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学教案第6次课教学方式小班课授课时间03年9月日题腹部教学班次军海麻七年制01级目学时数3本课目的、重点和难点目的:1.掌握腹部检查的顺序、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2.明确正常腹部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重点:1.腹部四线九区划分法;2.正常肠鸣音及变化;3.腹部触诊方法、注意事项;4.肝脾触诊;5.腹部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难点:1.肝脾触诊;2.腹部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授课设计1.教员演示讲解;2.学员分组练习,教员巡视指导;3.学员演示抽查,集体纠错;4.总结、讲评;5.课后按格式书写检查记录。教研室审阅竟见(教学组长或主任签名)授课单位:长征医院内科教研室授课教员:曾欣第1页内容一.腹部体表标志和分区四线九区划分法二.腹部检查的顺序、方法视、听、叩、触三.腹部检查的内容视:外形、呼吸运动、腹壁、胃肠型和蠕动波听: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叩:鼓音区、移动性浊音、脏器界限触: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及脏器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本次课复习要点1.腹部四线九区划分法;2.正常肠鸣音及变化;3.腹部触诊方法、注意事项;4.肝脾触诊;5.腹部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实施情况参考新近文献1.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第五版2001.72.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五版2000.103.华西医科大学等编《临床诊断学教程》第一版1995.10第8页共8页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腹部(abdomen)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仍是视、触、叩、听,鉴于叩诊、触诊可刺激肠壁影响听诊,故将检查顺序改为视、听、叩、触;记录仍是视、触、叩、听。腹部由腹壁、腹腔及腹腔脏器等组成,为准确描述、记录脏器及病变位置,需要借助体表的天然标志将腹部适当分区。一.腹部体表标志和分区(一)腹部范围:顶部为膈肌,底部为经耻骨联合上缘和骶骨岬的横面,四周为腹壁,中间为腹腔。(二)体表标志:1.肋弓下缘:体表腹部上界,常用于腹部分区及肝脾测量。2.腹上角:两侧肋弓交角,用于判断体型及肝测量。3.脐:为腹部中心,用于腹部分区。4.髂前上棘:髂嵴前方突出点,九分区法的标志。5.腹直肌外缘:胆囊点定位,输尿管点定位。6.腹中线:前正中线的延续,四区分法的垂直线。7.腹股沟韧带:体表腹部下界。8.脊肋角:肾叩痛检查点。(三)腹部分区:1.二线四区法:以脐为中心,纵横二线把腹部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四个区。2.四线九区法:垂直线:腹直肌外缘。水平线: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两侧髂前上棘连接线。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九个区域。二.腹部检查注意事项:1.被检者排空膀胱;2.仰卧位,上肢伸直置于躯干两侧,膝关节弯曲,腹肌放松;3.充分暴露腹部;4.环境温暖,光线充足源自肩头或脚头;5.医生位于病人右侧,视线与腹部同高。三.腹部检查(一)视诊:1.腹部外形:观察前腹壁与剑突至耻骨联合平面所处位置,可分为:【2分钟】【5分钟】▲示教▲板书图示【举例说明各区脏器分布】提问【10分钟】▲示教注意爱伤观念的培养第2页zengxin0309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1)腹部平坦:大致同一平面,见于发育良好的青壮年及运动员。(2)腹部饱满:稍高出平面,见于小儿餐后或肥胖者。(3)腹部低平:稍低于平面,见于老年及消瘦者。(4)腹部膨隆:明显高于平面,见于妊娠、过度肥胖和腹腔积液、巨大包块等。(5)腹部凹陷:明显低于平面,见于极度消瘦、恶病质(舟状腹)等。正常人腹部外观对称、平坦,可微微隆起或低平。为观察腹部膨隆程度与变化需测量腹围:平静呼吸用软尺脐水平绕腹一周,以cm表示。2.呼吸运动:男性、小儿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胸式呼吸为主。疾病可致腹式呼吸减弱、消失或增强。3.腹壁皮肤:(1)腹壁静脉:一般不显露,瘦、肤色白或皮肤松薄老人可见,但为直条纹状。(2)腹纹:①白纹:多见于下腹部,为腹壁真皮裂开呈银白色条纹,可见于肥胖者。②妊娠纹:多见于下腹部和髂部,下腹部以耻骨为中心略成放射状,妊娠期呈淡蓝色或粉红色,产后转为白色。③紫纹:可见于下腹部、臀部、股外侧和肩背部的紫色条纹,为皮质醇增多症的征象。