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考察报告感悟【篇一:艺术考察报告】陕西榆林考察报告一、考察主题陕西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艺术修养。二、概述(一)考察时间、地点、对象、目的、要点及调查研究方法考察时间:2014年10月8日——2014年10月12日考察地点:陕西榆林考察对象:香炉寺、白云山、姜氏庄园、杨家沟、佳县民俗文化博览馆。考察目的:艺术考察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将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其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专业方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并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料,使我们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考察要点:陕西地理地貌、民俗民风。(二)考察研究方法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三、正文2014年的这个秋天我们怀揣着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怀揣着对艺术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崇敬我们踏上了陕西的行程,也迎来了我们踏入大学的一个集体考察学习计划,这次我们考察学习的地点是陕西榆林,这一切都让我很期待这次的考察之旅。这短短的五天时间,我们品尝了辛苦,领悟了生活,走过了艰辛,思考了人生。疲累与我们为伴,快乐与我们作友。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在陕北考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它将时刻提醒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中要正确地对待任何一件事物,也使我的心境逐渐平静,也再次学到了,思考到了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在这期间天气变化很大忽雾忽晴,这就为我们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提供了条件。老师教会我们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调和,体会到事物总会不断变化的。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人生的哲学。(一)香炉寺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东边部分一根高20余米,周长约15米,形似香炉的巨石,从黄河惊涛的拍打声中崛起于半空,这巨石称香炉峰,据民间传说,香炉峰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安放好的。香炉峰顶建一观音小庙,东西两部分由一5米长,1米宽的天桥相连。人们登上天桥,东眺吕梁山脉,起伏连绵,宛如骏马奔腾;仰望佳县山城,好象与天际相接;俯瞰黄河,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真有进人仙境之感。尤其是夕阳西下时,霞光将香炉峰映人黄河之中,酷似传说中的“蓬莱景”,故香炉寺又有“黄河小蓬莱”之称。“香炉晚照”也曾为古佳州八景之一。我认为香炉寺之所以吸引人,自然是因为那座位于“香炉”之上的小小庙宇。小小的观音庙就建于那形如香炉的一柱独石之上,那刀劈斧削般的香炉峰和延伸入河的山体在同一平面上。我站在站在香炉峰顶,这里空气清新凉爽,是看景的好地方。在这里,大自然的绚丽壮美,恶劣和险峻的路途,艰苦的历程,都强烈地吸引和刺激着同学们的感官,激励求知探索的欲望,唤起强烈的画画冲动。这种被真实所打动的激情所迸发的创造活力,使人产生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生命力与凝聚力。(二)白云山佳县白云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岭,山势西北东南走向,雄踞滔滔黄河西岸,山上松柏苍郁,重岩叠嶂,夏秋之季常有白云飘绕其间,远远望去若隐若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世。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古称对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白云山洗心泉榆林白云山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其景秀,便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时间名扬四方,被万姓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对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当地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续建补葺,建成了以道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宫观。成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我觉得白云山的雕塑艺术渗透于整个建筑群的各个角落,数量、种类多,令人目不暇接。使我感受到了这里的浓厚的道教文化;也使我十分的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建筑水平。同时提高了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三)姜氏庄园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16公里桥河岔乡,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姜氏庄园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院内互相通联,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庄园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庄园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也是汉民族建筑的瑰宝之一。整个庄园由山脚至山顶分3部分:第一层是下院,前以块石垒砌高达9.5米的寨墙,上部筑女墙,犹若城垣。沿第一层西南侧道路穿洞门达二层,即中院。院西南又耸立高约8米,长10余米的寨墙,将庄园围住,并留有通后山的门洞,正中建门楼。沿石级踏步到第三层上院,是全建筑的主宅,座东北向西南,正面一线5孔石窑,两侧分置对称双院,东西两端分设拱形小门洞,西去厕所,东侧下书院。整个庄院后设寨城一道,中有寨门可通后山。姜氏庄园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庄园的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的特点;同时我也觉得它的文物价值很大,若论规模和文物价值,姜氏庄园毫不逊色山西的那些大院,但它却没有山西大院引人注目,因为它太孤单、太荒凉、太封闭,偏居于大山之一隅。姜氏虽只是个土地主,没有达官显贵的背景,但姜氏大院却集中体现了民间乡野的智慧,在平凡中凸显奇崛、大气。(四)杨家沟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的杨家沟马氏庄园。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文化巧妙融汇,珠联璧合,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马氏庄园是马醒民于1929年开始修筑,于1938年建成。