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秦、隋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的?1、什么是中枢权力体系?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权力机构2、中枢权力体系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皇权加强的需要,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图一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外朝内朝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侍中尚书令中书典客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朝)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执行一般政务的机构实际的决策机关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2、汉武帝在中央建立“中朝”。汉承秦制,西汉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完全控制丞相。并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近臣为尚书令、侍中等职,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也由决策、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演化为执行机构,成为“外朝”。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史称光武帝此举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体制的演变:魏晋南北朝(雏形)、隋(建立)、唐(完善)、北宋(衰弱)、元(废除)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制令决策门下省封驳审议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定旨出命)门下省审议复奏(驳正臣下奏章违误)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及运行程序、作用:⑴形成:隋唐:⑵三省内容、特点(见课本10页)及运行程序:内容: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审议决策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内容及运行程序、作用:⑴形成:隋唐:⑵三省内容、特点(见课本10页)及运行程序:特点: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3)作用:A、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B、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C、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在中国古代皇权与强权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是唐,请大家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给这个论点提供论据支持。A、三省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B、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什么区别?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决策权)与行政权(执行权)的分散,防止丞相集权,确保皇帝集权.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分散,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实行.相同点:分权制衡,防止集权.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三省二府三司皇帝枢密院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财政度支盐铁户部军政工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三衙禁军统兵权调兵权行政宰相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参知政事(副相)宋朝枢密使三司使计相宋朝中枢权力体系的特点、作用?特点: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实行二府三司制作用: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制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一省制---中书省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图四元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1、元朝在中央的机构及职能:中书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宣政院----掌管宗教及西藏2、地方机构:行省或省3、元朝实行一省制的原因和影响?原因:①疆域广;②政务繁杂;③提高政治效率;④巩固统治。影响:①元朝中后期相权过重,威胁皇权。②朱元璋废除丞相。目的:①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作用:①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的目的、作用。见《学海导航》第5页5、唐、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尚书省、中书门下、中书省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元朝的相权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政府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响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秦:三公九卿2、汉:中朝、外朝(三公九卿)3、隋唐:三省六部制4、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5、元: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6、明:六部、内阁7、清:内阁、议政王大臣、军机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本质: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二选官制度1.西周:贵族世袭的“”。2.战国、秦、汉初期:。3.汉武帝时期:、。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易形成小集团。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士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唐末消亡)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5.隋唐:。什么是科举制?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1)原因: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来历:隋朝,分科举人。(3)完善: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4)发展:北宋,因重文轻武,更重视科举,导致选官过冗过滥;明清,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1905年废除八股(5)评价:①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②明清,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类别:童生试: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乡试考取的叫举人;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殿试:最高级别的考试,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我们的祖先能够实施这样一种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选官制度,确是一件大不容易的事,堪称人类社会的创举。那时候,世界上别的国家选拔人才,全都摆脱不了宗教的限制(不用异教徒),民族的限制(不用异族),阶级的限制(如古印度的贱民当不了官)。既有“三限”,何来“三公”?只有中国的科举制度,应考者没有宗教限制(信什么教都可以),没有民族限制(唐代的白种人如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可以应考),没有阶级限制(不论富贵、贫贱),更了不起的是没有年龄限制,惟一不合理的就是有性别限制(不接受女生应考)。科举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公平合理,可操作性强,它打通了平民与官宦之间的通道,为整个社会应付危机提供了回旋余地,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虽然社会动荡不断,但文明一直未曾中断,即使是深受洋教影响的太平天国,它也不忘在乱哄哄的建国之初就开科选士。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原因:保证官僚队伍①。(2)表现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代专设御史府,长官即为御史大夫。c.明清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又设有六科给事中,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廉洁高效2.谏议制度:(1)原因:需要有制度来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表现:a.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②就负责谏议和封驳;b.宋代还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③;c.明清时期在中央既设有④____________,又设有六科给事中,在省级地方设立按察使司。3.评价监察与谏议:(1)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⑤,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2)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结评价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材料一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①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材料二《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②从材料二看,科举制有什么局限性?使读书人埋头功名,不讲求实际有用的学问。材料三廖燕力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及其流弊》③怎样理解材料三“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的观点?为什么明朝“制义取士”“巧”?明朝的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举措同样是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明朝的科举制培养了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材料四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面向社会,不分贫富贵贱,通过考试择优选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和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科举制堪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网文《“科举制”盖棺百年涌风烟在平反中回归理性》④材料四中对科举制有高度的赞扬。他们赞扬科举制的什么?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