SARS患者应用大量激素后即可出现紫纹。(3)疤痕:是过去手术、外伤和疾病的遗迹,可致局部凹陷。(4)皮疹、色素:正常无皮疹,肤色较暴露部位浅淡。(5)体毛;男性阴毛呈菱形,女性阴毛呈倒三角形。4.脐:位于腹正中,与腹壁相平或稍凹陷,脐深陷见于腹壁肥胖者,稍突出见于腹壁菲薄者,明显突出见于大量腹水。5.搏动:正常人上腹部搏动可有但不明显,为腹主动脉搏动传导而至。◆注意:与右心室增大致上腹部搏动鉴别方法:示指及中指贴于剑突下,于吸气时指尖感到搏动为右心室增大,呼气时指腹感到明显搏动为腹主动脉。6.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腹部见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仅腹壁松薄老人、经产妇或极度消瘦者可见。胃肠道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显出各自轮廓称为胃肠型(gastralorintestinalpettern);同时伴该部位蠕动加强称蠕动波(peristalsis)。(二)听诊: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听诊腹部各区,听诊内容:1.肠鸣音(borhorygmus):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的气过水声。(1)正常:4~5次/分,音调正常。(2)增强:10次/分音调不高亢为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等;10次/分响亮,高亢,金属音为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3)减弱:明显少于正常或3~5分钟听到1~2次,见于腹膜炎、低血钾等;▲示教▲示教;静脉血流方向判定▲示教思考其产生的机理【8分钟】▲示教▲板书第3页zengxin0309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4)消失:持续3~5分钟未及1次,重点右下腹,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无,见于麻痹性肠梗阻等。◆注意:肠鸣音变异较大,需凭经验并结合全身情况综合考虑。2.血管杂音:(1)动脉性杂音:脐周收缩期血管杂音提示腹主动脉瘤或狭窄;左右上腹吹风样粗糙血管杂音提示肾动脉狭窄;(2)静脉性杂音:脐周或上腹部连续嗡鸣音,提示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3.振水音(succussionsplash):胃内多量液体及气体存留相撞击时发出的声音。检查方法:患者仰卧,检查者以耳或听诊器贴紧上腹部,同时以手指冲击上腹部。或摇晃上腹部亦可,需事先向患者说明。正常人餐后或饮进多量液体时可闻及,清晨空腹、餐后6~8小时仍有为异常。(三)叩诊:用于检查实质性脏器大小,胃肠道充气情况,有无腹水及脏器叩痛。1.叩诊方法;(1)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肝、脾等边界,腹水有无等检查,(2)间接叩诊法;适用于确定腹水有无及鉴别实质肿块等检查。2.腹部叩诊音:正常腹部除肝、脾浊音区外,均为鼓音。3.脏器叩诊:(1)肝脏叩诊:正常匀称体型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下界为右季肋下缘,矮胖或瘦长体型者可上或下一肋间。正常肝脏无叩击痛,有提示肝炎、肝脓肿可能。【检查手法:左手掌置于右下胸部,右手半握拳,用尺侧缘由轻到重叩击左手背。】(2)胆囊叩诊:胆囊炎可有叩击痛。(3)胃泡鼓音区(Traube区):左前胸下部,半圆形,大小与胃泡含气量有关。(4)脾脏叩诊:采用轻叩法,正常左腋中线9~11肋间,长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亦无叩击痛。(4)移动性浊音(ShiftingDullness):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叩诊腹部,浊音区因体位不同而变动的现象称之,当腹水大于1000ml以上可叩出。(四)触诊1.注意事项:(1)同视诊;(2)向病人讲明检查目的,嘱作张口呼吸;(3)手法正确,手指掌面平放腹壁,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4)手掌温暖,动作轻柔稳定;(5)由浅入深,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顺序进行检查,自非疼痛部位移向疼痛部位;(6)边触诊边观察病人反应及表情,配合询问,思考病变的解剖部位及毗邻关系,▲示教检查手法【5分钟】▲示教叩诊手法左右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共四点或脐部加四个象限【30分钟】第4页zengxin0309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明确病变性质和来自何种脏器。2.触诊方法: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不同,选择采用。(1)浅部触诊法:手掌、手指平放腹壁,利用指掌、腕关节的弹力进行滑动触摸,用于腹部压痛、腹壁紧张度、脏器肿大的检查。