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课程纲要地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块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必修三【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时数】36课时【授课对象】高二年级【设计教师】王艳芳一、模块课程目标(一)核心知识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5、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保护治理措施。6、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7、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8、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9、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0、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12、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资料在城市管路中的功能。13、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2、自然环境是存在差异的,从而形成在区域整治时因地制宜的观点。3、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图表资料的能力。2、案例分析的能力。3、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4、培养根据环境问题找原因,找解决措施的能力。二、模块课程内容与安排【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内容标准: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课时安排:第一节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课时)2【课时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课时)【课时4】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课时5】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地球【课时6】章习题讲评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内容标准:西北地区的环境特征,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全球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态的脆弱性,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影响,雨林的前途。课时安排: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2课时)【课时7】荒漠化的背景,自然和人为原因【课时8】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课时)【课时9】雨林的生态脆弱性,雨林开发的背景及影响,雨林的前途【课时10】章习题讲评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内容标准: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的建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田纳西河的流域自然背景,早期开发的过程及结果,流域的综合开发。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2课时)【课时11】能源资源开发的背景,早期开发的过程和结果【课时12】能源基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1课时)【课时1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课时14】章习题讲评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3内容标准: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农业发展的方向,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课时安排: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1课时)【课时15】东北农业的布局特点以及农业的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课时)【课时16】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荐,出现的问题和对策【课时17】章习题讲评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内容标准: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的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专业队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第一节资源跨区域调配(1课时)【课时18】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的影响第二节产业转移(1课时)【课时19】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专业队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20】章习题讲评中国区域地理部分:课时安排:【课时21】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课时22】中国的地形【课时23】中国的地形【课时24】中国的气候【课时25】中国的气候【课时26】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时27】中国的自然资源【课时28】中国的交通【课时29】中国的农业和工业【课时30】北方地区4【课时31】南方地区【课时32】西北地区【课时33】青藏地区【课时34】香港、澳门和台湾省【课时35】区域总习题讲评【课时36】期末总复习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1.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较简单易懂,识记了解的基础2.演示法——较抽象的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3.课堂讨论法——发散思维较强、较开放的知识二、学习方式:1.基础知识以课堂听讲为主,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等各种形式,提高学习的兴趣。2.应用性知识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3.信息窗等则以自学,小组合作,结合实践进行学习。三、课时安排必修3课程共分五单元,加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各单元课时分配如下:单元名称课时第一单元6第二单元4第三单元4第四单元3第五单元3区域地理16四、模块课程评价要点51.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每单元结束后或期中、期末考试等;模块测试指模块学习完成后,进行模块修习测试,模块测试成绩应结合日常评价综合分析。2.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每一课程模块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都可认为本模块修习合格,授予2学分;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各占总分的60%与40%。若模块考试得100分,则记其模块终结性评价60分,余类推。而过程性评价则由模块课时学习10%、课业表现10%、书面作业情况15%、平时测验成绩5%。根据其各项评价得分按此比例记入总分以确定其是否修习本模块课程合格,并获得相应学分,是否需要重考。模块命题双向细目表单项选择(每题2分)主观(简答)总分分数预测了解理解应用了解理解应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231(12)16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3、44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措施32(14)14简述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5、6、76资源的开发条件8、9、106能源开发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11、12、136简述流域综合开发的效益14、15、16、178简述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8、19、206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1、22、23、248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措施25、26、276解西气东输的路线28、29、30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3(14)14题型题号知识点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