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LOGO写实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月,在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的苏联文学界,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从此被明确在作家协会章程中。在章程中曾这样写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苏联电影中,首先运用声音的是“电影眼睛派”的吉加·维尔托夫,他在一些纪录片中开始了对于苏联有声电影的最初尝试。1928年,由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这三位蒙太奇大师发表《有声电影声明》,是对于电影声音理论作出最早贡献的一篇文章。三位大师认识到:声音“会给电影带来强大的新的表现手段,会有助于阐明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只依靠视觉形象的无声电影的不完善的手段,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声画对位”声音和视觉形象显著地不相吻合,形成一种类似交响乐的效果,不同的乐器在一个整体上统一起来。“对位法”的实质目的是要将声音挛为大师们的默片蒙太奇理论的一部分,是要在画面冲突之外增强另一个冲突因素,使声音仍旧服从于视觉画面,服从于默片时期的蒙太奇观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大众的艺术”,而不是具有抽象意念的知识分子的艺术;要去表现富有社会内容的内在冲突,而不是强调形式主义的外在冲突;要去具体地刻画人物形象,而不是仅限于即兴的人物速写等等。这些要求恰恰与声音进入电影所提出来的关键问题,即真实性的问题相互吻合。而有声电影的新形式的确更有益于“思想的直接再现”。这一切都迫使蒙太奇学派的大师们去重新思考。高尔基所说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就是人民的眼睛、耳朵和声音,是人民情感的表达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问世。导演:瓦西里耶夫兄弟《夏伯阳》的成功,标志着苏联电影创作,以及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阶段。在30年代后半期的苏联电影中,存在着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指出来的,这就是从《夏伯阳》影片开始的那种突出英雄人物的描写,其结果导致了苏联电影出现了一种致力于歌颂“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歌颂“伟大的事件”、歌颂“伟大的人物”的倾向。伴随着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的泛滥,这种倾向便成为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走向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6年一1948年,苏共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有关思想问题的决议,苏联《真理报》还针对爱森斯坦拍摄的《伊万雷帝》(1945年)和普多夫金拍摄的《海军上将纳希莫夫》(1946年)等影片,特别是对于列昂尼德,鲁柯夫所描写的乌克兰矿工的《伟大的生活》(1946年)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两种倾向:一是,个人迷信在影片中逐渐地发展起来,颂扬斯大林,为突出其个人作用,把胜利归功于斯大林。《宣誓》(1946年)、《攻克柏林》(1949年)和《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49年)二是,为了避免挨批评,一些粉饰现实,美化生活,无冲突的作品出现。莱兹曼拍摄的《金星英雄》(1951年)和普多夫金拍摄的《收获》(1953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54年,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时隔整整20年。会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这20年中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苏共二十大对于文艺创作所进行的批评,提出了反对粉饰现实、落后现实;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反对“个人迷信”的文艺创作。同时,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也逐渐放宽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各种流派、思潮涌入苏联,文艺创作又开始出现了一个活跃时期。战争题材《雁南飞》《伊凡的童年》《士兵之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五、六十年代的苏联电影出现了题材、样式的多样化。电影创作者们解放思想,冲破了多年清规戒律的束缚,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作品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家们不同审美角度和创作个性。1962年,苏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进对艺术电影发展的领导的措施”的决议,指出了电影创作“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并提出了“要对破坏社会主义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展开不调和的斗争”。1963年,赫鲁晓夫接见文艺工作者,发表了“文学艺术要和人民生活保持紧密联系”的讲话,开始大抓创作自由的苗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72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发展电影事业的政策,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一)、战争题材(二)、政治题材(三)、生产题材(四)、道德题材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塔尔科夫斯基是影史上最有创见、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也是“诗电影”的倡导者,其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结构复杂,隐喻性强,不易被观众理解。塔尔可夫斯基说:“应当向诗学习如何只用少许手段,少许词句就表达出大量的激动人心的内容。我们在影片中不应该进行解释,而是应该直接去影响观众的感情。情绪一旦被激发起来,就可以把思想推向前进。”他的处女作是1961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大学学习时所拍摄的毕业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影片表现了一个拉小提琴的儿童与一个压路机司机之间的友谊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塔尔可夫斯基的第二部影片《伊万的童年》(1962)为其确立了国际声誉。影片描写了战争如何毁灭一个孩子的童年和生命。美丽的梦境、幻想和回忆与可怕的现实在影片中交替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德烈·鲁勃辽夫》(1966)是他的第三部作品,荣获1969年嘎纳国际影评联合会奖。影片叙述了俄国圣像画家鲁勃辽夫的经历,故事背景是内战、兄弟反目、外族入侵、饥荒和统治者的残忍惩罚。塔尔科夫斯基象征性的标志(雨、流水、自然界的细节)贯穿整个影片,整个作品有着严谨的理性概念,在故事的来龙去脉中注入了富于思想性和哲理性的启示。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第四部作品《飞行太空》(1972)是一部科幻片,影片中表现未来的幻想并不是去大量展示工业技术,也没有神秘的恐怖,而是着重于分析人与其内心世界的相互关系。第五部作品《镜子》(1975)是一部复杂、令人费解的影片。影片叙述了一个男人的故事,这个人想和他的妻子离婚,于是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十二岁的儿于怎么办?在第一个故事的背后,还可以看到第二个故事:这就是主人公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令人惊奇的是这正反映了他现在的情况。他的母亲与他的妻子面貌相同。对两代人这种相似和相互经历的反映,构成了一种所谓复杂的局面,使主人公无法摆脱。影片还穿插了西班牙战争和二战的新闻片。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第六部影片《潜行者》(1979)也是一部复杂和令人费解的科幻片。第七部作品《怀乡》(1983)荣获1983年嘎纳电影创作大奖。评论认为,创作的主旨是“拯救人类和人们的末世论思想”以及“个人对世界所担负的责任问题”。最后一部作品《牺牲》(1985)荣获1986年嘎纳评委会特别大奖、最佳艺术贡献奖,与上部影片的主题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