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融合定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北方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内迁与各民族交融前秦邓太尉祠碑前秦邓太尉祠碑碑文记载,前秦长安附近生活着匈奴、羌、粟特等12个少数民族。碑文说明的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说明当时关中地区民族杂居非常普遍。出现原因:东汉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哪些省区?2.这些古老的民族,今天还有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如果没有,它们是怎么消失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出现了大量新的景象•匈奴贵族刘渊熟读儒家经典,精通《孙子兵法》•居住在边境的汉族从事畜牧业•少数民族(游牧)开始农耕生活•少数民族妇女身着汉族服装•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阅读课文80页的资料。胡床方凳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事物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汉人最初是席地坐卧。室内地面上先铺较大的席,在其上铺设供坐、卧的家具。办公、宴客时,临时陈设几、案、屏风等。坐的样式是跪坐,即双膝跪地而将臀部坐压在脚后跟上。在游牧民族中坐姿都是垂足坐。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分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胡床方凳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又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迎的饮食。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袴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袴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南北流行服饰--袴褶服穿袴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胡床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1,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哪一年统一了黄河流域?2,北魏之前北方经历了怎样的政权变更?自主学习十六国与北朝更替十六国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304年—439年),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十六国时期,各国争战连年,百姓颠沛流离,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族名匈奴鲜卑羯羌氐汉国名前赵、北凉、夏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后赵后秦成汉、前秦、后凉前凉、西凉、北燕十六国与北朝更替十六国后期,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部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汉族以农耕为主定居封建社会先进北方少数民族(胡)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奴隶社会相对落后民族状况比较表假若你是孝文帝,想发展国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看书第二﹑三子目,找一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活动二:自主探究,构建知识体系①鲜卑保守贵族会怎么想?(作为保守者的角度)②北魏孝文帝又会怎么想?(作为改革者的角度)(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迁都洛阳请结合材料分析迁都原因①《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②当时流行的歌谣: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③北魏疆域地图平城2.汉化措施①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拓跋改为元;④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此歌产生于北魏时期。敕勒族民歌,本为鲜卑语,后译为汉语。学习汉语改易服饰改用汉姓刘独孤贺贺赖陆步六孤穆邱穆陵长孙拔拔元拓跋汉姓鲜卑姓与汉族通婚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反方: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进步。正方: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北方的这5个国家称•为北朝。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统称为南北朝。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南朝北朝1.请同学们画一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2.请同学们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寻找我们自身所带有的民族融合的特征说明: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其他民族的特征。探究活动涮羊肉烤肉葱胡椒大蒜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的更替联系上下文,让学生了解历史政权发展的脉络。承前启后,留下悬念。隋各族人民长期接触出现民族融合趋势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迁都洛阳汉化措施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三国中的魏国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A、长安B、洛阳C、许D、殷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李悝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A、氐B、鲜卑C、汉族D、匈奴课堂练习CBDC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A.羯B.鲜卑C.氐D.匈奴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BC课堂练习说教学设计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A.建康B.洛阳C.长安D.平城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B.增加财政收入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D.学习汉族文化DBC课堂练习说教学设计10.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1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DA课堂练习说教学设计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