(2)深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腹部病变和脏器,分四种:a.单手滑行触诊法:适用于检查腹部包块和胃肠病变。b.双手触诊法:适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脏器的检查。c.深压触诊法:适用于阑尾炎、胆囊炎压痛及反跳痛的检查。d.冲击触诊法:适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注意:此法可使病人不适,应避免用力过猛。】3.触诊内容:(1)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紧张度适中,触之柔软。(2)压痛及反跳痛:正常人无,仅有一种压迫感。(3)腹部肿块:应注意肿块其部位、大小、形状、硬度、压痛、搏动、波动感、移动度及呼吸、体位对其影响;并与正常脏器鉴别;腹腔与腹壁肿块鉴别:嘱病人抬头收缩腹肌,肿块明显者为腹壁肿块;不明显者为腹腔肿块。4.脏器触诊:(1)脏触肝诊:触诊方法:a.单手触诊法:右手并拢,掌指关节伸直,食指橈侧缘或食指与中指的连线与肋缘平行地放在右侧腹部,从脐水平以下自下而上随患者呼吸手指触压腹部,迎触下移的肝缘,反复进行,直至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需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触诊肝缘,并测量其与肋缘或剑突根部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要领:迎触滑行,两个方向,二条线、慢半拍】b.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右后腰部,左拇指固定于肋缘,右手同上。c.钩指触诊法:用于儿童腹壁薄者。触诊内容:a.大小:正常人肋下不能触及,消瘦者可触及肋下〈1cm(儿童2cm),剑突下〈3cm。瘦长者可达剑突下5cm,但不超过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上1/3。测量时注意在平静呼吸时进行,自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手指平放于腹部的距离。【触到肝下缘时,应叩肝上界帮助判断是肝下移还是肝肿大。】b.质地:分软韧硬三级,正常质软如唇,脂肪肝者韧如鼻尖,肝癌硬如前额。c.表面形态及边缘: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缘整齐,薄厚一致。d.压痛:正常无压痛。e.搏动:单向性搏动:肝传导其下面的腹主动脉的搏动,置于肝表面上的手被推向上运动。【正常可见】扩张性搏动:肝本身搏动,手掌放于肝上面即可感受到其开合样搏动。【见▲示教手下压1cm为浅触诊,1cm为深触诊▲示教检查方法▲示教检查方法食指与中指连线面积小,敏感,食指橈侧缘面积大,临床应用时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先连线后橈侧第5页zengxin0309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于三尖瓣关闭不全】f.肝—颈静脉回流征:用手压迫肝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正常为阴性,见于肝淤血】g.肝区摩擦感:将右手掌面轻贴于肝区,嘱病人做腹式呼吸动作,正常时掌下无摩擦感,肝周围炎时可及。h.肝震颤:冲击触诊法手指压下时,感到微细的震动感。正常时无肝震颤,可见于肝包虫病。(2)脾脏触诊:触诊方法:a.单手触诊法:右手掌与左侧肋弓垂直平放腹壁,从脐下向肋缘滑动触诊;脾明显肿大,位置表浅时使用。b.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左胸壁外侧7~10肋处,右手同上;脾肿大位置较深时使用。触诊内容:a.大小:正常不可及,脾肿大测量方法:第一测量:左锁中线左肋缘至脾下缘轻度脾肿大仅此表示。第二测量:左锁中线左肋缘至脾最远点,应第一测量。第三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过正中线为+,未过者为-。判断标准:轻度脾肿大:深吸气,脾缘〈肋下2cm.中度脾肿大:深吸气,脾缘肋下2cm,脐以上。高度脾肿大:超过脐水平或前正中线(巨脾)。注意与左肋缘下其他包块鉴别:左肾,肝左叶,胰尾,结肠脾曲。b.质地、形态、表面、压痛等:正常脾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及摩擦感。(3)胆囊触诊:采用单手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正常胆囊不能触及,急性胆囊炎时Murphy征可阳性。(4)肾脏触诊:多用双手触诊法。正常人肾一般不易触及,有时可触到右肾下极。肾下垂:深吸气能触到1/2以上的肾。游走肾:肾下垂明显并能在腹腔各个方向移动。肾脏疾病压痛点:a.季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b.上输尿管点:脐水平腹直肌外缘。c.中输尿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