论,而无需任何含蓄或直率评论的带动,给观众一种“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平衡》(2)真理电影先驱是荷兰著名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他认为纪录片除了向观众反映情况、使他们感动之外,还应当鼓励、动员他们,让他们对影片中反映的问题采取积极态度。他从不相信什么绝对客观的真实。“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两者的区别(美国电影史家埃里克·巴尔诺):①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试图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②不希望抛头露面;主张参加到影片中去③不介入的旁观者的角色;挑动者的作用④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收入摄影机;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对“记录”和“虚构”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3、访问式完全由访问和谈话组成,一个访问接一个访问,整部片子是建构在访问上面的。《60分钟》、《新闻调查》4、反射式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