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基主观题汇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基主观题汇总教育学部分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口诀:全民的民主多元终身化,全球的科学信息现代化。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挥在那的影响和制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权(3)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4)决定着教育体制(5)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6)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口诀:零售内幕之歌加相对独立3、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2)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4)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口诀:内结专柜加相对独立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能够改变教育者观念(2)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2)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4)影响教育技术口诀:观数方容手术5、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6)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口诀:方程定内幕6、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7、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8、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2)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口诀:肢体研发9、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2)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创造文化口诀:一改二传三更新10、教育的人口功能体现(1)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2)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4)有助于人口迁移1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1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1)家庭方面:家长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结构(2)社会方面: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公民整体素质等(3)学校方面: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者的水平等(4)个人方面: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身心发展规律,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1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6)整体性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6、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18、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19、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2)全面性(3)基础性(3)主体性(5)发展性(6)未来性20、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1、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变教育观(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22、设立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2)有符合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23、学校文化的功能(1)导向作用(2)凝聚作用(3)规范作用(4)激励作用24、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文化传统(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2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口诀:从学前到高中一直设国立25、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与间接性(3)示范性与主体性(5)系统性26、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2)对待集体: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7、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a.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c.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b.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d.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通用性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a.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b.教育学的知识c.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28、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a.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c.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b.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d.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结合(2)组织管理能力a.计划能力b.组织实施能力c.协调能力d.常规管理能力e.思想工作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29、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健康30、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自我的形成(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3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一素养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特殊要求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起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32、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c.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d.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33、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教师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5)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学生方面:(1)正确认识自己(2)正确认识教师环境方面:(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3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的纵向和横向联系34、新课程结构的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预期目标实现来衡量(2)目的游离评价:斯里克文,关注结果(3)CIPP评价:斯塔弗尔比姆,关注过程,背景、输入、过程、成果(4)CSE评价:斯太克,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6、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37、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38、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4)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39、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心工作的原因(1)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2)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3)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4)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40、教学的一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4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43、教学过程的结构(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44、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45、贯彻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结合教育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4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47、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4)发扬教学民主48、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49、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1)坚持课程计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