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专家评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分数乘分数》专家评课徐老师:该课在2013年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一等奖,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誉。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说,刘万元老师这节课“把几何直观演绎到了极致。”“把一瓶白开水变成了茅台酒”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说,刘老师这节课不是用引人入胜的情景、也不是用精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而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打动学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老师是如何通过三次画图操作,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第一次画图:刘老师指着这个算式问学生,这样一个新的分数问题该怎么研究呢?并启发学生如果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那么怎么画图呢?请学生自主尝试,有两种结果:接着刘老师问学生在画图的时候怎样操作的,先分了什么?学生回答,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老师又问,接着又怎么分的?又取了几份?学生说,接着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并让学生比较哪一幅图更能体现“”先分再取,再分再取”的过程,并用课件演示:下一个问题是得多少?学生很轻松地说出是,并说加上一条辅助线就能看出是,刘老师又追问,哪里是10,哪里是1,进一步明确了“分了取,再分再取”的结果就是。第二次,刘老师让学生画图表示,并问学生得多少,学生说把图横着平均分3份,整个图就平均分成了15份,所以第三次画图,刘老师想让学生计算,并闭上眼睛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再由学生口述,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再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刘老师用课件演示:此时学生不仅理解过程,也能很轻松得说出结果,并能说出是画辅助线得到的。三次画图时有层次的。通过三次画图,学生对三个算式的意义已经理解透彻,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姚老师:如果说刚才的环节是通过画图理解意义,通过画图看出计算结果,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刘老师引导学生由画到算、由特殊到一般,逐步找到了分数乘分数的一般方法。通过前面三次画图,学生认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解决一道分数乘分数得多少,画画图就可以了,此时,老师抛出一个题目,学生愣在那里,老师问“怎么不动手啊,画画图不是挺好的吗?”学生说“分母太大了,画图太麻烦了”,老师问“那怎么办呢?”学生答“可以用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算出得数”,她已经在自觉联系、应用刚才体验积累的经验了。教师适时进行小结:“对,我们解决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画图上,还应探索更有效、更通用的方法”。这就将学生的思维由浅层次的操作引向了数学思维的本质。刘老师又及时地跟进,让学生用这个猜想试算一下得多少,再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对结论进行验证,最后老师用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思考的过程:把单位“1”分了再分,共得到了5乘7即35份,然后取了再取,最终取了4乘3共12份,这就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出了算理,算法也就自然得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合情推理过程,这是个重要的思维提升的过程,由最初的画图解决问题这一浅显的认识,逐渐过渡到通过依靠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直逼数学本质。学生的思维完成了一次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过程。徐老师:总之,刘老师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画图、猜想、举例、验证,从而都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了合情推理的能力,感悟到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反思质疑等理性精神。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