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蹈心理学复习参考2010、12一、名词解释1.舞蹈心理学:研究舞蹈活动过程(包括创作、欣赏和教学过程等)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舞蹈感觉:就是舞蹈者对舞台环境及自己的身心运动的综合感觉,它不仅包括外部感觉和本体感觉,而且主要指舞蹈者自己的主观感觉和自我感觉。3.联觉/艺术通感:普通心理学中称联觉。指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艺术心理学中称为艺术通感。4.心理距离说:爱德华·布罗提出。心理距离就是客观现实与审美理想之间的距离,就是原型具象(记忆表象)与审美意象之间的距离,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5.舞蹈意象:就是人在心理空间里通过艺术想象,对感觉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的新形象,这个新形象及意象或艺术形象与原来人脑中的接近客观现实的的记忆表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是产生艺术美的关键。6.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7.高原现象:在舞蹈技能达到熟练和巩固后,增加练习次数并不能继续提高练习效果和熟练程度,亦即舞蹈技能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二、填空1.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2.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思维、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动作形象)3.舞蹈语言主要包括、和舞蹈抽象语言(舞蹈概念和有关符号)。(舞蹈动作语言/舞蹈身体语言、舞蹈形象语言)。4.舞蹈思维的种类包括、和。(舞蹈动作思维、舞蹈形象思维、舞蹈逻辑思维)5.20世纪,尽管世界上也出现了其他用符号记录的舞谱如莫里斯舞谱、贝尼什舞谱,但以其科学性受到了特别重视。(拉班舞谱)6.从气质和性格来说,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更多地受社会2生活条件所制约。(气质性格)7.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结构的理论,他认为能力是由和构成的。(二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8.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人比奈和西蒙1905年编制的,称为智力量表。(比奈—西蒙)9.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7+2)三、问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的构成。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人格)。心理现象(或活动)的大致结构如图1-1所示。感觉知觉认识过程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绪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感心理现象(活动)意志过程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图1-1心理现象(或活动)结构示意图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例如一般原生态的舞蹈多属于情绪型。2.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与舞蹈心理学理论联系密切的主要的心理学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3产生了不同的学说。与舞蹈心理学理论联系密切的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1)行为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20世纪初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1.否认心理意识强调可观察的外显行为;2.主张实验法反对内省法;3.强调后天环境作用。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精神分析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等。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与无意识现象;临床技术:释梦、联想。精神分析理论十分庞杂。弗洛伊德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性征期来描述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以认同和恋母情结等观念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例如更加强调自我的作用,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20世纪50年代创立。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重视人格研究(正常人);单独测量它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人性是善良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4)超个人主义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自我实现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精神的追求。这样动机发展的历程就是从低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达到精神的或超越的境界。当然超越的境界又是无止境的。使用的仍然是通用的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测验、实验、访谈、问卷调查等等,并用统计工具处理所得数据。他们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的经验和行为。3.绘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并解释说明遗忘的规律。(画出大致轮廓即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与时间的关系。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一套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节省法来测量,绘制出一条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了遗忘在数量上的变化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量比较大,以后逐渐减少。即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44.简述记忆规律在舞蹈中的应用。(详见P226)(1)及时复习和分散复习(2)借助音乐促进舞蹈记忆(3)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4)联想促进记忆(5)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6)主要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7)利用外部记忆手段5、绘图说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并不总是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效率成正比。太低的动机强度不能调动个体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但过高的动机强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抑制思维活动,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即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过强或动机过弱,工作效率都会下降。(画出大致轮廓即可)6.画图并简述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以需要为核心的需要层次理论。基本要点是:(1)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即所谓需要层次。(2)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七个层次可概括为基本需要、成长需要和超越需要三种水平。效率动机强度适中弱强低高自我实现需要尊重的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图人类需要的层次(Maslow,1970)审美需要求知需要超越需要57.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克服舞蹈演员怯场的措施(详见P151)(1)针对每个选手进行心理训练(2)赛前的模拟比赛和场地适应(3)排练和演出机会(4)排练中达到娴熟、自信(5)排除私心杂念,消除恐惧心理(6)保证演员精力充沛、情绪稳定(7)演出前多一些表象和情绪记忆活动(8)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积极暗示8.如何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来解释气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性气质类型神经类型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兴奋型(不可遏止型)强不平衡(兴奋占优势)胆汁质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多血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粘液质弱型(抑制型)弱不平衡(抑制占优势)抑郁质9.简述性格小品创作的方法(详见P171)(1)通过事件、情节表现任务(2)用舞蹈语言表现任务(3)通过细节表现任务(4)人物的定型化与性格化610、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1)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2)有些性格特征在各种气质的人身上都可能形成,气质只是赋予这些特征以某种色彩,影响着性格的表现方式。(3)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4)性格能改变气质。人为了服从于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性格会掩盖和改造气质。气质与性格的区别⑴气质是先天的,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性格是后天的,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影响,反映了人的社会性。⑵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很大。⑶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⑷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性格表现的范围较广,几乎人的一切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都与性格有关。⑸气质在童年时期表现较为明显,此时性格还未完全成熟;成人的人格结构中,气质成分的作用渐减,性格逐渐起核心作用。11.如何针对舞蹈演员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详见P166)1.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对多血质的学生:严格要求、不轻易表扬,要促使他们认真做从简单到复杂,保持注意等。对粘液质的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兴奋性,要过短的作风,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及时鼓励接受新事物,培养敏锐的反应和过短的作风等。胆汁质:控制兴奋性、培养耐心稳健与自制力、注意动作细节和节奏练习,提醒控制情绪等。抑郁质:鼓励大胆不过多指责、不要再公开场合批评,多练习灵活性高的动作,让其多参加集体活动,耐心启发不要操之过急,使其满怀信心投入练习等。2.不同舞蹈演员的气质类型与角色安排胆汁质:兴奋、有力、粗犷、豪爽的角色。多血质:情绪情感变化快、活泼开朗的角色。粘液质:沉着、稳健的角色。抑郁质:个性内向、感情细腻、多愁善感的角色。例如:沈培艺《丽人行》古代女子的思念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