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说课(工业分析与检测技术专业)说课人:范思思2014年10月课程学时&课程学分64学时4学分1课程类型&课程类别2B类(理论+实践)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修读学期3工业分析与检测技术专业第4学期《环境监测》课程简介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目录Contents课题定位课程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活动成果工作启发67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2345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调研创新构建定位设计分析职业领域与工作岗位,归纳行动与学习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明确本门课程定位结合岗位工作流程设计课程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调研(分析职业领域与工作岗位,归纳行动与学习领域)行业领域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化工、医药、环保、石油化工、食品、冶金建筑、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首次就业岗位产品检验原材料质量控制中间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与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能力常规化学分析能力仪器操作与维护能力化工产品检验能力药物检验能力环境监测能力农产品及深加工检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岗位检验技术管理产品、原料、中控分析管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安全、纪律、文明生产管理。检验过程异常情况处理。分析检验能力专业外语阅读能力资料查阅和整理能力分析方法设计和开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应用能力板块基础能力板块•基本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化工生产过程操作、设计的能力•工业产品分析与检测的能力•化学、微生物学、材料学基础•设备设计、制图的基本能力•工业分析与检测技术专业的基本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能力结构通用能力岗位运作能力板块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监测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初级工分析技能训练课内实训岗位操作技能实训高级检验工考证训练顶岗实训毕业综合训练初识职业高级工水平熟练工水平专职教师指导兼职教师指导识岗实训2.创新(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模块化药品质量标准查阅水和污水监测(34课时)空气和废气监测(16课时)环境噪声监测(8课时)固体废物监测(2课时)“水““气““声““渣“3.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前期课程一前期课程二同步课程后续……化工原理有机化学微生物应用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工业分析与检测的基本能力环境监测药物分析技术定量化学分析工业产品分析与检测的能力化工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知识技能素质准备化学基本理论与操作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4.定位(明确本门课程定位)本课程与前续、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环保概论现代检测技术相关岗位工作顶岗实习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性质与作用《环境监测》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案制定、样品采集保存与预处理技术、样品分析测定技术、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编制等,建立完整的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体系,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环境质量做出评价。4.定位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1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预处理、测定原理与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知识目标4.定位(课程目标)会布设采样点,确定监测项目,选择监测方法;会采集与运贮样品、能预处理样品、能进行样品分析测定、会数据处理与结果报告、能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素质目标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调研创新构建定位设计分析职业领域与工作岗位,归纳行动与学习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明确本门课程定位结合岗位工作流程设计课程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目录Contents课题定位课程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活动成果工作启发67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2345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环境检测员1方案——检测方案制定①熟悉国家环境标准;②能根据环境和污染物性质布点和采样;③会运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方法进行污染物检测;④能进行数据处理并书写检测报告;⑤会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采样——布点和采样3制样——样品前处理4检测——污染物检测5报告——检测报告撰写6评价——环境质量评价表1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按照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本门课程承载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得到“环境检测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见表1。在此基础上,着力体现专业、行业要求,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完成本课程的设计。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掌握主要污染物的性质和危害;熟练使用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检测;根据国家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水和污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环境噪声监测、固体废物监测以独立的或团队的方式,安排学习和工作任务。按照“行业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教学组织与评价”的流程来开发课程,见图1。方案—采样—制样—检测—报告—评价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①明确检测任务获取检测地点信息②制定采样方案④选择检测的污染物③实施采样计划⑤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⑥根据国家标准对环境进行评价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内容选取原则1根据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重构。2以具体的监测对象为主线,设置基于环境监测岗位的监测任务、项目和方法。3面向岗位群,突出实用性重点培养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岗位监测任务。。2.课程内容选取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后续课程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实际岗位的应用学生现有基础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模块二水和污水监测模块三空气和废气监测模块四环境噪声监测模块五固体废物监测确定授课内容课程内容模块化理论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项目化2.课程内容选取模块一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环境监测按照监测过程任务出现的频次重点: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对各专项能力掌握的难易程度和学院教学硬件发展现状难点:监测方案的设计采样技术2.课程内容选取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内容渣气水声项目3色度、浊度、透明度、SS、矿化度、电导率项目4汞、镉、铅、铜、锌、铬项目5pH值、DO、氰化物、F_、含氮化合物、S、As项目6COD、OC、BOD、TOC、TOD、挥发酚、矿物油项目8颗粒物的测定(降尘、TSP、PM10)项目9气态污染物测定(SO2、NOx、CO、O3)项目10污染源监测(烟道气、汽车尾气)项目11室内空气监测项目7空气样品的采集项目1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项目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3.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模块项目总课时课时数理论实践模块一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44模块二水和污水监测(重点)项目1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22项目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22项目3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624项目4金属类指标的测定22项目5非金属无机物指标的测定1046项目6有机物指标的测定16412模块三空气和废气监测(重点)项目7空气样品的采集22项目8颗粒物的测定22项目9气态污染物测定826项目10污染源监测11项目11室内空气监测11模块四环境噪声监测624模块五固体废物监测22合计643232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环境监测》李志霞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特点:新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按照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内容简明扼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介绍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4.教材使用和建设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4.教材使用和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模块名称)学时1水质色度的测定42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63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64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65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66环境噪声监测4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其他资料–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现主要参考资料。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写委员会编写,包括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企业标准方法。–3.国家标准、规范等。4.教材使用和建设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目录Contents课题定位课程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活动成果工作启发67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2345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学生情况解决方法文理兼收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较大;未能把前后课程有机结合。涉及面广;内容具有外延性;检测方法众多且不唯一。课程特点1.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2.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贯彻理论够用、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用灵活的教学的方法。1.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123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理论部分的基础知识给出污染实例,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启发引导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应用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2.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仿真实验终点接近终点滴定前实际操作录像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3.5.2水中金属类指标的测定(一)汞日本水俣病事件“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2.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案例分析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3.5.2水中金属类指标的测定兰州水污染事件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10日22时自流沟苯含量、11日2时自流沟苯含量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原因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2.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案例分析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教法学法课程教学条件与资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对于难度较大、较复杂的能力训练项目,采用“分组讨论”法开展协作学习,学生强弱搭配,每4人一小组进行学习,由教师提出任务,由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每位同学的职责,并指定一个小组长,进行协调,保证任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