庄园主人运用自己的学识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巧妙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的瑰宝。将这样一幢耗资巨大、耗时漫长的私人庄园无偿献给中国共产党,足以体现了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豪迈无私的伟大品质。杨家沟革命旧址由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即:新院)、十二月会议旧址及高级军事会议旧址等部分组成。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是窑主留日学生马醒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亲自设计、监修的私宅,建筑设计奇特,石结构拱券门楼垛口林立,11孔窑沿平面凹凸交错,飞檐雕梁,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充分显示了陕北窑洞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参观杨家沟,我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老一代革命家的艰辛和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作为当代青年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切身感受当时的情景,但作为有志青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职,只要用先辈之志激励自我,在自我否定中进步,心怀感恩。(五)民俗文化博物馆佳县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坑镇西北方向5公里处的赤牛洼村。佳县民俗文化博物馆由十孔窑洞组成,该博览馆设有民俗文化博览馆、农耕文化博览馆、灯展馆、红枣博览馆等四个展馆,里面陈列了2万多件各种农耕时期的农具、民居、生活用具、灯具、五谷等展品摆放得琳琅满目。是陕北人民勤劳、朴实、善良的最好见证。参观了这里琳琅满目的展品。其中,我看到了玉米整齐的摆放在墙上,看上去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还有各种农耕的工具,也各式各样的挂在墙上,以及羊的标本也做的栩栩如生。这些无不表现了他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给了我许多的创作灵感。通过这次的游览,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陕北的饮食、生活等文化,了解了这里的民风、民俗文化,也使我感到了陕北人民勤劳、朴实、善良。四、总结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陕西榆林的特色和魅力,了解了大量我所没有的视点和感触,让我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虽然时间非常有限。但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和锻炼了我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能够有机会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检验了教学和所学知识运用的效果,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考察让我们不畏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让集体更加团结有爱。更加让我明白了艺术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提取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艺术离不开生活。考察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回忆。一路的颠簸,满身尘埃的我回到邢台。虽然这次考察是我人生中的的第一次艺术考察,可我依然收获不少。不但考察目的达到了,而且还让我了解了榆林人民的生活,那种古朴传统的风俗和榆林人民的朴实民风。就如老人说榆林人“尚气概、先勇力”,“豪爽豁达、果敢决武”,榆林人眷恋故土,忠厚善良,勤俭质朴,待人诚恳,能忌耐而又坚强。【篇二:大四艺术生考察报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毕业考察报告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班级:专业:撰写时间:__艺术之美______________曹军______________11427203_____________设计2班___________环境艺术设计__________14年9月20日___2014年美术系考察报告今年同往年一样,一年一次的艺术设计生的校外考察,作为一名学艺术学画画的学生来说,艺术考察不光是一门课程,我觉得这更是一次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必不可少的经历,多看多听多走走,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从知识,心灵上都会有和大的帮助和提升。一考察目的:通过考察的亲身经历,从自然中得到设计的启示,从都市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的设计修为,做出更好的设计作品。二考察时间和地点:考察时间:2014年9月3日-------9月15日考察地点:今年我们的行程是广东-------------广州。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设计含量高的地方。第一站,深圳。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迅速崛起,成为我国的几大经济重点地区,刚到的深圳给我这个学设计的重重一击啊,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没有一个是呆呆的立在哪里,几十层的高楼真可谓是千姿百态啊,亭亭玉立在哪里,看上去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随行的途中我还了解到,深圳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设计之都”。千姿百态的设计构成,设计元素,设计成分,构成了当今的璀璨夺目的“设计之都”--------深圳。当我们下车修正完后,我们融入到了设计之都之中,用眼,手,鼻子,身体去感受深圳的设计之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我相信不单单是我自己被震撼了,基本上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跟多的不是经济有多么好,生活水平有多么优越,是设计,是深圳处处都可以见到的独具一格的设计,基本上每一个设计都是那么唯一,且恰到好处。城市中的自然设计与现代的都市设计相结合,不能用完美来形容,但是也是非常融洽的了。虽然不能说受益匪浅,但是我感觉给我的设计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原来设计可以出现那么壮观,那么璀璨,那么柔美的效果。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是初到深圳的感触,随着对城市的接触,对特色的观光,对一些艺术的产地的游赏,给我又一个冲击的是画的美感享受。我虽然是学设计的但是对画有着对特的喜爱,初站大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画师,和好多的精美作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球,原来画还可以这么画着实让我开了眼界。这个小小的并不起眼的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