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陈芝飞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一、教学目标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素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2.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素养----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3.通过“赵爽弦图”的引入传播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从直观猜想到严格论证体现数学的理性精神;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基本不等式,发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4.借助例题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2baab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2baab的证明过程.难点:在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与最小值.三、教学过程:1.由形及数,发现新知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图。(展示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问题1:同学们见过这个图形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师:这个是什么图形?你感觉它像什么呀?这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这种像“风车”一样的图标是2002年8月20—28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该图给出了迄今为止对勾股定理最早、最简洁的证明,体现了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是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问题2:你知道如何用这张图证明勾股定理吗?在正方形ABCD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ba,,于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abS21,小正方形的面积22)(baS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22221)(2babaabSSS.进一步得到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2ba.问题3:刚刚从等量关系得到了勾股定理,同学们能否仍然从面积的视角,得到不等关系呢?生:正方形ABCD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师:用数学式子加以表示?生:abba222师:大家认为如何?生:abba222师:什么时候取到等号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通过展示图形动画,使学生直观感受不等关系中的相等条件)生:ba的时候取到等号。师:除了这个时候还有别的情况使得等号成立吗?生:没有了。师:数学上把这种情况称做“当且仅当”。(板书:若Rba,,则abba222(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2.代数证明,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几何背景,初步形成不等式结论:若Rba,,则abba222(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师: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证法(作差法):0)(2222baabbaabba222,当ba时取等号.师:通过证明我们发现,这个重要不等式的实质就是“实数平方的非负性”。在该过程中,可发现ba,的取值可以是全体实数。完善结论,得到重要不等式:若Rba,,则abba222(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3.数学变换,探索新知练习:(1),0,0yx比较2294yx与xy12的大小?(2)baba,0,0_______生:xyyxyxyx12)3)(2(2)3()2(942222师:数学变换是数学研究的一把利器。那么第二个练习谁来试试?生:abbababa2)()(,0,022师:很好,这个不等式我们习惯上把它写成:2baab(Rba,),并称这个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板书基本不等式)师:以上我们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获得abba222,并结合数学变换得到基本不等式。能否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出这个不等式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4.运算推理,分析证明证明:(分析法)要证abba2,只要证ba______,只要证ba______0,即证,该式显然成立,所以abba2,师:什么时候取到等号?生:当ba时取等号.师:而且只有当ba时取等号,所以:当0,0ba时,2baab(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师:“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是我们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重要素养,前面采用的是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分析法的证明思路是“执果索因”,从结果出发,不断寻找、转换使得前面结论成立的新条件,直到这个新条件是显然的、或已经被证明过的正确结论。分析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形成解题思路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其基本步骤是:从结果出发,要证……,只要证……,即证……….5.深化认识,文字叙述:师:基本不等式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生:两个正数的和与积.师:现在大家再想一想,基本不等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生:基本不等式是关于两个正数和与积的一个不等关系式.师:对!用基本不等式解题,关键就是“积化和”或者“和化积”的转化过程.师:数学上,我们称ab为ba,的几何平均数;称2ba为ba,的算术平均数.基本不等式2baab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师:前面我们刚刚学过等差、等比数列,看到“2ba,ab”同学们会想到什么?生:2ba表示正数ba,的等差中项、ab表示正数ba,的等比中项。师:对,这里的等比中项指正的等比中项,基本不等式2baab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比中项不大于它们的等差中项.6.还数于形,深度感知师:代数和几何是刻画数学问题的两种基本途径,那么2baab的几何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再从图形的角度研究这个基本不等式。探究: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AC,bBC.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BDAD,.根据射影定理可得:abBCACCD由于RtCOD中直角边CD斜边OD,于是有2baab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O重合时,即ba时等号成立.故而再次证明:DCABEO当0,0ba时,2baab(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进一步加强数形结合的意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几何解释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不小于斜边上的高。几何解释2:同圆中,半径不小于半弦。7.应用举例,巩固提高例题.(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2)一段长为36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师:遇到实际问题,我们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生:通过设元、列式,转化成数学问题?师:好的,请上黑板书写。(见板书)师:基本不等式的本质是关于两个正数的“和”与“差”的不等关系。用基本不等式解题,关键就是“积化和”或者“和化积”的转化过程。(通过例题的讲解,总结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特征,实现积与和的转化。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2baab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定理:对于Ryx,,(1)若pxy(定值),则当且仅当ba时,yx有最小值p2;(2)若syx(定值),则当且仅当ba时,xy有最大值42s.(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推导,不但可使他们加深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总结: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练一练(自主练习):1.已知0,0yx,且182yx,求xy的最小值.2.设Ryx,,且2yx,求yx33的最小值.8.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要不等式:若Rba,,则abba222(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基本不等式:若Rba,,则2baab(当且仅当ba时,等号成立)(1)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数形结合思想);(2)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研究过程: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用“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的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通过“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数学思想:转化化归、数形结合师:为什么称这个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呢?强调基础性、重视认知过程、结果简洁、证明方法的多元化,还强调可推广、可迁移性。(背景人教社章建跃老师撰文指出:为什么把2baab(Rba,)称作基本不等式,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及其运算性质、等价形式的多样性、证明方法多样性、可推广性等四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称之为基本不等式比称之为重要不等式,更能体现其内在含义。称之为基本不等式,反映了其与其他基础知识的内在关联性,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用之解决后续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意识。同时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优化其认知结构。)9.布置作业,课后延拓(1)基本作业:课本P100习题A组1、2题(2)拓展作业:已知Rba,,求证:2211222babaabba.(3)探究作业:a.现有一台天平,两臂长不相等,其余均精确,有人说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则两次所称重量的和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这种说法对吗?并说明你的结论.b.请同学们课外到阅览室或网上查找基本不等式的其他几何解释,整理并相互交流.四、教学反思张奠宙先生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实现这两个形态的自然转化,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准确了解学生的学情,并且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本节课的备课前,我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称为“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实质是什么?2、通过课堂教学指向哪些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寻找培养的途径)?3、有哪些育人价值?如何实现数学地育人?并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素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2.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素养----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3.通过“赵爽弦图”的引入传播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从直观猜想到严格论证体现数学的理性精神;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基本不等式,发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4.借助例题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2baab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章建跃博士指出,教师要把教研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上不断取得进步。所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现了基本不等式。在对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演变的探究兴趣,应该是我们新授课不懈的追求。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小巧简单的知识源头、准确严谨的发展方向、欢快流畅的思维流淌”。本节课试图以此为基本理念进行教学,紧扣以下三个目标:一是理解基本不等式背景和特征,二是以基本不等式为载体,体会证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三是初步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以“问题情境为源头,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流,教师引导为方向”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力求通过多种证明方法的探究,体会数学的严谨和多元表征,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并力求揭示基本不等式的本质,提高学生严谨论证的能力,让课堂探究自主地展开,让学生思维自由地流淌,让数学思想自然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